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力主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基本路线确定了中心内容。早在民主革命胜利的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党在城市工作的重点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建国后,我们党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改造私有制经济,使我国很快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八大”再次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8年9月,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东北三省期间,再次提出了全党工作必…  相似文献   

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回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20多年的建设历程,不难得出一个历史的经验: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工作中的“生命线”地位时刻不能动摇.一、20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就要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最集中、最本质的要求。党的组织工作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本文拟就党的组织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意义、机遇与条件1、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意义(1)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是深圳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地位和作用的现实需要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议,党中央、国务院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大飞跃,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四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而且还必须表现为以共产主  相似文献   

6.
<正>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去14年中,我们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贯彻党的十四大决定,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现代工业仅  相似文献   

7.
党的组织工作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这是几十年来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工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关键也是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发展适应,容纳能力的有限性,以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具体形式只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丁任重 《天府新论》1994,(5):19-22,18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讨丁任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制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一这战略决策,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经济开放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我们党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个战略决策不仅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也完全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符合西部地区 3亿多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 2 1世纪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就是中国西部大开发 ,就是中国西部 1 0个省、区、市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一、围绕市场进行大开发在 2 1世纪中央提出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和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的伟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明  鲁娜 《东岳论丛》2005,26(4):51-5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决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背景,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执政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方法和途径上真正破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他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 ,参与了革命战争时期与建国后党和国家的许多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集中了党和人民的智慧 ,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体现出邓小平关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许多重要思想。本文试对邓小平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一系统阐述。一、邓小平的战略决策活动与当代中国的飞跃发展1998年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的完整表述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江泽民同志概括这条基本路线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基于对基本国情的正确分析,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①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  相似文献   

13.
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从依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 ,以及这一治国方略在政治法律领域的确立 ,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决策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同时把握新的情况和经验 ,不断在理论上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对依法治国做了一系列系统的论述 ,极大地推动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一、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4.
<正>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政治越来越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根据这种认识,本文试从政治的角度,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至关紧要的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结论 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基本路线有两次。党的九大把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  相似文献   

15.
宣传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这是广大宣传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宣传工作作为党的工作一个重要部门,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紧紧把握全党的工作中心,转变职能,服务经济。一、党的基本路线决定了宣传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宣传工作是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服务于这一中心的。这就决定了宣传工作要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宣传工作的本职和内在的要求。历  相似文献   

16.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论述过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但没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也没有提过解放生产力。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成就,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阶级斗争冲击了经济建设。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  相似文献   

17.
<正> 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列宁就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文化建设转移的战略决策。为了更好地利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列宁指出必须同国际资本进行经济交往,吸收外国的资本和技术,以促进苏维埃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是,列宁清醒地看到,这种交往同时包含着严重的斗争,充满着政治、经济的较量和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危险。为了在这一斗争中取得胜利,列宁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今天我们学习列宁这种既交往,又斗争的理论和策略,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弼时与陕甘宁边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雷云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研究所研究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而这个口号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陕甘宁边区的杰出创举,任弼时等党的领导人则是这一创举的鼓动...  相似文献   

19.
省委提出农业主攻淮北的战略决策以后,我们就农村深化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到淮北地区进行了调查,现就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一些思考和意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淮北地区农业经济有了成倍的增长,全区经济在全省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正如吴邦国同志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所说,“党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