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毒奶”、 “小奶狗”、“小奶音”等含“奶”语词在网络中频繁使用,这些词中的“奶”发展出“加血”、“预测”和“可爱”等新的语义和用法。从历时角度出发,探讨“奶”字古今字义演变,以及“加血”、“预测”和“可爱”的新义用法,从隐喻、联想和语言主观性发展规律等方面探析其新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四、与汉文化紧密联系的汉语修辞特点关于与汉文化密切联系的汉语修辞特点,可以从“语词”、“语词组织”、“辞格手段”和“言语表达”四个方面来看。前三个方面基本属于修辞材料和形式的审视,最后一个方面主要属于修辞内容的考察。汉语历史悠久,语词之丰富,用“浩瀚”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之中跟汉文化联系较紧而需要引起注意的主要有这样两点:(1)存在着许多富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词在汉语里,表示动物的语词如“龙”、“凤”、“牛”、“马”、“鸳鸯”、“喜鹊”,表示植物的语词如“松”、“竹”、“梅”、“菊花”、“兰花…  相似文献   

3.
从“消息”到“信息”──词义的变迁与汉语教学隅例梁湘如语词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其“所指”和“能指”是随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迁的。“能指”的变化如古代读音与近现代读音的演变以及篆、隶、行、草、楷书字体的沿革,是符号“音响形象”的变化;“所指...  相似文献   

4.
一、俗语词的特点民俗语词,简称俗语词。俗语是古代传下来、民间老百姓常讲常说的语词。郭庄贻先生说:“古代人的口头语词,也叫俗语词。”①关于俗语词的进一步解释,曲彦斌先生说得好:“在‘俗语’这词里,俗则是‘约定俗成、通俗、流行’的意思。”②狭义地说:俗语词只是“集中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的语词。比如:“龙抬头”、“唱白脸”、“三姑六婆”、“牛郎织女”等等。广义地说:互切具有口语特点的语词,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甚至江湖切口、隐语、行话等等,都是俗语词。我们这里讲的俗语词,就是广义的俗…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用和语言的互动关联,语用上的强调可能会渗入语言而成为语言自身的构成部分,语言会用某些显性语法形式标志被强调成分并使其范畴化。意义制约着汉语语词的历时流向,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征的语词往往会呈现为相同或相似的演变趋势。汉语的增量语词有通过语法隐喻、从其他认知域投射到言域中演变为强调标记的可能。这可通过增量语词的基本类型,如持续量语词、延及类语词、复加类语词的某些演变范例给以说明及解释。汉语的虚化成分并不单纯,从增量语词演变来的诸强调标记既有作用上的相似性,也有价值上的对立性,造成对立的主要原因是诸强调标记从它们的源词那里继承了某些特征,并且可能演变出了新特征。  相似文献   

6.
敦煌俗文学作品是研究唐五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重要资料,在汉语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以白话为主的变文、王梵志诗、愿文等社会经济文书,保存了大量“字面普通而义别”、“非旧诂雅义所能赅”的唐五代俗语词,研究这类俗语词,对于推究古今汉语演变之轨迹,考索宋元白话之源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按照记录语言的原则的不同,汉字的历史可划分为以图画提示语段的图画文字、以形象记录语词的形象表意文字(即象形文字)和以记号及记号的组合记录语词的记号表意文字这样三个演变阶段,其中图画文字发展到象形文字属于两个不同文字体系之间的演变,而象形文字发展到记号文字(以下除个别地方外,余皆简称“记号文字”),则属于同一衍义体系文字内部的两个次体系问的演变。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加速后两个次体系间演变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1)认为“层次”语词在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中和自然辩证法学科领域分别表达的是“属”和“种”的概念,属、种概念用同一个语词表达导致了概念的混乱;(2)提出能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质级”语词,并建议用“质级”语词取代并表达自然辩证法学科领域的“层次”语词及其所表达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父亲”义的称谓词在《醒世姻缘传》中有“爷、爹、达、父”等几个。“父”是一个历史悠久,并带有书面语特征的词。“爷”是唐代至明代的通语词,正从北方衰退。“达”是来源于少数民族的词语,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爹”和“达”本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汉化而成为北方方言词,现在已成长为新生的通语词。  相似文献   

10.
“语词”是“词”的非专科部分的最邻近的上一个层次的概念。语词有潜在的情况,就是文献中见不到反映,却活泼地潜在于通用语或方言的口语中,这不同于承用。语词潜在的运动就是这个语词在口语中有意义或词性或使用范围上的引中或变化,或者展现其构词能力。由于文献反映的缺失,潜在及其运动的过程我们往往难以描写,常常只能见其首尾。认识这个命题对于语词的历史研究和训诂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可以解决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1.
三音节语词单位说略——兼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音节走势和“三音化”倾向许浩三音节语词单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一个特殊的聚合群,但长时期被研究者冷落。近几年有些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了“三音节语词在日益增多”、“词汇中出现了‘三音化’倾向”等结论。①本...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语词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补证这些滞后的书证,对于词语溯源和辞书编撰均有裨益。“二程语录”语词颇具特色,然辞书对其重视不够。本论文以“二程语录”语词为考察对象,共提前《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滞后的单义词169个。  相似文献   

13.
汉、英语“方位成分+存在谓词+存在主体”的语言形式表示“某地方存在某人或某物”的意义.人们用不同的句式和语词来表达“存在性”或“存在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这一语词根本不同于“存在者”、“存在物”,“存在”是一阶语言的谓词,用来断言一个一阶语言的主词是属于外延语词还是内涵语词.因此,“存在物存在”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语言的阶.  相似文献   

14.
“概念”一词为译自西文的外来术语,其本身在西方多种语言的长期演变及逻辑学的发展中,就具有多种词义,如“心中图像”“语词”和“内涵”等等,这一重要术语的多义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想表达的严谨性与理论化。“概念”一词应当在哲学与逻辑学领域单独指谓“内涵”,方才有利于对理论表达中广泛存在的歧义现象予以统一解决。一百多年来在中西思想交流过程中,中国学术界多把中国古代的“名”解读为“语词和概念”,势必带来诸多歧义和叠加新的混乱。传统的“名实”二元论的“名”一词应只解读为“语词”,而不应解读为等于“内涵”义的“概念”一词。传统的“名实”二元论有很大缺陷,可在前人基础上综合扩展为“对象世界—符号世界—内涵世界”三元存在论及四元存在论(对象世界—符号世界—内涵世界—想象力世界),才能较好地解决包括各种悖论在内的很多基础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透彻”一词具备丰富的诗学意义,在严羽《沧浪诗话》中,它具有诗歌表意之明晰深刻、妙悟后之境界,以及盛唐诗境之特点三层含义。严羽在“妙悟”“兴趣”等概念之外,更借助“透彻”,将形而下的诗歌修习与形而上的诗歌悟解绾合起来,使其诗学更牢固地立足于“吟咏情性”与盛唐气象之上。通过对“透彻”这一语词的内涵及演变进行考察,能对严羽的相关诗学概念和诗论体系有更新的审视,同时也可以看出“透彻”同中国古典诗歌本质与诗人学诗工夫论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汕头方言词汇丰富、古远特殊,或是继承古汉语的语词,或是借自外族的借词,还有本方言的特有语词等。改革开放以后,这些特征词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或消亡,或精简合并,或被替代。以《汕头方言词汇》及《潮汕方言词考释》所列2488个汕头方言固有词为参照,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不同年龄层汕头方言母语者进行实地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及量化分析,分类讨论方言特征词的传承与变化,各义类词语的变化及演变类型;统计各义类词语的变化速度,说明汕头方言词汇的演变趋势;最后对变化原因做出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和活用浩如烟海的医学英语术语已成为广大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借助于语义学理论中关于构词和词义演变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医学词汇自成体系的特点,分别对医学英语语词的构成和演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尤其是对医学英语语词构成中的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和缩略法以及词义演变中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进行了探讨和分类。以期让广大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能初步的了解医学英语语词的构词方式和词义演变的规律性,进一步加深对医学词汇的理解,逐步提高医学语词学习的记忆效率,把握好词汇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因文本艰深晦涩,现有注本及相关论著在一些特殊语词的理解上仍有不明之处,这对于道教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不利的。文章择取“乐欲”“欲乐”“忽忘”“摇手”“簿”“前后会”“小差”“空穿”“十百”等语词,利用传统训诂学手段加以解释,对现有注本在句读及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辨正,可正前人之误读,亦可补大型语文辞书之阙。  相似文献   

19.
道经中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的道教文化蕴涵的语词,为此用文化求义的方法考释了其中的“乌民”、“饮丹”、“丹水”、“本行”、“原蒙”、“云刚”、“擢质”等文化语词的意义,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认为,在解读文化语词的意义时,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语言和文化互相参证,互相诠释,这样才能准确地考求词义  相似文献   

20.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其中包含许多口语成分,是研究东汉时期语言的珍贵语料。近年来,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不断出现,但各注本对于《太平经》某些语词的解释仍存在一些分歧。选取该经“观古”、“过觉”、“赤子”、“儿”、“颇”、“克志”、“愉愉”、“开心”、“仓皇”、“大神”等词语,利用传统训诂学手段,针对现有注本关于这些语词的不同注释予以分析辨正,可正前人之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