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他的主要创作成就,一是以诗纪史,真实地反映了晚清时世;二是走向世界,为中国诗坛输入大量新的质素.因而,他出使美国后咏写域外风光和海外新理新事的诗作,被友人称作"新世界诗",在当时发生很大影响,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仍然很有借鉴价值.本文便从黄遵宪"新世界诗"的得名、范围、新在何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诸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杜甫与佛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昌武 《东方论坛》2005,(4):42-46,119
在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是贯彻儒家"诗教"的典型,而忽视了他在创作中多方面地受到佛教滋养的实际,即使有人注意到佛教对其创作的影响,但也未展开专门而具体的研究.杜甫一生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很深的交涉,其给杜甫的思想和创作增添的新鲜内容,给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美学趣味带来的重要影响.佛教思想不仅成为他儒家用世之道的补充,也成为他困顿时的安慰.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诗"派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汇点上形成了自己的诗美理想,他们以独特的艺术理解去拥抱和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新的写作方法",构建和强化诗歌自身的审美品格,坚持"戏剧化"的创作原则和意象化的美学追求,成为20世纪40年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艺术生命群.  相似文献   

4.
陈克华以惊世骇俗的身体表达成为华语诗界的标志性诗人.身体美学是陈克华诗写的出发点和最终旨归.他对肉体尤其是男体做了全方位的测绘,试图打破符号和意义给身体设定的陷阱,通过肉身化呈现自我主体.他以"败德者"的姿态,来审视自我,突破性别阈限,拆解异性恋霸权,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倔强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在本质意义上讲,他的诗歌创作是其纳西色斯情结的外化.陈克华有待于以身体的"在场"为基点,从"个体化生存"拓向"社会化"生存,在更大的场域中建构起诗人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是诗、文兼擅的当代作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在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倡导和应用"适度散文化"的艺术方法.此一方法既是对中国古代"以文为诗"传统的回顾和借鉴,更是一个现代诗人、诗论家为促进现代诗创作的健康成长而提出的开拓性命题.  相似文献   

6.
吴乔是明末清初江南极具影响力的诗论家,他的《围炉诗话》在清代诗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以意为主"的创作原则,丰富了传统诗论中"意"的内涵,肯定其含蓄的特征,强调诗人要有境遇和学识,重视寄情于景,反对无"意"之应酬诗,表达了他的诗学追求.吴乔的诗学思想具有史学价值,其"以意为主"的创作原则对拨正明末清初残留的明七子摹古遗风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我们今天进行文学创作也极具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T.S.艾略特提出了他的"非个性化"理论,深刻批评了浪漫主义美学对个性和情感的盲目崇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美学的摒弃,恰恰相反,艾略特继承和坚守了浪漫主义美学的基本立场,其"非个性化"理论只是一种"补弊"的策略,它既是维护诗歌独立品格、追求诗人个性的一种创作方式,又是获得诗歌快感和承担快感以外某些宏大社会内容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学术的生命在于百家争鸣.要解决新诗形式的理论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展开讨论.吕进先生说"有如散文的基础是内容,诗的基础是形式."[1]没有诗的形式,也就没有了诗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新诗多数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还不成形.因此,如何认识新诗的形式问题便成了发展新诗的矛盾焦点.丁鲁认为,片面发展自由诗的中国新诗,正处于迷茫的困境之中.其根源主要在于"内容决定形式"的机械论没有得到应有的批判.因此,当前新诗一切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加强格律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出路.黄淮、周仲器认为,格律诗中的"自律体"与"共律体"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前者是"一诗一律",后者是"千篇一律"."自律体"与"共律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格律诗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下新格律诗的"自律体"与"共律体"的继续创新并互动演变,必将迎来中国诗歌形式的第三次伟大变革,实现中国诗歌的真正复兴.万龙生认为,戴望舒对于诗中的音乐性曾经有过偏颇、极端的认识,而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予以贯彻;但是,他后来对那种意见作了修正,并且在创作中实现了向音韵的回归.这一过程,证明了音韵的魅力以及音韵对于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楝在<唐诗正声>里标举的"声律纯完",是对盛唐诗歌美学特质的提炼,他以此来衡量、筛选唐诗,排除绮靡之音和奇崛之调,讲究圆融浑然的声调之美,从而确立了有明一代"诗必盛唐"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学术界大多只把格柏森当作"非理性主义"、"生命直觉主义"的代表,正面的评价不多.事实上,如果把柏格森放到整个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流派发展史中来看的话,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桥梁.正是他和他所代表的生命美学流派,导致了美学研究从传统"理念"论到现代"生成"论的总体转向,他和整个生命美学流派带来的两个核心观念--"生成"与"体验",让后来的许多学派如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等,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悲剧的身世铸就了他悲剧性的意识,反映到诗歌里便化为一种悲剧的感伤美。就诗风而言,李商隐诗歌是以“优美”见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审美思想里还有“壮美”的另一面。就思想内涵来讲,李商隐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在他的审美思想里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3.
刘商诗歌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大历十才子,也有别于元和诗人。其诗体裁较丰,形式多样。体物逼真,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抒情真挚而深微,语言大多自然疏淡、平易浅近,也有绮丽华美之句。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之作,也有空灵蕴藉、绮丽华美之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他在大历、贞元诗坛上自成一家,在唐代诗歌史上虽不为大家,但不失为名家。  相似文献   

14.
顾随《倦驼庵稼轩词说》是一部很重要的研究稼轩词的论著。这是作者自己词作创作经验和宋词鉴赏方法的结晶。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重点分析了《稼轩词》主旨美:"诚"和"高致"。这个"诚"就是辛弃疾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和生命热望;"高致"则是作者心胸精神的自然流露。二是分析稼轩词艺术美:灵动妙悟,注重词汇、句式和词义之间的圆融和谐。三是他为读者欣赏阅读稼轩词指出方法:尚友词人,了解词人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宋初直臣田锡的古文与辞赋创作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 而其诗歌研究一直处于相对寂寞的境地。田锡是宋初阶段学白诗人的代表, 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诗学主张:在诗歌内容与功能上, 他主张反映现实, 服务政治与表达情性相结合; 在诗歌审美上, 他崇尚雅正与艳丽并美; 在诗歌风格上, 强调绚丽多姿与不拘一格并举; 在创作手法上, 师法自然与转益多师并重; 在诗歌语言上, 平易流畅与含蓄精健齐芳; 在诗歌体裁上, 古体与近体不分轩轾, 如此等等。这些主张表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开阔的文学胸襟。同时, 田锡诗歌创作基本实践这些诗学主张。他部分纠正了宋初白体诗内容单一追求闲适、语言追求通俗浅易、风格偏向平易流畅的倾向, 并成为宋初阶段学白诗人的杰出代表, 其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丰富了学界对宋初白体诗歌内涵的体认。  相似文献   

16.
船山在对历代诗文和诗文作者的品评中,高标自许,少所认可,"诗圣"杜甫、"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均在讥嘲之列。船山对诗史的苛评,缘于他标举的"英雄美学",而此种"英雄美学"的标举,又与他重建社会文化秩序的自我承担和角色要求相关,这是诠释船山美学与诗学的根本轻路,也是观照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进入元代以后,钱选作为一个遗民画家,拒绝了新王朝的征聘而潜心于绘画艺术,这种格趣上的转向给他的艺术作品带来新的气质。钱选前期的画作在表现技巧和精神风貌上深受南宋院画的影响,后期的一些作品则较明显突破了院画体格的羁绊,在用墨和皴擦上呈现出宋元文人画家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钱选的以诗题画,号称"吴兴八俊"的钱选的诗作多由感而作,他常将他的诗文题写到画作之中,并在诗、书、画、印的有机融合上独树一帜,从而构成了后来文人画的基本形制。  相似文献   

18.
记忆是诗性与诗学的源头之一,记忆意象在北岛的诗歌中族群化地呈现。其前期诗歌中“记忆”主要和苦难生存的铭记、沧桑感的传达、理想未来的期待互相渗透,承载着历史意识;后期诗歌中的记忆主要是在对亲情乡国的追怀、对母语和本土文化的守望,对个体生存境遇的感伤化展现,充满着文化思考意蕴。北岛诗歌对记忆珍视的自主性与个体性,不仅丰盈了其诗歌的审美,更有高举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和显示诗学建构的自觉意味,对当下的汉语写作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的诗往往体现出一种禅的况味和追慕禅宗的本心。由于不凡的经历和秉性,王诗或以峭拔凌厉的议政表现“在欲行禅”的人生信条,或以隐喻曲笔表现其难言的归隐之心。晚年写下的流丽清新、洁美如画的归居小诗,才最彻底、最真实、最畅意地表现了这位老居士对禅精湛的理解和对诗天才的运作。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巴蜀诗变与其官场遭遇经历关系密切,其有一个渐变发展的过程。贬谪江州之前,白诗积极讽喻,对政治充满理想和抱负;江州时期白居易沉溺于泪下青衫的感伤,及对朝廷复起的期待;忠州时期他更多的是对人生命运、官场得失的体悟、反思及透解,诗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一直延续到晚年。也即白居易巴蜀诗是白氏一生诗风转变的津梁,其对唐宋诗歌嬗变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