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我国现行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家已经对高校贫困生出台了很多政策,针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也的确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但资助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通过对秦皇岛市七所高校的调查访谈和分析,认为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资金总额总体不足、且构成比例不合理、贷学贷款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今后,必须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模式,政府要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策支持者和经济资助者;高校要成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教育和管理主体;同时成立专门的教育银行,并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金融主体。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形势下,贫困生认定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有三种方法,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惟有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地方师范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存在着贫困生比例大、贫困生资格难界定、各资助形式难平衡以及资金来源面窄等问题。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管理等贫困生资助体系。同时,也要鼓励贫困生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整个国家扶贫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完成从粗放资助向精准资助的转变。本文在分析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考评和精准监督的环节出发,寻求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要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对贫困生认定进行新的构想,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超 《南方论刊》2013,(4):62-64
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在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宁波大红鹰学院克服诸多困难,积极探索出"三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其他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和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问题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为了充分发挥教育援助的作用,达到资助与育人目的统一,教育援助体系还需要在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帮扶、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形成特色,以满足在帮扶政策实施中不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实现教育援助帮困、助学和成才的有机结合。因此,系统化研究贫困生的教育援助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科学合理的教育援助方法,对于助推高校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社会重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但在资助过程中常常侵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本文通过解读贫困生隐私权,分析资助过程中侵害贫困生隐私权的种种行为表现,确立贫困生隐私权的保护原则,多层次、多角度阐述加强贫困生隐私权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与对策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高校“并轨”交费上学后,贫困生问题一直就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贫困生助学体系,但在实际资助过程中,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心理资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完善资助体系。应该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适当调整“奖”与“助”的比例关系、开拓勤工助学岗位、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努力加大“心理扶贫”力度,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中的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洁  陶传谱 《云梦学刊》2009,30(4):121-123
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教育旨在通过对贫困生精神世界的改善和充盈,促进其精神世界发展,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实现贫困生的自身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教育不仅应包含与一般大学生相同的普遍性精神教育,而且应包含专门指向高校贫困生的针对性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香华  彭雨 《云梦学刊》2010,31(6):133-134
目前,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因此,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探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途径,以适应全民健身形势的需要,是改善全民健身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佩琳 《云梦学刊》2007,28(1):130-132
高校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存在整体素质偏低、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加大培养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机制,努力造就和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异飞 《云梦学刊》2014,(3):136-138
教学工作量大但收效甚微是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国内外学者对书面修正反馈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书面修正反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时代 《云梦学刊》2010,31(4):119-124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就业价值的本领,是一种综合能力。根据经济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七个基本组成,提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并结合湖南理工学院的办学实践,探索"爱+导+能+活"的就业能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高校西迁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2,23(5):36-39
日本侵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根据战局的发展而适时西迁 ,却使历尽劫难的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一定发展。抗战时期大批的高校师生 ,在十分险恶的环境和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怀着救国救民的理念 ,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 ,继承奋发自强的传统 ,艰辛辗转 ,长途跋涉 ,战胜困难 ,奋力开拓 ,使我国高等教育在战火的严重侵扰下仍弦歌不断 ,并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 ,培养了杰出的科学人才 ,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 ,在中国西部写下了教育史上的卓著篇章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培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发现,经济贫困使得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强、自我封闭孤僻、敢为性较低、社交能力差、焦虑情绪重、嫉妒心理强等非健全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要培养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需要社会、高校、贫困学生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贫富不均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扶贫研究与扶贫工作因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广东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根据其自身特点,探索了一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注重产业扶贫、完善社会保障、加强贫困人口的教育的好路子,因此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了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广东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真正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把握理论和学生本身的实际 ,这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 ,搞好哲学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陈近 《云梦学刊》2010,31(5):155-156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是校内读者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窗口。引导学生,特别是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成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搞好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纵观各种入馆教育的形式,并在历届新生中经过实践,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现代化的设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