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诸位尊敬的藏学前辈: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有关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藏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拉萨藏学讨论会于八月一日正式开幕了。这次讨论会是我国藏学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会,不仅是西藏地区藏学研究人员和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而且也是我国各族各界藏学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值此喜庆之日,我们全体与会人员谨向老一辈藏学专家和学者致以祟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2.
高原古城拉萨的八月是黄金时节,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气候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来自祖国北京、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的藏学界专家、学者和后起之秀计九十名欢聚一堂,交流最新学术成果,共攀藏学研究高峰,于八月一日至八月八日圆满地召开了拉萨藏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对藏学研究队伍和藏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开创藏学研究新局面的誓师大会。它对于交流学术、繁荣藏学,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对于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是藏学研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盼望已久的拉萨藏学讨论会今天正式开幕了,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学界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会议表示热烈祝贺。这次全国规模的藏学盛会在拉萨召开,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各族藏学工作者,而且也使我区各族人民感到欢欣鼓舞。这次会议是对藏学研究队伍和藏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开创藏学研究新局面的誓师大会。它对于交流学术,繁荣藏学,研究和回答西藏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对于动员和组织广大藏学工作者,加强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区发展、稳定形势的日益好转 ,面对新世纪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促进我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最近 ,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就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搞好包括藏学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工作 ,向我们提出了艰巨而光荣的目标、任务和殷切期望 ,强调社科、藏学研究要为我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服务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区各民族社科、藏学工作者的厚望与重托。本文拟就努力克服和弥补我区社科、藏学研究在时代前进中发展滞后、转变缓…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1997北京藏学讨论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这是继1986年拉萨藏学讨论会和1991年北京藏学讨论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三次规模较大的藏学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印度、美国、瑞士、澳大利亚、尼泊尔、日本、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130多人参加了讨论会。其中中国学者113人,分别来自北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宁夏、台湾等省(区、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列席会议的有50余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6.
在区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拉萨藏学讨论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胜利结束了。这次讨论会精英荟萃,群贤云集,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既检阅了队伍,又交流了成果。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藏学研究对于繁荣藏族文化,促进藏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学的发祥地,藏学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为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定于今年八月在拉萨召开藏学讨论会。这次会议以探讨藏族文化的形式和发展为主要任务,同时研究如何使藏学更好地为西藏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会议准备邀请国内知名的藏学专家、学者参加,予计有六十多位藏学界的代表欢聚一堂,探讨学术问题,交流学术成果。通过这次讨论会,必将加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以"西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为主题的"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于2008年10月14日至1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有217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170篇.综述分社会经济、历史、文物考古、宗教、梵文写本、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及藏医药等研究专题,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1997年北京藏学讨论会追记1997年北京藏学讨论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共130多人,其中有来自英国、俄罗斯、美国、印度、尼泊尔、瑞士、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的藏学家30余人;国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藏学》2008,(1):22-28
编者按:<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研究工作者们、读者们及兄弟刊物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一)2001年7月25日至28日。北京。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2001年北京藏学讨论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隆重召开。出席这次藏学研讨会的学者共183位。其中,来自中国北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陕西、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学》创刊于1988年,截至2008年,恰逢其20岁生日。本文不仅回顾了《中国藏学》20年来所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与藏学研究工作者和其他兄弟刊物共同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也对《中国藏学》的未来走向予以展望,期望能引起藏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并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共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藏学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藏学珠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论坛开幕式于11月23日上午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游洛屏同志主持开幕式。游洛屏同志指出: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全国藏学研究事业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藏学讨论会”于1999年8月16日至23日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台湾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铭传大学和内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藏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藏民族学院等多家单位6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7篇,所论内容涉及藏学诸多方面。1.历史与政治。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由来已久,自元代以来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与会学者就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败回纥、陷北廷…  相似文献   

15.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日成立。这是藏族人民的大喜事,也是我国学术界长久以来翘首盼望的一件大事。当时人们预测,它的成立,必将推动我国藏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过去一年多的实践中,人们高兴地看到它已开始发挥这样的作用。现借《中国藏学》创刊的机会,对我国的藏学研究略作回顾与展望,就教于国内外藏学界,以求共同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借《中国藏学》一角,说几句想说的话。回想1952年我大学毕业后,走进了藏学研究的门槛,当时我还是一个充满旺盛精力的青年人,而今我已年逾花甲。检讨近四十年自己走过来的道路,虽不算曲折,但并不平坦。中国藏学的全面开展,我认为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在此之前,尽管藏学工作者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限于当时的形势,频繁的政治运动给正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藏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于1993年9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藏学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和部分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同志5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宗旨是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总结交流我国藏学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当前藏学研究事业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使我国藏学研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议11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旨在回顾、总结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藏学事业的成就和经验,明确新时期新阶段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围绕如何进一步组织好协调好全国藏学研究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统一认识,制定措施,为开创我国藏学研究工作新局面规划蓝图。在10日的第一次全体大会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作了题为《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加强组织协调,开创我国藏学研究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是由西藏各族各界藏学研究人员所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藏族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第二条本会宗旨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努力发展和繁荣藏学研究,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做贡献。第三条主要任务1、团结和组织全区藏学研究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为西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21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邀请首都部分专家学者召开了主题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藏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会议由藏研中心副总干事李国清主持,近40名专家学者就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大开发,以及藏学研究如何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