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缘情”辨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诗缘情”是与“诗言志”有着重要区别的文学观念。“诗言志”是志中含情,“诗缘情”则是情中有志。“诗言志”强调世情、群体之情,“诗缘情”强调物感之情、一己之情。“诗言志”所涉及的情,带有伦理道德的规范,而陆机“诗缘情”却未作相似的理论规范。“诗缘情”的提出,与魏晋重个体的思潮及文学创作重抒情的倾向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对“诗缘情”观念作了纵向考察,认为:到了南朝时期,文学观念基本上完成了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载驰》是《诗经》中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诗篇,它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这是古今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在对这首诗本身的诠释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分歧,这些分歧归纳为一点,就是诗中写许穆夫人回到卫国没有?这个问题,凡诠释本诗都不能回避。由于对诗中某些词语章句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一种认为她已回到卫国(或漕邑);另一种认为她根本没能回国。还有一种认为她  相似文献   

3.
关于“诗缘情”中其“情”含义的阐释 ,历来褒贬纷纭 ,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与诗论开山之祖的“言志说”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实际中揭示其“情”的含义。循着这一思路 ,不难发现“诗缘情”实是一种新的文学观 ,其“情”主要指物感之情 ,一己之情 ,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 ,使文学走向最终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言志与缘情     
“诗言志”一语,最早见于《尚书·尧典》。魏晋时代,陆机又在其著作《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说。这“言志”与“缘情”的关系,历史上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也认识不一。有的认为两者是对立的。说“先秦时期人们却没有明确认识到诗表达情感这种特征”,因此《尧典》中所说“言志”的“志”字与“情”字无关,指的只是一种理性。其证据即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歌所‘言’的‘志’要符合‘无邪’的要求,也就是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而陆机提出“诗缘情”,“它要求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强烈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尧典》中所说的“志”,指的就是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意思基本相同。这两种说法都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
屈原的爱国精神在当时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是贵族的宗族观念和北方殷商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爱国精神并不代表楚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实际的积极意义,故不值得肯定和赞扬。否定屈原的爱国精神并不等于否定今天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因此而找不到今天爱国主义的精神源泉了。《诗经·小雅·采薇》一诗的爱国精神才是今天爱国主义的最早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6.
卢盛江 《东方论坛》2006,(5):28-31,37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提出的“神来、气来、情来”,既指创作状态,又指诗美风貌。所谓“神来”,是在心中酝酿一种情景交融、有着无穷韵味的传神境界,并把它表现出来。所谓“气来”,是创作前酝酿、饱含一种激奋刚健的感情气势,并在创作时表现一种气扬采飞的风骨之美,让读者感受到感情气势的激荡回旋。所谓“情来”,是一种婉情深情之美,一种深婉细润平和之美,是创作时让这样一种深婉之情在心中酝酿到来。  相似文献   

7.
孟浩然的诗中有大量的愁情愁绪的描写,这对他冲淡、自然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愁"是孟浩然的一种心理积淀,睹物、送别、思乡、仕途暗淡等皆能引起诗人的愁情愁绪.孟浩然的愁情愁绪不仅多,而且感受很细腻,诗人在表现这些愁情愁绪时显得真切自然,呈现出一种冲淡清幽、愁苦哀怨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表现闺情宫怨题材的诗人、诗作大量涌现。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唐代之前,还是唐代之后都是少有的,因而很有必要对之作深入的研究。首先对闺情诗和宫怨诗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唐代闺情宫怨诗产生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条件,唐代闺情诗和宫怨诗的创作概况,从而对唐代闺情宫怨诗的创作做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文化氛围下,中国新诗的多向发展走向了黄金时代,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流派: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新月派”:2.着重抒内心感受,强调情与智、自然律动和心灵律动相结合的“象征派”;3.借鉴外国现代诗,又结合自己民族传统而创造了诗的散文美的“现代派”;4.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而要求诗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革命诗歌。  相似文献   

10.
情·象·境·神──从中国诗艺美学传统看海峡两岸儿童诗蒋风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诗歌传统。千百年来经无数诗人辛勤的创作实践,从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缘情、立象、创境、入神四大诗艺美学范畴,成为一套有序、相关、完整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爱国主义的实质涵义不仅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列宁),而且包括人们对待祖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它是由这些感情、思想、观念、行为融合而成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运动。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全民性因素是我国历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共同特征。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运动的时代特征是:(1)把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结合;(2)把爱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与拥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广泛性结合起来,(3)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4)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 列宁在《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见《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169页)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一种崇高、诚挚而稳定的情感。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往往是人们接受共产主义的起点,是达到高度思想觉悟的基石,是陶冶高尚情  相似文献   

13.
登临诗是唐代诗歌中的精华部分。主题丰满多义、博大深厚;情感色彩斑斓、复杂多端。言志抒怀诗,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感情豪放,充满阳刚之气;怀古感今诗,感时抚事、忧国忧民,深沉而凝重;感怀身世诗,撼天动地、仰天长啸,字里行间充溢着痛彻心肺的愤懑抑郁之情;思亲怀乡诗,低回呻吟、真挚感人,是诗人一颗四处飘零、疲惫不堪的焦灼之心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呼唤,寄寓了深沉的悲凉伤感之情。  相似文献   

14.
我昔年沦诗,曾提出过一种见解,大意是说: 吾国古人之诗,或出于《庄》,或出于《骚》。盖诗以情为主,故诗人皆深于哀乐;然同为深于哀乐,而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庄子与屈原恰好为此两种诗人之代表。……庄子虽深于哀乐,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歌曲作为对祖国抒发赞颂之情的歌曲,是“光荣颂”“欢乐颂”“祝福颂”的有机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从精神价值而言,爱国主义歌曲具有社会公共性、历史恒久性、无比崇高性。高校开展咏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能增进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情,提升其民族自信,激发其报国之志。高校开展咏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即要精选优异的爱国主义歌曲音乐本体,又要注重发挥高校教师的带头作用,还要加强学校各级组织机构和辅导员队伍的引领作用。高校党政领导对这类歌咏活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站位、增强重视程度、加强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理论界将"诗言志"与"诗缘情"对立起来,从而形成文论发展的两个不同流派,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互渗互补的矛盾性。事实上,理论界长期流行的这种"矛盾"说法有失偏颇。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这两种说法不仅在文本来源上造就了一种虚假的矛盾性,而且在以"情"为本体的观念上也分化了两者的交叠重合,而"诗言志"与"诗缘情"矛盾的真正根源在于儒道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同单纯地释词析义,就诗论诗的诗歌教学模式相比,钱钟书先生的《诗经》解读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提供了一种以诗解诗、情契理合、开放活泼的教学范例,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挂下联,以点带面的联想式教学方法。这较之单纯地就诗论诗要丰富精彩得多。  相似文献   

18.
一、“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命题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只是对王维诗画的评价,抑或如有人所归结的那样,仅是一个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对此,清代著名学者叶燮解释得颇为清楚明白:“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己畦文集》卷八《赤霞楼诗集序》)诗与画,即情与形的交融和统一,构成了艺术的审美意象,这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情理相生浑然天成——简论古代诗论中的情与理门立功“诗缘情而绮靡”,但诗歌的抒情又受理性的制约。情是一种审美激情,理是一种审美意识,二者构成了诗歌内容中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范畴。古代诗论对此作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对古代诗论中...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立足和发挥自身优势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校情校史、校本课程资源、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依托这些校本特色平台的建设将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同时也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