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石江镇方言属湖南赣语洞绥片。本文介绍了这一方言的语音系统、音韵特点,对其形成原因作了探讨,并指出它也具有混合型方言的特点。本文对湖南赣语以及湖南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客赣方言关系词与客赣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赣方言早期一体,都属于古赣语———南下至江西(赣北、赣中)的北民带来的北方话在楚语一支即亻奚语的底子上形成的古代江西方言,后来异地分居,各自发展:赣北、赣中等地的古赣语因为处在开阔的近江、近湖地带而以开放式方式发展演变(大量吸收它北方的方言的成分),形成现代赣语———赣方言;随客家先民进入赣南、闽西的古赣语由于处在闭塞的山区而以封闭式方式发展演变(保存了多得多的古赣语成分),形成客家话(后来随移民延伸至粤东、粤中),它们最终一分为二是由于方言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3.
安徽东至赣语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至是多方言分布区,赣语是当地主体方言。通过6个方言点的语音比较,可以看出东至方言从北到南,江心回民村话→禾丰话→城关话→乌竹话→南溪古寨话→龙泉话是从江淮官话到赣语再到徽语渐次过渡,江淮官话的特色逐渐减弱,徽语的特色逐渐增强,而城关赣语兼有徽语和江淮官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混合形式是指语言中同质成分和异质成分的组合,是语言或者方言接触的结果。通过混合形式的研究,可以研究词源,推断方言接触历史、移民路线、方言传播的时间和方向。"腋窝"和"肘"在汉语方言中有多种词形,多数是不同方言词形混合而成。对"妯娌"的一些混合词形在湘语和赣语交界地区的分布的考察,可以判断湘语和赣语在这里的竞争和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5.
皖西南赣语太湖、东至部分方言点存在来母逢细音今读塞音的特点。这一特点广泛分布于江西赣语。湖北赣语、湖南赣语、湘语、客家话、徽语部分方言点也存在这种现象。这一现象不是复辅音分化的结果,而是浊音清化、声调分阴阳之后才出现的,音变的时间下限不会晚于14世纪。  相似文献   

6.
梅县方言与闽语、吴语、粤语、赣语等外区方言有不同数量的共有古语词的现象。其方言中与同客家方言关系密切的有历史渊源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多,与疏远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少;与长江以南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多,特别是与闽语、吴语、粤语、赣语共有的古语词尤多,而与长江以北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少。  相似文献   

7.
隆回是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的一个山区县 ,其境内的方言状况十分复杂。吴启主先生主编的《湖南方言研究丛书·湖南汉语方言概况 (代前言 )》把隆回南部划归湘语区 ,隆回北部划归赣语区。高坪是隆回东北部的一个小镇 ,本文对高坪话进行了大致描写 ,包括声母表 ,韵母表 ,声调表 ,同音字表  相似文献   

8.
昌都片赣语是赣语在江西境内的分片之一。同赣语其他片区方言相比较,昌都片赣语中中古入声发展演变很有特色。昌都片赣语中古入声调类演变条件有声母清浊、古声母送气与否、韵摄来源。从地理分布来看,北部方言入声字舒声化进程快于南部方言;从语音系统内部来看,不同声母的入声字舒声化进程也有差异,大多数方言浊入字先于清入字发生舒声化演变,浊入声字舒声化演变以归向阳去调为常。都昌小片清入声字舒声化演变以归向阴去调为常,浊入声字今读存在读阳去、阳平等多种演变趋向。昌都片赣语中古入声字今读韵尾分布类型有新建长堎型、都昌阳峰型、德安蒲亭型等三大类。入声字今读韵尾因古声母来源不同而舒化进程不同,韵尾音值因音节内前置元音而演变途径多样化。昌都片赣语入声字韵尾今读类型既有历史发展的传承性,又有区域性创新,入声字韵尾特点初现于宋代,其中[-t]韵尾至[-l]韵尾音变至今仍处在词汇扩散阶段。  相似文献   

9.
皖西南处于江淮官话、赣语及吴语的过渡性方言区,其境内有些县的方言归属至今尚未定论。过渡区方言,尤其是单从语音角度不能确切分区的方言,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无疑能弥补语音标准的不足。皖西南方言特征词表不但能使我们认清当地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还能揭示出境内各县市方言内部亲疏关系及外部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皖西南处于江淮官话、赣语及吴语的过渡性方言区,其境内有些县的方言归属至今尚未定论.过渡区方言,尤其是单从语音角度不能确切分区的方言,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无疑能弥补语音标准的不足.皖西南方言特征词表不但能使我们认清当地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还能揭示出境内各县市方言内部亲疏关系及外部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早在清代末年就开始了客家方言的研究,但大都是用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对词汇进行考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末,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赣方言研究起步较晚,1936年罗常培先生写成《临川音系》一书。1979年《方言》创刊,熊正辉率先就南昌方言发表系列论文,揭开了赣方言研究新的篇章。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赣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赣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相似文献   

12.
吴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曾被称作"小南昌";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吴城方言与南昌方言同属赣语昌靖片.从语音方面考察吴城话与南昌话的主要差别是有学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永兴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永兴方言的归属曾经有过不同意见,这些不同意见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专家使用的标准与方法存在差异,二是永兴方言自身内部的复杂情况。永兴县内部便江东、便江西方言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相关历史背景来看,永兴方言又与郴县的西南官话以及江西的赣方言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万安县库区的客家移民在安置点被说赣方言的当地居民分隔成若干个方言孤岛。研究发现,移民掌握赣方言的语言技能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态势,移民对客家话的情感认同值高于赣方言,对客家话的地位评价与功能评价却低于赣方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经济状况等变量因子会影响移民的语言态度。语言障碍与搬迁返贫使移民出现言语焦虑,他们渴望掌握赣方言,在家庭域、社交域和经济域有不同的语言选择和语言使用,少数家庭出现语言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吴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曾被称作"小南昌";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吴城方言与南昌方言同属赣语昌都片.两地方言的词汇差别表现在构词、词义和特殊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江西境内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的"格"的分布呈现出主宾格严格区分和不严格区分两种类型。这种"格"的演化模式呈现出鄱阳湖流域板块和信江流域板块。两大板块的第三称人称代词单数"格"的区别来自上古中原汉语,词形上则受吴方言词缀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株洲方言大体可分两种 ,一种是以市区话为代表 ,属湘方言长益片 ,一种以醴陵话为代表 ,属赣方言。“咖”、“哒”是市区话的主要动态助词。它们用于动词后可帮助动词表达丰富的时态。  相似文献   

18.
文学方言属性思辨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方言只是文学语言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不大引人注目,致使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和文学方言这几个概念在文学方言的翻译实践和理论讨论中混淆不清。笔者尝试从分析、研究对方言概念的几种误解入手,在文学方言和译方等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陕西商南很多人是从安徽安庆移民来的,说的是蛮子话。参照相关方言材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考证了商南蛮子话说法的由来,描写了蛮子话的语音特点,并结合人口来源在方言地图上将商南蛮子话归到其祖语赣语怀岳片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