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孔子之门,有同有异,论者古今不绝.近人赵纪彬在其《论语新探》(以下简称《新探》)第三版专列章节,分别以《先进异同考》和《后进异同考》为题,“考定孔门自始即有路线分歧与学派对立”. 孔门弟子有何异同?异同是如何表现的?同者为孔门增加了什么?异者在根本问题上是否与孔子形成对立?这里仅就《新探》所论“先进弟子”的几个主要人物做些具体分析. 一、关于子贡  相似文献   

2.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以汉书·艺文志》)但是,孔子聚徒讲学数十年,“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性记乳子世家》),而忧语》全书不过一万五千言,显然不是他“应答弟子、时人”的全部言论。检诸历代要籍,确有不少孔子之语而为《论语》所未载者。于是,南北朝以降,历代多有纂辑散见于各要籍中的孔子言论的有识之士。有所成就者,如梁武帝萧衍之《孔子正言》、唐王勃之《次论语》,来杨简之铁圣大训》、薛据之《孔子集语》,明李武之《论语外编》、潘土达之《增订论语外编…  相似文献   

3.
一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产生了两部优秀的散文著作——《论语》和《左传》,揭开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的新的一页。《论语》的编写,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邢昺疏引郑玄说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定”。总之它是孔子一些弟子所共同编写出来的书,记述了孔子的言行,还记述了孔子一部分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哲学著作,是表述儒家思想的一部最早的  相似文献   

4.
《论语》书名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书名释义李雁关于《论语》之名,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解释为班固《汉书·艺文志》里的一段话:《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此可知,《论语》乃“论纂”之...  相似文献   

5.
李珺平 《社会科学》2007,(10):96-104
在《论语》形成过程中,孔子不同弟子及后学发挥了不同作用,围绕儒家领导权和《论语》阐释权,孔子弟子及后学在战国末期发生过激烈斗争。美国学者Bruce Brooks和Teako Btooks认为《论语》不是一次性短期成书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层累地形成的。在《论语》中,有孔子弟子及后学的篡改和删削的痕迹,也有弟子之间相互倾轧的某些信息。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孔门四科十哲与曾参和儒家八派的关系做了清理,对荀卿敌视子思孟轲派和子张子夏子游三派的原因做了分析。最后批评了对待《论语》的三种不负责任的看法,提倡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章一直引起学者热烈的争议.本文就其中两个聚讼不已的论题深入考察了近代以来众多注家的相关论述,指出:一、孔子之道的“仁”的价值取向对孔子之学提出“觉”的品格的要求.无论是孔子对弟子所作的以“近取譬”、“范本引导”为特征的示教,还是曾子、子夏等对先师之训的遵从,无不是由“效”而“觉”以致“道”.二、“仁”、“人”相即不离、相互成全.只有真正领会了践行“仁”德方面的“知(觉)行合一”精神,把“仁”、“人”、“道”把握在一种向着无穷远处动态升进的视野里,才可以说真正理解了“一以贯之”,理解了孔子学说的形上之维.  相似文献   

7.
一,儒学本来是大众文化。《淮南子·真训》高诱注:“儒,孔子之道也。”孔子本是平民出身,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办教育“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门弟子中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渊,有父亲为“贱人”出身的冉雍,有“卞之野人”出身、“性鄙好勇力”的子路,有家贫处“穷阎”以后又亡在草泽中的原宪(参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普通平民生活、学习、处事的伦理规范与基本原则。《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去卫…  相似文献   

8.
子路是《论语》中孔子批评最多的弟子之一,但他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孔门弟子。"勇敢、刚强、直率、鲁莽"的子路受到了后人更多的关注和喜爱,这是由于他的勇敢鲁莽体现出未受文明侵蚀的一种天然之美,他和孔子的冲突,实则体现出民间侠文化对正统儒家文化的相融相斥。人们对他的喜爱,来自于渴望回归天然却又眷恋文明的矛盾心态,来自于慕侠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正> 说明孔门弟子在孔子学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强此项研究,本所特辑成《孔门弟子研究资料》一书,献诸学界同道,以期携手并进,推动孔子研究全面展开。一、本书资料选自先秦至三国时古籍三十二种(不含谶纬书),三国后资料概不收入。二、资料按其问世时间及所谈人物分组编排,并于每组资料前对该人物作简要介绍。三、所用之版本,中华书局有标点本者,直接抄录;无,则取《四部丛刊》、《四部备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说理著作,也是第一部集中地记叙一个人物言行并展示其性格特征的著作,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语》在文学史上之所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因为书中刻画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个人物形象,其次是它的语言独具特色。一、《论语》是本什么样的书?《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个说法大体上是正确的。即孔子去世之后,弟子们…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世界将出现全球化浪潮,而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语境下,孔子学院的全世界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发展的象征,但是要防止将孔子学院建成萨义德认为的东方学视角下的西方"孔子学院",不是西方的"圣诞树"而是东方的"常青树",不是"文化的特洛伊木马"而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需要中国文化在人的维度上呼唤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学院维度上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国家维度上保持全球化的自信张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终身教育的内涵,并对"学而知之"、"有教无类"、"博学而笃志"等孔子的终身教育理念做出简要的论述。最后,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学会怎样去学习等几个方面提出孔子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终身教育的几点启示,从而期待我国当代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可以更加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孔子“樊迟学稼”、“君子谋道”等诸多职业教育思想的辨析,详细论述了其社会分工、功利性批判、贫民教育等职业教育思想萌芽。通过对“求道取仕”与“民生”思想、“鄙视小人”与“重视农业”、“素质养成”与“职业实践”、“文本思想”与“学者解读”四个方面对立统一的阐释,凸显出孔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两面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戴婉平 《云梦学刊》2001,22(4):113-115
修辞学正从传统的语言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语言科学与艺术科学的一门边缘科学.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其独特的效果.汉英比喻由于各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各自受自己民族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运用上有着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孔子”具有丰富内涵。经今文学、经古文学和宋学等儒学主要宗派,从不同方面推举、模塑孔子,形成了孔子形象的多方面含义。分析了解儒学各宗派有关孔子的认识和定位,不仅对于了解孔子,而且对于把握儒家和中国文化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珏 《兰州学刊》2008,(3):195-197
《论语》中,指代孔子可用“子”、“孔子”、“夫子”。通过对《论语》的行文体例分析,我们发现特指孔予的“子”’没有用作宾语的用例,而“孔子”、“夫子”则有。由此,我们推知古代汉语语法结构中,指代相同的一组词,其所处位置与它们的表意内涵有某种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视古乐为一完整的文化生命,主张藉音乐之教化而挺立道德人格的自我。他以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担当起古文道统的传承与延续。然其乐教思想亦有形而上之纬度,通过文献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其以乐体道和对精神家园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许多有关水的描述表明了孔子对水的基本态度。孔子的水观,概而言之,可以作三个层面的阐释:原生自然之水,世俗生活之水和永恒理想之水。孔子观水,实观水之志,孔子借水喻志,一方面展示了他对个体生命实际存在状况的体认,另一方面,如水之奔流不停,生命亦应追求不止,孔子的水观表达了一种流淌不息、舒适畅达、灵动跃进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9.
比喻的魅力在创新,创新的原动力在情智.人们在创造比喻时已经不满足于单一感性的审美,而是注意到了理性的审智.精警、深刻、富有创意的远程比喻就是既审美又审智的一种比喻变异形式.  相似文献   

20.
人们把孔子尊称为圣人,可见孔子的地位与形象之高大。然而根据先秦典籍记载,孔子最初并不是一位圣人,而是一位君子。君子与圣人有何区别,孔子怎样由君子到圣人,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圣人,这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