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错,温州有很多老板,大老板或者小老板,他们的不少公司都姓“温州”,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温姓公司的创办者们,却并非全部都姓“温”。谱写温州财富歌曲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新温州人。在很多时候,他们淹没在温州290万平凡的外来务工者人群之中,和大家一样,曾经被称之为“打工者”,当他们说着普通话上街问路的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些人带上有色眼镜看他们,是的,“这些没钱的低素质的打工者”。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委和市委的决定,我们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把温州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大市”建设文化大市,就要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从而增强文化的“软实力”温州建设文化大市,建议实施八项工程,即文明素质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研究工程。通过八项工程的实施,争取使温州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走在全省前列。温州的过去,曾经创造了相当突出的文化成果温州的现在,正在不断地创造着许多新的文化成果然而,离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市,温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还有甚多不足,还有甚多欠缺,还有甚多距离我们的责任,就是加快建设,加快步伐我们走访了一批有识之士,大家就温州的文化大市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言”经整理,特录于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最后几天里,温福铁路福建段、浙江段相继开工建设,备受关注的中国“沿海高速铁路”,在年终岁末,由温福铁路的开工而拉开了帷幕。温福铁路是福建人民和温州人民期盼已久的德政工程。为全面建设“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刻改变温州的地理版图和经济版图,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为了纪念这一工程全面开工,我们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媒体公开发表的报道中。选择、整理成如  相似文献   

4.
张锐 《华人时刊》2004,(11):25-29
在温州商人创业的真实故事中,经典“烧鞋”版收藏着这帮“中国犹太人”曾经的迷茫和辉煌:1987年8月8日,杭城武林门广场上,愤怒的杭州人点起大火,5000多双温州的假冒劣质鞋葬身火海。温州人那时收获的是嘲弄;1999年12月15日,又是人头攒动的武林门,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再燃火把,2000多双假冒温州鞋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温州人此次收获的是成功。历史在相隔12年后出现了轮回,温州人终于以自己的血汗荡涤了身上昔日的污垢,并挺直腰板走出了国门。然而,正当温州鞋商在域外大展拳脚时,来自“斗牛国度”西班牙的一场“火灾”,又一次让温州人流下了酸泪。  相似文献   

5.
在温州这个以服装、皮鞋、眼镜、打火机生产闻名的地方,却蹦出一家令国内外同行都刮目相看的轴承生产企业——人本集团,而且它做了一件我国上千家轴承厂几十年没做到的事,生产出了“动起来更安静”的高精度、低噪音的优质轴承,其产品不仅替代进口,而且远销国际市场。这一切与人本“当家人”张童生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他说:“温州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精心地打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成就。”翻开人本集团文化建设的历史长卷,我们可能会充分了解人本企业的成长历程,而透过那些潜含其中的深扣温州人文与地域色彩的文化元素,或许能洞悉温州民企的竞争力所在。像一座“学校”,更像一个温暖的“家”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这是人本集团的核心企业理念。这里所指的人,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企业服务、供销的对象,也就是客户,顾客;二是指企业人。前者是指以顾客的满意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崇高目标,我们要为社会提供精品,创造满意的服务,后者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资源。在这一核心企业理念的指导下,集团形成了具有人本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了并落实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人本是  相似文献   

6.
吉他电子琴上世纪80年代温州最流行的乐器是吉他和电子琴。金宗昌与魏建西,可以说是当时温州流行乐的引领者,他们原本同在温州某中学教书,一个教音乐、一个教体育。魏建西擅长吉他,金宗昌擅长电子琴。80年代痴迷于吉他与电子琴的人可不少,以年轻人为最多。金宗昌与魏建西一起,在温州八中办过“阿西吉他培训班”,在温州九中办过“琴心艺苑”。金老师回忆:“根本不用打广告,报名者蜂拥而至,真叫‘人满为患’,教室里坐也坐不下,是出乎我们意料的热门……”为音乐,两个人后来都放弃了当时被认为“铁饭碗”的工作,专心在艺海中追梦。1987年举办温州首届吉他大奖赛,魏建西得了一等奖,人们称他为“温州崔健”。而得二等奖的蒋晓东成为了职业歌手,直至现在还追求着他的“吉他人生”。  相似文献   

7.
这是温州春节中的一个特别群体——外地来温务工的“留守妹”。她们是21世纪的新温州人,但她们比温州人还温州人,为了让温州市民能过上一个愉快欢乐的新年,毅然放弃了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坚守在温州,给温州市民们,送来温暖,送来微笑。2005年1月28日,鸡年最后一天下午,当人们都急匆匆地回家过除夕时,在温州的大街小巷,仍有一群“留守妹”在坚守着岗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我们不能忘了贫困弱势群体,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人”。站在刚刚获批建设的“温州忠义学校”工程工地上,姜忠义想象着3年后来自各地的贫困学生,可以坐在宽敞明亮、舒适优雅的校园里学习,心中充满着自豪。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11月25日,寒意逼人。这一天,9家温州民间调查机构的代表到了位于黎明立交桥一侧的新南亚大酒店,参加为期一天的“温州民间调查行业联盟会议”。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个会议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为所谓的“联盟”本不存在但反映出来的问题则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教育部同意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合并筹建温州大学,筹建期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设立温州大学。6月,去掉一年的“筹”字,温州大学迎来新征程——新温大来之不易5月23日下午,温州市委副书记陈艾华面带微笑,第一次以温州大学党委书记的身份,与她熟悉的温州宣传系统和各新闻机构的负责人见面。在这个见面会上,陈艾华一句“新的温州大学来之不易”,道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温州人决心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愿望,是那样的执着与艰难,令与会者无不感慨系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似文献   

11.
沈阳温州商会成立已经七年,算是大哥级商会,在兄弟商会中也是有威望和影响力的商会。目前有6万多温州人活跃在沈阳市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发展着各自的事业,也为沈阳创造着价值。温州人为沈阳到底创造多少价值?几个“城”,几个“基地”便是最有力的答案,就近两年,光“商城”就多家,“基地”数  相似文献   

12.
“杨秀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被抓了!”——这是五月中下旬,温州民间流传的有关大贪官杨秀珠的最新新闻。那十几天,温州可有点热闹,不论是朋友相见,或者是亲戚同事相见,或者是山友、病友、网友闲谈,都会说上一句:杨秀珠在荷兰被抓了。有的人还会补上一句:这不是官方消息,但属确凿消息。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温州是文化沙漠,有人说温州的企业家创造的都是低技术含量、低文化层次的产品。实际上,有不少温州人已经在提升产品文化含量的同时,兼着尝试文化产业,并已开始在这些领域崭露头角。影视,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行业。比如挺宇集团潘佩聪在北京创办的“同道新文”,周星增在上海创办的“建桥飞畅”,张锡曼在北京创办的“恒达影视”,以及李美星和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在北京共同创办的“盛世高唐”……尽管如今的企业家们或者影视从业者们都还很低调行事,但不可否认,温州影视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已在悄然崛起,它们中的不少公司,正在全国影视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作为一个行业,温州影视的发展曾经经历过生存裂伤,也创造了无数辉煌,在游戏规则与潜规则的约束或激励中,虽历经挫折,却依然奋勇前行。影视,成了温州人继房地产之后所追逐的又一块可口馅饼。不少个人或企业,纷纷入股影视,大有“誓将影视产业进行到底”之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欧洲”和“非洲”两个世界的比喻,是城乡差别之大的代名词。温州经济的起飞是从农村开始的,市场经济的活力也是从农村先发的。但是,温州的城乡差别一直以来仍是比较明显的。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通过建设和谐社会,逐渐消除城乡差别,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得到实惠。温州也不例外。市委书记王建满在最近的一次专题会议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中央的大战略与温州农村发展的小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设计新载体,力求新突破。他要求,一要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认真开展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革命”。二要“攻三通、破三难”。“攻三通”,就是通路、通水、通电,重点要搞好农村交通网、饮水网、供电网等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破三难”,就是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问题。三要推进一场“千村千企结对共建”活动,选择1000家企业与1000个村庄结时共建,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共同发展。我们结合温州实际,把温州新农村建设理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通过民营企业扶持农村经济,实现工业回报农业的愿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着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造就一个美好的农村新社区。温州的新农村建设,将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温州农村新社区正迎面走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一个回迁年。所谓的回迁年,就是要让拆迁户,陆陆续续地搬进盼望已久的新居。”旧城改建指挥部党委书记、副指挥吴权书说。据介绍,温州的拆迁安置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2000年是“大拆年”,2001年是“大建年”,2002年是“大抓进度年”,2003年是“安置年”。在经历了旧城改造的阵痛之后,2004年拆迁户回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据介绍,去年旧城建设指挥部继续建设了95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新开工建设46万平方米的安置房,3925户居民得到安置,2159户落实了安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和谐温州,温州今年的一个新亮点,温州发展的一个新强音。它犹如一首生动悦耳的协奏曲,在瓯江两岸、雁北南北、东海之滨响亮地高歌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和谐的温州。从温州独特的经济格局和人文背景出发,按照“发展促和谐、民主催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文化为和谐”的思路,以“平安温州”建设为核心内容,正在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温州特色的和谐社会,使温州成为一个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7.
温州生态园是浙江生态省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温州生态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这里将是温州走向世界的“山水乐园”,世界温州人的“生态家园”,温州大都市的“城市花园”。被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认定为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最大的“绿心”,在全国也罕见。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在QQ上和妹妹聊天。说到杭州人的休闲,我总结了一句:杭州人,要么就是在西湖边喝茶,要么就是去往西湖喝茶的路上。被妹妹反驳为身在福中不知福:“杭州,哪一个角落不充满了情调?你到温州找找看,保管你更郁闷。”这倒是的,若论情调,温州是无法和杭州相比的。即使现在,我对温州充满了想念,想念的大概也只是西城路的猪脏粉、新桥头的炒粉干,或者强能的鱼丸,却无法在记忆中搜寻到,某处景致或者某个餐厅,能和情调二字紧密相连。物质充裕的温州人,对于小情小调,从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请客人吃饭,讲究的是黄鱼是否新鲜,莱肴是否充实,而非菜式上的那一朵雕花是否精致。在温州,所谓情调,大约是要自己想像或者制造的。  相似文献   

19.
喂,菲亚特     
“打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温州叫“坐菲亚特”。菲亚特126P,曾是温州标志性的交通工具,是温州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从1986,一直到1996,整整10年,它载着温州,在当年狭窄的街巷穿梭往来,被温州人形象的称之为“城市雨衣”。鼎盛时,在温州的街头就有3500辆菲亚特出租车,加上私人自备车,温州的菲亚特小轿车有四千辆之多,而当时全中国菲亚特的拥有量,也才六七千辆。“是菲亚特载着温州不断前进的!”知名剧作家张思聪说。1986年9月,第一批从意大利原装进口的“菲亚特”在市机电公司销售,在当年的9月19日,市民胡野山购去第一辆。不久,“菲亚特”逐渐风行。不过此后的大部分菲亚特,大多是从波兰组装进口的。  相似文献   

20.
百舸争流,万马奔腾。城市之间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一批曾经排在温州后面的新老城市,正在赶上温州,甚至超过温州。温州又将如何应列?作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温州,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已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胡锦涛总书记说,浙江,要走在前列!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温州要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浙江“走在前列”,温州就应该“奋勇争先”!在7月25日举行的温州市九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王建满说:根据温州的现实基础、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我们要努力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活力就是动力,实力决定地位,而和谐,是必然要求。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是温州“奋勇争先”的重大举措,是温州“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也是顺时应势的战略抉择。建设“三个温州”,是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大决策。它涵盖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体现了温州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新要求。自1985年提出“温州模式”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来温州参观考察的,近100万人次。温洲以其改革发展的勃勃态势,为全国所知,为世界所晓。今后,更富活力,更有实力,更加和谐的温州,必将更加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