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元散曲中涉及的三国人物,若以三国鼎立的阵营而论,当以蜀汉集团中的人物为最多;若以个人而论,则以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最受曲家注目.无论曲家们对三国人物持怎样的态度,但基本上表现出肯定蜀汉、否定曹魏的政治立场,也集中表现了元曲家们所认知的三国人物的形象特征.曲家们笔下的三国人物既非历史人物,也非艺术典型,而是一种文化形象.这种反映着元曲家特殊的文化心理的三国人物形象的出现,受到元代文人坚守民族意识和叛逆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时代思潮的影响,他们不仅积淀了元代文人的审美理想,而且极大地影响了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一) 薛昂夫是元代颇负盛名的少数民族诗人、散曲家;是元代倾洒心血浇灌散曲这株奇葩的200多个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据孙楷第先生在《元曲家考略续编说》的考证及罗忼烈《两小山斋论文集》的记载,薜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精神世界中具有诸多互相矛盾对立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济世与避世的愿望在其心里兼而有之,他虽然选择了前者,但避世的愿望时有流露;肉体的病弱,既激发了他向死而生的决心和斗志,又使他时时生出消极退缩和随波逐流的念头;其精神结构中信仰与怀疑、肯定与否定精神并存,使他对于"革命"和"自我"等问题的认知复杂多面。这昭示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艰难心路历程,也预示了革命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元代罗宗信说:“世人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①这“大元乐府”就是人们常说的“元曲”。罗烈在《元曲、散曲的本义》中说:“大元乐府(元曲),以小令为主,不是套数,更非杂剧。”②羊春秋说:“要正名,要为散曲争得其固有的地位,使之无可争议的与唐诗...  相似文献   

5.
最近,接连拜读了门岿同志的《元曲家刘时中待制及其作品考》(载《津门文学论丛》84年1期)和与我商榷的《谈元曲家刘时中的两个问题》(载《晋阳学刊》85年2期)以及黄天骥同志《独具特色的散曲呈文——谈刘时中的《上高监司》(载《文史知识》85年3期),孔繁信同志《论元散  相似文献   

6.
元散曲中之咏物诗,在元曲研究中尚属空白。元散曲咏物诗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即歌咏人生哲理与处世态度、百业世态与世风评贬、动植物具象、文化娱乐、女性体肤衣饰。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精神状态及理想取向的变化,彰显了元代文人自高自傲、自得自许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杨镰 《殷都学刊》2002,(3):56-58
20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元代文学文献的发现与研究。元曲是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显学。元曲文献陆续复现于世 ,又是学科人才辈出、成果卓著的推动因素。《孤本元明杂剧》、《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录鬼簿》(天一阁蓝格抄本 )、《笔花集》、《小山乐府》……这一系列珍本秘籍的发现 ,以及大型文献集成《古本戏曲丛刊》等的影印出版 ,是《宋元戏曲考》、《元曲家考略》、《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史》等著作的催生剂。隋树林《全元散曲》是第一部元人作品的全集 ,而《元曲选外编》则接续了明人臧懋循的工…  相似文献   

8.
张养浩是元代有散曲别集存世的少数作家之一。今人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2月第1版。下文所引散曲皆本此)收其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曲二套。无论从散曲数量还是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张养浩都堪称散曲大家。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张养浩散曲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作者在散曲中表现的勤政爱民兼善天下的人道精神,全身远害寄傲林泉的避世思想,观照历史针砭现实的批判意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张养浩美善兼具的人格情操和拯物济世的高尚襟怀。本文将从思想主题的角度,对张养浩的散曲加以探讨。勤…  相似文献   

9.
元人“元曲”观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曲”之谓始出明人之口。如茅一相《题词评〈曲藻〉后》云:“夫一代之兴必生妙才,一代之才必有绝艺:春秋之辞命、战国之纵横,以至汉之文、晋之字、宋之词、元之曲”。明人的这一声口,也仿佛开了王国维“一代皆有一代之文学”的先声。今人视与唐诗、宋词并称之“元曲”,主要指元杂剧,兼也包括散曲,即以杂剧为主、散曲为宾;甚或径以“元曲”指元杂剧。无论如何,这更是后起的文学观念了。文学史事实和文学接受史的价值评判并非一回事,故而元人自己眼中的“元曲”究竟如何不能不加以辨析,谨从以下三个方面撮述之: (一)元人从…  相似文献   

10.
元代北方民族散曲的民族文化特色王菊艳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它包括杂剧与散曲,产生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背景之中。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频繁出入中原地区,其性格气质、音乐特点与欣赏习惯等深深影响了北曲的风格,同时,北方民族作家也积极参与了元...  相似文献   

11.
金元之际,严实父子治理东平地区近50年,一面招致流亡文士,复兴金源文化,一面兴学养士,为元朝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散曲等多种文学样式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改朝换代之际文化恹恹不振的局面,起到了发轫元朝自身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艳 《晋阳学刊》2007,(3):108-112
明前期传奇是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两个戏曲高峰之间不可忽视的过渡环节,其创作总体成就不高,思想倾向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艺术方面则追求典雅骈俪,这种创作倾向可概括为“以时文为南曲”。明前期传奇是朱元璋推行全面复古政策、恢复中原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琵琶记》及其影响下“剧以载道”观空前加强的产物,并且极大地影响了明清传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刘敏中《中庵词》中有"援稼轩例"作,其对稼轩词的效法达到形似和神似的高度统一。刘敏中之学稼轩反映了元代前期词坛一种有意识的群体性审美追求,而元代前期稼轩风盛之原因是:稼轩词之创作"法度"为文人学词提供了可资模仿的便捷途径;稼轩词中英雄豪杰之气和当时"中州气象"式的审美趣向契合;学术文学风会造就了词的体式特征的某些类文、类曲的变异,而以文为词又雅不避俗的"稼轩体"成为体现这些变异的最好范本。  相似文献   

14.
管理伦理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天平 《河北学刊》2004,24(6):50-55
管理伦理是以人的管理行为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 ,是伦理道德在管理领域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因而 ,管理伦理既是一种过程伦理、一种制度伦理 ,也是一种组织伦理、一种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5.
元赋“复古”不仅是受到当时环境影响所导致的赋体发展自我选择,而且与古赋“颂赞”功用符合元代的时代要求相关。元代赋坛可以说是古赋一统,复古意识伴随其发展的始终。后人对元人的评论,其褒奖之处也多在能够一改时文之弊而追摹古风。元赋创作高举“复古”的大旗,使“赋”这种古老的文体在向其“母体”回归的过程中保存了本体的生命基因,并且取得了令后人羡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清初的颜元与清末的龚自珍是一前一后互相映照的两个思想怪杰.颜氏构思设计的"浑天地二气四德化生万物图",实际上是一幅宇宙创世模型图;而其"性、情、才皆善之图",又是一幅人性构成图;再加上他的人论,可见出其对宇宙和人类特异的哲学思考.龚氏提出的众人造天地、人声名天而立思想以及公私多元表现人性本私观点,是主于"逆"哲学思维的产物,这正好同颜氏哲学形成映照.它们均表现出两位怪杰在哲学思维上的非常态运作特点.这对于今天哲学创新思维之发展,颇有启迪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逻辑性思维和科学假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科学假说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非逻辑性思维具有的反向聚合性、一元多值性和潜在抽象性的特征,可将产生科学假说的思维过程概括为三种模式:即非逻辑性思维的离合模式、环元模式和跳跃模式。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道德经》由道论和德论构成,"德"是"道"的显现和作用,"玄之又玄"的"道"要通过"德"才能更具体地理解。"德"的内容是由五个层次形成的结构:最高层的是"玄德",第二个层次的是"上德",第三个层次的是"下德",第四个层次是"上仁",第五个层次是"上义"。至于"上礼",《道德经》则将其排除在"德"之外。人育德的具体要求是"三宝""七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七善"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相似文献   

19.
郑廷玉是元代颇具特色的著名曲家。从其创作方法来看,郑廷玉的杂剧呈现出特有的美学意蕴。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现实生活和魔幻空间中去探寻社会,求索人生。形成其杂剧创作独有特色的原因不外有三:残酷的现实;儒文化在元代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巨大冲击;佛道盛行,尤其是道教的空前昌盛。  相似文献   

20.
苏慧霜 《云梦学刊》2011,32(4):35-42
楚辞《九歌》本是源于沅湘之间的民间歌谣,民间歌谣与祭神祀曲的歌乐特质,影响及于汉唐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编集了从陶唐到五代乐府诗一百卷,共分十二类,其中保留楚声、楚调的有《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近代曲辞》、《新乐府辞》十类。考察这十类乐府诗的形式、曲调、篇名、题材可以发现,汉唐五代乐府诗与楚辞楚声存在密切的关联,楚辞楚声是汉唐五代乐府诗的重要资源,汉唐五代乐府诗是对楚辞楚声的接受与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