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侵权责任法》第36条适用中会产生对表达自由侵害问题。当前网络侵权规则适用困境表现在具体案件中表达自由无确定保障和自由的行使无替代途径。形成原因包括宪法性权利和自由的侵害无有效的救济途径、36条规则设计忽视了表达自由的保护和法条实施效果容易造成对表达自由的侵害。走出困境的路径有五个方面。包括着力构建司法解释统一条件下的二元模式、在法律解释中体现对表达自由保护的三原则、注重特殊主体利益保护和区分不同场合保护表达自由等。问题的根本解决还要从宏观入手,理顺宪法性权利和自由与民法上权利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以保护表达自由。  相似文献   

2.
表达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以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思想的权利。表达自由的价值是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利于人的自我个性的发展与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和谐有序运行等。今天,中国在表达自由权利的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表达自由具有相对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表达自由发展方面,一方面要运用法律等手段保障和促进表达自由,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表达自由的边界,并实行、采取相应的原则和措施来防止表达自由超越边界而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的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权利和义务关系结构的重新调整而形成的。自由和平等权是其权利表达的道义理据和法律理据,生存权、就业权、政治参与权、受教育权是其权利表达的内容。权利表达的途径可以分为直接表达途径和间接表达途径。当前权利表达的制度性安排有诸多缺陷,必须从观念层面进行突破,操作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的表达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表达自由涵义的廓清 ,具体分析了两类重要的表达自由权利———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 ,并对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以期人们能够对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与民主、信息技术革命与表达自由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提出,自由既有作为目的的建构性作用,亦有作为手段的工具性作用。表达自由作为人类实质性自由的一部分,也同样如此。表达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是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共同存在的,表达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表达自由不是奢侈品,它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反而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穷人关心表达自由的权利;"少数派"的表达自由也应受到尊重和重视;鉴于穷人与富人之间表达自由的不平等鸿沟,可以采用一些法律和制度手段保障人民平等的表达自由权。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看,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机会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充分的个人自由,但民主社会的表现形式很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虐”。为了防止多数人剥夺少数人的正当权利和侵犯少数人的正当利益,密尔从功利主义立场强调了个人自由表达权利的合理性以及个人自由行为权利的重要性。他把个人权利置于国家公权力之上的主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在了世界舞台上。自由和权利成为美国的立国之本,是美国信念的核心。而在倡导自由和权利的国度里的不自由群体——黑人——在共和国初期却遭受着奴役和歧视。为了争取自由和权利,改变被歪曲的形象,建国初期黑人在公共话语领域做出了各种努力。这种争取权利的行动,证明了以自由权利为核心的美国信念尽管为白人所创立,但也成为黑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价值取向。黑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融入美国社会的愿望,加入了美国民族和国家的创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立法禁止在公众场所穿戴蒙面罩袍往往涉及对个人宗教信仰表达自由的限制.国际人权公约和主要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表明,表达宗教信仰的自由需要受到立法基于正当理由的限制,如公共安全、保护他人的权利等.欧洲人权法院S.A.S.v France案的判决将"保护他人权利和自由"具体化为"共同生活的权利",进一步厘清了禁止在公众场所穿戴蒙面罩袍的法理基础.法国相关立法和欧洲人权法院在该案中的判决,对于论证并完善乌鲁木齐市的相关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域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言论、出版自由是政治自由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离开了这项政治自由权,公民的其它政治自由权都将失去其真实价值。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公民的这项权利,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所谓言论、出版自由就是公民有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权利。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表达自由或新闻自由。言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天赋权利”说,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抨击封建专制扼杀人的思想、言论自由的行径。这一口号的提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符合历史发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与程伊川的自由思想代表了古代中国自由思想传统不同样态,两人相同相通之处在于:皆从价值本体论高度论证自由何以是权利之实现。庄子的自由思想可高度概括为"内在自由"、"精神自由"。"道"落实于人性为"德",尽性成德,"道德"的完全澄现就是逍遥自由,逍遥自由才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然权利。具有权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人的本质,也可以说是人之"命"。儒家程伊川从天理高度证明"仁"善,人类遵从基于"仁"这一道德理性制定的社会制度、法则与伦理规范,就是自由。程伊川的自由思想已超越了观念学说视域,扩充到了治国平天下的"外王"领域。自由不仅是一种思想,也并未单纯停留于自然权利畛域。自由已是超越自然权利的社会诉求与理想社会秩序设计,程伊川的自由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古典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权利,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哲学、一个政治学、一个社会学概念,甚至还是一个伦理学概念。它是一个人作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在一定社会样态下人们以何种状态活着,决定着人们行为的边界,确定着人们自由的空间。而平等却是这些自由空间的逻辑前提,是权利得以正确行使的保障。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也就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以个人(公民)权利与国家(政府)权力的互动关系为分析框架,从美国的自由主义宪政理论出发历史地考察美国劳动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劳动自由"概念为切入点,探究不同时期"劳动自由"的思想内涵和劳动权的理念变迁。  相似文献   

13.
卢梭为在文明社会处于异化状态的人们构造了一个获得自由的途径--通过平等地签订社会契约,交出个人所有的权力,甚至私人财产,由此产生一个公意指导下的政治国家.在此公意指导下,人人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公意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人们的政治自由的基础和保证.文章探讨了卢梭所构想的人人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的由来及其实质,同时分析了在这个国家中个人自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所有权变动模式以行为人是否享有充分自由为标准可分为“意思自由”和“公示要件”两种模式,“公示要件”模式的交易安全优势并非如通常所说得那样明显,而其对私法自治原则、生活的“自然”状态却导致较大的损害,产生“所有人”自己都不承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所有权等违背生活逻辑的现象,与社会生活逻辑难以一致,与权利的本质相悖。而意思自由模式是权利本质的要求,反映了生活的实际,学界对意思自由模式的批评多不成立。考量两者的价值损益,意思自由模式为优。  相似文献   

15.
卢梭的政治哲学是一种立基于共同体的个体权利取向的政治哲学.在探讨个人自由的维护问题时,卢梭运用先验理性主义的方法实现了自由权利的重建.在探讨个人自由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时,卢梭的政治哲学转向对社会认同问题的探讨.从上述两大领域对卢梭的政治自由观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消除人们对是否存在"两个卢梭"问题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人民公社大公社时期《人民日报》的言论,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此时期关于个人自由问题进行解读,可知此时期国家政策的制订,以及言论的关注点,在理论思想上来说是基本正确的,充分地考虑到了社员个人的利益诉求,个人生活的自由以及对家庭生活进行了肯定,其看法是辩证统一的,在个人与集体、个人自由与集体生活关系的认识上也是正确的,充分地认识到了个人正当合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略论刑法的机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客观上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刑法的机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规制机能、秩序维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刑法的规制机能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评价机能,二是决定机能。刑法的秩序维护机能是通过其利益保护机能和预防犯罪机能体现出来的。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通过两个方面发挥出来,一是保障普通公民的自由,二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或者说合法权利)。这两方面的保障机能都是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来实现的。刑法所具有的秩序维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克制,但又能够互相协调的关系。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考虑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而是要看所保障的自由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8.
出版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的政治权利。公民在出版物中应当有真实表达的自由,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权利的时候,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相对的、有限的,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相似文献   

19.
出版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的政治权利.公民在出版物中应当有真实表达的自由,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权利的时候,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相对的、有限的,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相似文献   

20.
劳动权从私权利上升为基本权利,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理论基础。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权既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的属性,也有受益权、自由权的性质。作为基本权利的劳动权与劳动法上的劳动权利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劳动权也不同于劳权,劳动权具有母体性和派生性,劳权具有综合性和可分性。就业权是劳动权派生出来的一项子权利,和劳动权母体本身不能等同。大学生创业仍然是劳动权实现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