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现代教育界的先驱,蔡元培确立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他十分重视美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继承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近代美育的先进理念。此后,艺术领域的新式教育、社团的产生以及将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都受到蔡元培的影响。他的美育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美育(包括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音乐界的后继者。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美术思潮是以欧洲工业革命为历史背景,迫使美术家改变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创造和选择新的美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国传统美术在吸收、借鉴西方美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有着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活动方式并行的鲜明时代特点 ,并且因其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而呈现出多种特殊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 ,总体上是以西方美学为推力、为圭臬、为主导、为中心的历史 ;西方美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即现代化的学术承诺、理性化的认知规范、体系化的知识形态、普遍化的阐释准则和科学化的研究方法 ;但西方美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水土不服”的深在症状也已逐渐显露 ,所以至世纪末 ,中国美学研究的本土化学术倾向正开始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美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对30年来中国高校美育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高校美育的功能与作用、现状与成因、策略与手段等方面的探讨。指出现有研究体现的实践性特征与存在的体系残缺、内容浮泛及问题意识不足等缺陷。提出开阔学术研究视野,进行多角度的“以问题为取向”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建构,并从美育学角度开展深入、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是今后中国高校美育研究的重点,对未来该领域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朴次茅斯条约》签订后,东北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日本从俄国手中攫取了原属俄国控制的中东铁路南段(以长春为界,以南属日本,以北归俄国)。日本成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专事东北开发,首先发展铁路、矿山等各项产业,其次发展农业。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希望趁日俄分据中国东北之机真正实现东北门户开放,因此特别关注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举动。日本为了提高自身的农业、科技水准,也在积极谋求与西方农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二者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东北农业地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年出生于加拿大,1936年开始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建筑学,1940年,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的英国救济分队,前来中国参加抗日救援。到达中国后,先进入华西联合大学博物馆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还参加了前蜀王建墓的前期发掘测绘工作。在贵阳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世纪西方美学中的艺术情感理论进行了宏观梳理和整体分析,认为本世纪西方艺术情感理论呈现为多元形态,可以归纳为实体情感主义流脉和功能情感主义流脉,共同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主情主义潮流。从理论本体的美学取向来看,可分为人本取向和文本取向:从情感本身的内外机制来看,它们探究了情与物的关系和情与理的关系;从情感表现的基本特征来看,具有非功利性和异己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它是努力走向大众雅俗流变互动的文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题材的选择是美术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那么现实主义美术面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态度是回避不了的话题。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与转型有必要研究现代艺术的各种形式,而不仅仅是“捍卫”。现实主义美术对于现代性的思考是其发展的必然议题,反思不是颠覆,而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未来可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它是努力走向大众雅俗流变互动的文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道德理想主义与人文精神、道与禅宗的审美文化三大学派建构理论的被解构等方面对 2 0世纪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主流的审视与问题的提出进行述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与它的发展又在于 :(一 )走出历史的旧辙 ;(二 )进行美学的历史选择 ;(三 )采用理性科学的方法。这三个方法的理论阐述又可在事实、理论、思辨三个层面中见出。  相似文献   

13.
真、善、美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美育辩证关系的直接体现.真、善、美三者有机地统一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美的过程,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2 0世纪 70年代末到整个 80年代是西方哲学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代。这种影响之所以发生 ,主要是走向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中国萌生了诸多新的精神需要。虽然影响不能说是尽如人意的 ,但它完成了那个时代所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西方多元文论蓬勃发展的时代,多元文论的碰撞、交融、转向等成为西方文论的发展趋势。历史证明,文学观念的每一次转移都导致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并引发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文章梳理了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并主要从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哲学与美学思潮、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对文论嬗变的影响。在深入评析的基础上,揭示其中的规律性问题。我们可以将西方文论视作参照系,借鉴西方文论嬗变中富有意义的成分来发展本土文论,丰富我国文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献青 《东方论坛》2008,(5):128-1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腹内嵌入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基因,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相异的文学景观。百年来,众多作家、评论家在此领域爬梳整合、笔耕不辍,众多作品和研究成果如浩瀚夜空的繁星,精彩纷呈。时过百年,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正逐步走向穷途末路,而德州学院的翟瑞青女士继《现代作家和教育》之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文体的叙述特征和叙述模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文化语境中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传统小说叙事予以了全面、彻底的否定和变革,它转变了小说观念、审美价值取向,更新了叙述方式和方法,改革了小说的形态、作用方式和读者的接受方式,呈现出与传统小说迥异的“现代性”。本文着重探讨20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叙述特征的转变及其原因,以及在不同作家的创作中,现代主义小说文体根据不同的叙述特征形成的象征性、意绪性、客观物化等较典型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文化交流越发密切,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赋予了教育创新的新活力和多元性。然而,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给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我国不仅要注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而且要注重抵御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维护高校校园文化安全,更要注重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冲突研究》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国际视野下进行了比较性的考察和研究,为当下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 1 9世纪 70年代到 2 0世纪 ,中国处于不断的改革或革命中 ,小说也相应存在一种共通的现象 :继续着古典才子佳人的传统而与政治运动相联系 ,使这一古典传统不断地相应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 ,但精神实质仍然是才子佳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教育史学科的"双重起源",在中国是同时出现的。清末知识界重教育及重新史学的氛围,使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出现有必然性。诸多新史学的倡导者皆有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设想,陈黻宸本着"有物即有史"的原则,曾计划写作《禹域教育史》;邓实的《教育史叙》在其"民史"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教育学史序》是"藉西学证明中学"的典范;本着"欲定教育制度,当先研究教育史"的原则,黄绍箕草拟《中国教育史》。20世纪初于中学有根柢,对西学有涉猎的这代学人,在中西关系上,皆有以西学存中学的倾向。他们对中国教育史的理解,与文明史有一定交叉,"中国"及"教育史"皆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