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峰 《老年人》2006,(1):30-31
25岁的孔素云出嫁了。10年前,母亲孙华与她签订的那份“道德协议”,如今成了她们母女幸福的见证。孔素云家住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她是父母的独生女,有过快乐的童年。然而,自打父亲吵闹着要跟她母亲离婚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宁静和温暖了。1996年的冬天,父亲为离婚大打出手,最终闹到了法院。孔素云哭着求情,但丝毫不起作用。她伤心至极,对着父亲吼道“:你要是为了别的女人跟妈妈离婚,我就向你学,让你看看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子是怎样堕落的。”女儿的话让人震惊,但她父亲不管不顾,还是狠心地说“:离婚是我和你母亲的事,你无法阻止。你是否堕落…  相似文献   

2.
父母离婚那年我有四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走,母亲不停地用脚揣父亲。我平静地看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跑了,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追出去。一直到现在,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她瘦瘦的,头发很长,特别的喜欢穿漂亮衣服,经常打我,特别是打麻将输了钱的时候。在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经常是用身体挡着将要落在我身上的棍棒,流着泪说,输了就输了,你打孩子干什么?后来父亲开始喝酒了,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一到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发火的时候都不会骂我,只会流着泪摸着我的头呆呆地看着我。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和村里的一个寡妇结婚了,那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那个寡妇是出了名的"扫把星",还不到三十五岁就嫁了四次,让人害怕的是只要和他结婚的男人不出一年不是生病死就是发生意外死亡,她的第三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是时间最长的,结婚一年零五天就在开山炸石头的时候被炸死了,听说尸体都没有找到,而父亲就是她的第五个男人。  相似文献   

3.
丁宁 《老人天地》2013,(7):48-49
丁老师:你好!最近我很烦,主要是因为我母亲的事。老母已年近八旬,身体还不错。我父亲早年就过世了,她一个人住。母亲是个利索人。她做饭、做家务,织毛活,样样拿得起来。说实话,从我结婚,她就没有看上过我太太,她觉得儿媳妇称不上一个好女人,干什么家务都干不好,连洗菜、择菜都不能令她满意。因此我们没有在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4.
明辉 《老年人》2008,(10):51-51
问:刘某与我的儿子外出打工期间恋爱并同居。我和老伴抱孙心切,催促他们结婚。因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刘某便委托她的父亲代替她与我的儿子到民政部门领取了结婚证。后来,刘某与我的儿子关系恶化.要求离婚.并提出他们的婚姻是无效的。请问:父母代领的结婚证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
胥加山 《老年人》2003,(10):27-27
今年春节因忙于花店生意,未顾及回乡陪父母过年,虽说用电话跟两老拜了年,但总有一分内疚的感觉,想忙完春节这一阵子后,一定要回乡看望父母。然而,年味渐去渐远,我又把回乡看望父母的事忘了。直到有一天,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让我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回家一趟,还说从春节至今父亲一直在念叨着我回去。放下电话,倏忽间,我仿佛看见了父亲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驼背身影和那祈盼我回家的眼神,愧疚与自责顿时袭上心头。第二天,我放下手里的活计,登上了回乡的汽车。一进家门,母亲正忙着。见我回来了,她连忙冲房里大喊:“老头子,山儿回来了!”父亲…  相似文献   

6.
马东 《老年世界》2006,(6):12-13
我父亲马季,原名马树槐,1933年生于北京.35岁和我母亲结婚,1968底我出生在哈尔滨。  相似文献   

7.
吕麦 《老年人》2006,(12):35-35
老公的母亲是继母,小时候,虽然从不打骂虐待他,但也从不管他。在继母眼里,我老公就像邻居家的孩子,在她的心里根本不存在。那年的中秋节,老公领我去见他的父母,想取得老人的首肯,把婚事定下来。吃饭时,老公在他父亲的示意下,对继母说“:妈,我和小吕准备元旦结婚……”岂料,老公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京戏     
1父亲去世后,我接母亲来郑州小住。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带母亲去这家茶馆听京戏。舞台太小、段子老套、演员的唱功也一般,但母亲很满足,她说,已多年没有这样听过戏了。我知道,自母亲结婚以后,她对京戏的迷恋只能寄托于那一台小小的电视,而她能独占电视的时间又少得可怜。如今,她的生活里只剩下她和一台再也没有人去争抢频道的电视机。母亲的电视机永远定格在戏曲频道上,我不知道除了京戏,母亲这一生还真心喜欢过什么。  相似文献   

9.
母亲42岁才生下我这个唯一的儿子,难免把太多的爱倾注在我身上。我13岁那年,媒人介绍了一位姓陈的女子给我。乡下老家有订婚早、结婚早的习俗,我当时并不觉得订婚有什么不好。但她比我大4岁,没读过书,我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不喜欢。但双方父母对这门亲事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方格 《当代老年》2010,(3):34-35
1990年,张艺谋与前妻肖华离婚时,女儿张末年仅7岁。父母离异后,张末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家庭的破碎给幼小的张末带来了很重的心理阴影,她恨父亲,自从父亲与母亲离婚后,几年都没来看她一次,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给她。看着别的孩子享受父母的疼爱,张末怨恨中又强烈地思念着父亲,她不知父亲这些年在外面过得好不好。  相似文献   

11.
我原来的名字叫宋哑子,这名字不是父母取的,是邻居长辈顺口叫出来的,意思就是“宋家哑巴夫妇的孩子”!长大以后,我才改名叫来亚子。从我的名字你们就该知道,我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不仅如此,我母亲的左手还严重畸形,别人说这就是“曲爪子”,想着都十分可怕,看着就更恐怖。母亲的左腿也是畸形,左腿比右腿要短几公分,走路的姿势实在难看,行动非常困难。我的父亲虽是一个聋哑人,但手脚却十分灵活,正是他的这一双手脚,才撑起了整个家。听年龄大一些的老人说,父亲和母亲大概是在1958年结婚的。他们没有领取结婚证,只是摆了几桌酒…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松户露子,1899年生于日本国千叶县,初中毕业后到东京打工,在餐厅当服务员。我父亲郗朝熙1914年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药科专门学校,即现在的东京药科大学。我父母在东京结婚,我外公、外婆、舅舅、姨姨反对我妈嫁给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一束玫瑰     
正这么多年,父亲只买过一次玫瑰,还是买给母亲的,但是却被母亲拒绝了。那是父母和母亲婚后第二十个情人节的事情。那天晚上,父亲和母亲去亲戚家玩,回来的时候经过一家花店的门口,母亲对父亲说:"给我买朵玫瑰花吧!"父亲说":哎,都结婚二十年了,老夫老妻了还买它干啥呢?"父亲心想,一朵玫瑰得五十元钱,花这么多钱买一朵花未免有点奢侈浪费。母亲听父亲不想买之后,便三  相似文献   

14.
中秋节.田桂金带着礼物去看父亲母亲。父母在一个矿,她嫁到了另一个矿.两矿之间相距四十多里。山里的路七拐八拐,她吃过早饭从那个矿搭上汽车.来到这个矿已经快晌午了。她备的礼物是两瓶白酒和两斤月饼。父亲喜欢喝酒.下井那会儿喜欢喝,退休之后还是舍不了酒。  相似文献   

15.
夸老伴     
夸老伴唐金陵我老伴邓艾伶,今年59岁,退休前是江华县林化厂的工会主席。在厂里她是“老先进”,在家里孝敬公婆她更是有名。1958年,我因被错划“右派”下放,二十六七岁的人了,还没结婚。那时,父亲上班,小妹妹念书,家务事就靠体弱多病的母亲去做。有时母亲病...  相似文献   

16.
劝母亲再婚     
李春香 《老年人》2013,(12):32-32
母亲命途多舛。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她的两次再婚都是因为丈夫亡故,第一次我坚决反对,第二次我则全力支持。母亲是12岁时以童养媳身份嫁到我父亲家来的,和我父亲共生育了4个孩子——姐姐,哥哥,我和妹妹。我5岁时,先是哥哥夭折,不久父亲又因病去世,母亲一下子失去两位亲人,心灵受到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了,母亲要养老抚小,放牛、养猪、织布,哪样重活脏活她都干过。在我父亲病故3年后.母亲遇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人,决意嫁给他。  相似文献   

17.
载言 《女性天地》2011,(6):27-29
人生能有几次搏,在妻子的鼓动下辞职考"碗"唐敏和傅珂既是大学校友,又是河南南阳老乡2007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们留在郑州打拼,没几个月就领取了结婚证,成为无房无车无钻戒的"裸婚"一族。唐敏是瞒着父母结婚的。她的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他们不反对女儿留在郑州,但对傅珂却不满意。母亲曾对她说:"你和他结婚,两人都是白手起家,工作又不稳定,将来买房、养孩子都需要很多钱,婚姻光靠感情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8.
沉重的香蕉     
当她还是个孩子时,就知道父母是一对不和谐的夫妻。父亲性格木讷,母亲则是个心气高而个性倔强的女子,两个人在一起时,常常会为了一顶点儿小事而争吵。母亲总是对父亲怒目而视,一连串的诘责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倾泻而出。母亲是不骂人的,可是从她嘴里蹦出的字字句句却如同尖厉的芒刺,扎得父亲浑身不自在,他偶尔会辩驳几句,却招来更为尖利的回击,于是他大多只能沉默着,同时紧蹙着眉,似乎有万般苦楚埋在心底。每当这时,小小的她心里总是充满了悲哀,想哭,可又不敢哭出来,她担心自己的眼泪会加剧父母间的争执。她八岁那年,父母在争吵中离婚了。让所…  相似文献   

19.
天宇 《老年人》2008,(1):34-35
有流行歌坛“一代天后”美誉的王菲,童年的生活却不幸福。她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失和的家庭里,只是为了不让她受到伤害,父母才没有离婚,但却选择了分居。母亲患癌症去世后,王菲还与父亲尖锐对峙了许多年。直到她自己亲身经历过几次情感的起起落落后方才理解了父亲,父女间的隔阂才有了消融的一天。  相似文献   

20.
未未 《女性天地》2005,(2):34-35
我真后悔向她说出了一切我和前妻是大学同学,也是彼此的初恋,毕业两年后,我们就结婚了。婚后第一年的春节,我带她回老家。父母非常喜欢她,母亲还把珍藏多年的我年少时的玩具、课本、日记都拿出来给她看。她一边帮母亲整理,一边翻看我的日记。忽然,她的脸色阴沉下来,拿着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