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北方文化。南北方文化经过交流、融合,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在南北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居民及其创造的“淮河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说明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说明淮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并且发挥了促进中国古代文明早日诞生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随着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及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试掘,打破了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文化摇蓝的一统说,证明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北辽河流域等,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灿烂的古代文化,是由遍布各地的千万个氏族部落共同创造的。概括说,它是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与华夏各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拙文则着重探讨东夷族的兴起、发展和华夏族的交流与融合,以及西周在西方崛起的秦国与东夷的历史渊源和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是古代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发祥地.有人把西北地区称之为边远地区,这种看法很不科学,因为它既不符合历史地理的情况,也不符合现实地理的情况.陕西省为我国许多朝代建都的地方,陕西与甘肃东部交界地为夏、周、秦三个朝代的发祥地.许多考古资料证明西北各族人民在创造古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石器时代大量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说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已经出现.至夏、商、周三代,在长期文化交流中,许多少数民族加入华夏族.秦以西北为根据地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以后,大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历史──评介《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陈秉智,苏生秀,李智信黄河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和内蒙古一部分)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羲皇故里,河岳根源”就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彩陶石窟名扬宏宇,民族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研究中,“囿于中原中心论”,片面强调黄河是我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将民族文明开发史局限于中原大地,这有碍于正确了解古代文明的发生与发展的本来面目。又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维度考察吴文化,认为对于吴文化的考察,应该有一种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眼光。泰伯开吴,从陕西即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出发,来到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即在中华民族黄河长江的土地上走了一条对角线。这条对角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本质性的重要性,打开地图从陕西岐山一直划到了长江的太湖,牵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线。华夏文明、炎黄文化是发源于西北,对角线的效应,使其发达于东南,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良性的互动互补,在承受各种强烈的挑战和震撼中,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华民族由此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北方文化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呈现出刚烈、雄浑、粗犷、苍劲的总体风格;南方文化则以道家哲学为基础,呈现出宁静、柔婉、轻盈、秀丽的总体风格。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造成两种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河和长江是孕育中华文化的伟大母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华民族的文化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8.
江河源文化是大江大河起源段的“地理—社会”空间文化。在黄河文化的研究中河源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看,黄河河源文化具有久远性、复合性、辐射性、传递性特征。黄河河源文化在自身的演进过程中一直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表现为:将游牧文化带入到中华文明之中,形成中华文明的底色;古羌人在华夏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带动众多族群(特别是藏族)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江河源区共同的源头、共同的文化和横跨黄河长江的人口迁徙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联结为一个整体。对江河源文化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形成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化重心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文化特别发达的区域 ,是诸多文化质点、文化要素等的集聚 ,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通过对各类人才、书籍状况的统计分析 ,得出下列结论 :北宋前期 ,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差距逐渐缩小 ,但总体而言 ,北方文化还占优势地位。中国文化重心仍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以北宋四都———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以及太原等地文化较为发达  相似文献   

10.
关陇系指陕西中部的关中与甘肃东部的陇右地区,这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文人学者最为集中、其著述最为繁复之地。自古以来,中国的儒教、道教与西方传入的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在这里汇流,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长安文化,其中以关学为代表的北方理学流派,与程朱理学并驾齐驱,成为全国最富有影响的华夏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学术群落。对关陇文人的身世与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将有力地促进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堪称北方黄河流域地区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楚辞》是我国第一部以屈原为代表而创作的新诗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远祖。堪称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楚文化的卓异楷模。它们以其优良的“风骚”传统,在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光辉典范作用。然而,对于中国文学这两大源头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认为,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既有南楚本土固有文化的哺育,又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的沾溉,《诗经》影响《楚辞》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2.
红山诸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分布于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大体以今内蒙古东南的赤峰市、哲里木盟南部,辽宁西部的朝阳、凌源为中心,锦州、河北北部和京津地区也有这种文化的遗存。因此,红山诸文化构成了距今5000—6000年以前,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的主要古代文化,组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共同群体,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北方的原始文明,为世界古代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理文化的源和流(上)──《大理丛书》序马曜中华文明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文明一词既指文化,又指与“野蛮”相对的人类社会进步状态。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周围地区在云南古代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海门口为标志的殷末洱海文化向东...  相似文献   

14.
关中是一个能唤起整个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区域。群山之下由渭河冲积出八百里秦川,从史前文化到周秦汉唐时期创造出中国文化基因。在历史长河中,关中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发展时期。无疑,关中是黄河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崛起与衰落的一个缩影。关中曾是黄河文化根脉所在地、华夏文明发源地、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国家都城文化汇聚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关中迎来了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第四次崛起的契机。要将产生于关中的优秀黄河文化基因进行解码,并使它们成为新时代民族记忆和精神的文化标识,最终促使关中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复兴崛起。  相似文献   

15.
周代的长江流域洋溢着文明的活力,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各擅风骚。这样分为上中下游来说,只是大致的界划。其实,巴文化是跨长江中上游的,越文化是跨长江中下游的。本文所要介绍的,是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然而我们对长江保护得还不够,利用得还不够。对长江最重要的开发应为沿江经济的开发,长江经济带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是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探讨对长江流域的开发,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长江流域的保护,保护是开发的重要条件,要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必须首先为维持长江的健康生命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正>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勤劳的炎黄子孙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产与生活。为了把握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安排全年的生产活动,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基础上,又划分了二十四个节气。这是我国特有的适合广大中原地区的节气制,以约15天为一节气。它的形成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的。成书于战国以前的《尚书·尧典》中始见有两分两立四个节气。《管子·轻重已》增加了四立,  相似文献   

18.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长江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湖泊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我国人民的祖先生息、生产的地方,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策源地之一。 长江流域古代居民大约可分三系,即居住在中下游地区及沿海各地的越族、居住在长江中游的蛮族,以及居住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南地区的濮族。而江汉平原又是越、蛮、濮三族最早杂居的地方。越族以扬越为代表,蛮族以荆楚为代表,濮族以巴濮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而又独特的地位。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起着承前启后和指导中华文明向现代过渡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多元一体格局概述入手,对河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丰富文化出彩形成的贡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峡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十字绣作为该地区文明发展的一个代表,面临着失传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