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汉魏六朝郡记是记载郡内众事的官方典籍。郡守问士涉及的仪式性内容与郡记密切相关,显示出郡记犹如地方长官治民的行政手册。不仅如此,上计文书和郡记间记载内容的相似性,表明郡记的有关记载是以郡县编制的系列上计文书作为资料来源。重要的是,上计文书和郡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行政系统。上计文书是上计制度的产物;郡记是适应于地方郡县行政层级的运作而进行编纂的,实质是郡廷控制下辖属县的各种资源,从而达致政务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楚秦黔中郡与洞庭郡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42-445
据传世文献中关于楚秦不同时期的黔中郡的记载,并将其与相关的洞庭郡、武陵郡进行比照。论证了:不同时期黔中郡的辖境不同;秦黔中郡即里耶简文所见“洞庭郡”之前身,后者又为《汉志》武陵郡之前身;以上三者在辖境上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大书所叙写的官员为数不少.但属王爷级的(即高干)并不多.也不可能太多。因为中国的官吏历来都是至小宝塔式的。愈是塔顶愈屈指可数。书中所设郡王称谓虽属虚衔,然则亦非无关紧要之设。他们的出场总是带有某种功利性质的,抑或过场应景性质的。例如,贾府死了个小媳妇,竟然轰动了京城。连各路王爷都前来探丧吊祭。郡王爵中,前来送殡的就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都王之孙等。更有四大都王的路祭。第一棚是东平郡王的祭,第二棚是南安郡王的祭.第三棚是西宁郡王的祭.第四棚是北静郡王的祭。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最高.及… 相似文献
4.
方北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14-17
曹操平定幽州的三郡乌丸,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是“三郡”的具体名称,后世史家说法不一。事实上,“三郡”是指幽州下属的辽西郡、右北平郡、辽东属国。将辽东属国解释为辽东郡或上谷郡,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5.
秦代辽东郡相比于战国辽东郡,具体辖区有所变迁,尤其是南界有较大变动.以辽东长城为主要参照物,通过文献史料与遗址遗存相互辅证,可明确秦辽东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正> 汉庐江郡何时建置。范围有多大,治所在何处,因何而得名等问题,历来虽经不少人的研究和考释,但聚讼不决,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意图通过《史记》、《汉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探索,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文楚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1-3
兰陵,历史悠久.与兰陵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南兰陵郡和(南)兰陵县,是中国历史地理和历史文化中很重要的地域.研究齐梁文化,首先要确定南兰陵郡和(南)兰陵在何处,治所在哪里,因为它是齐梁萧氏王朝始迁祖的定居地,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文章依据<史记>、<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等正史,对照<元和郡县图志>、<咸淳毗陵志>等,论证了南兰陵郡(南)兰陵县在今常州市武进县境内,万岁(绥)镇为郡、县的治所,这是历史作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邓新跃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591-594
《楚辞》中多次出现的“彭咸”不是“投水而死”的代名词 ,它既是楚地传说中神巫的代表 ,又是殷商王朝杰出的历史人物。“彭咸”神话及政治的二重身份与上古神话的政治化、世俗化有关 ,它既是巫官文化与史官文化交替的产物 ,又是我国古代文化过早走上理性化历程的必然结果。只有如此来看 ,我们才可以对《楚辞》有关诗句作出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程芳银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94
古今学者对"西楚"源于何时,区域到底多大的研究,一直争论不休。考论通过史料证明:过去大多学者认为楚的发祥地是"荆",即今湖北一带,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甲骨文里,只有"楚",没有"荆"字,直到商末周初时才有"荆"字。由此看出楚比荆早,楚起源于东方,东夷文化是其源。出土的材料证明"西楚"之名,至晚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其区域主要在豫东南、苏西北、鲁西南、皖东北部。 相似文献
10.
邓新跃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3,16(5):591-594
《楚辞》中多次出现的“彭咸”不是“投水而死”的代名词.它既是楚地传说中神巫的代表,又是殷商王朝杰出的历史人物。“彭咸”神话及政治的二重身份与上古神话的政治化、世俗化有关.它既是巫官文化与史官文化交替的产物,又是我国古代文化过早走上理性化历程的必然结果。只有如此来看,我们才可以对《楚辞》有关诗句作出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12.
13.
孙克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词话是词学批评理论最典型的载体.词话之称在词学史的不同时期内涵颇有不同,从单指记本事的专书到泛指所有词论文字,文章分析了各种用法的特点和得失.词话专书可以分为两类:阐述自己的词学主张的原创类词话和辑录他人词学言论的辑录类词话.辑录类词话可分为四类:一、以分门别类保存文献为宗旨者;二、以宣扬某种主旨或提供词学规范为目的者;三、附于词选或词别集的辑录类词话;四、简单罗列文献的汇编类词话.辑录类词话虽非原创但却有分类学意义和文献保存的价值.文章还分析了原创类词话的种类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胡世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9-93
根据文献关于九鼎身世记载的矛盾性,结合现代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化发展演变过程,认为"九鼎"是层垒叠加而虚构出来的特定器物,并对此复杂而特殊的文化现象背后的古代礼乐制度、巫风文化以及统一观念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辛灵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1-75
牌坊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而贞节牌坊又是牌坊文化中最令瞩目的一种。贞节的最初含义以及贞节观念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都是随着封建伦理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贞节牌坊恰恰是封建伦理的物化象征。一座座巍峨耸立的贞节牌坊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韩丽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4-19
中正、修德思想是周易的重要思想。周易的中正修德思想主要体现在守持中道、崇德向善、阴阳变易、天人合一四个方面。周易这四方面突出体现了圣人崇德向善感应天地自然、顺应人心而致天下和平、人心和顺的贞正局面。 相似文献
17.
杨希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北魏的选官制度带有民族融合色彩,并下启隋唐科举选官制,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中正选官是该时期选官制度中的主要內容,在封建统治集团由世族地主向庶族地主运动过程中曾产生过很大作用。在此,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包山楚简中的“子公”的“”应读为从“肙”从“阝”之字,即古书中的“宛”字。“子公”的身份是宛郡长官,他所代表的宛郡是我们在出土资料中看到的第一个楚国的郡。 相似文献
19.
张伟权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75-81
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考古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其中有洞庭郡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洞庭郡,即楚国洞庭郡和秦王朝的洞庭郡,从秦简中的相关洞庭郡文字和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洞庭郡的郡治就在里耶,最后还对秦洞庭郡的格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宛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杜之松郡望籍贯考辨王宛磐初唐诗人杜之松,其生卒年不详。关于其郡望、籍贯,诸说不一。在此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1.《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以下简称《辞典》)杜之松条载:杜之松“中山(今陕西淳化东南)人,一作京兆(今陕西西安)人。”2.《唐文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