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久前,我們了解到南京老虎桥住着一位八十三岁高龄的太平天国后裔,連忙去查訪,可惜老人与世长辞了,否则我們从他口中要搶救出不少太平天国史实口碑。經了解这位老人叫黄朋生,他是太平天国望王黄文安的儿子。 黃朋生虽然死了,但是在他生前終算被南京博物院搶救了一段很有价值的口碑。据黄朋生說:其父黄文安是广西郁林州博白县蘆花村人。黄文安参加了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后来跟随天王洪秀全来到南京,当了叫佐将的官。  相似文献   

2.
我于一九五二年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發現之后,証以当时在天京親见太平天国壁面的滌浮道人“金陵雜記”的记载,提出了太平天国壁画不准绘人物的问题。有些没有到过南京参观的人們,沒有看見太平天国壁画的遺迹,也没有对記載太平天国壁画的文献進行全面的研究,而只根据一些不可信的、或片面的記載,或者是歪曲解釋記載,提出反对的意見,來否定太平天国壁画有不准绘人物的規定这一个历史事实。为了对这一问题解釋疑惑起見,为了对考証史事端正态度起見,我们认为对这些意见、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负有重大的责任。本文对他所犯的错误,作一浅论。太平天国初期,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发展。然而定都天京后,情况就起了变化。本来打下南京后,形势极为有利。太平军“既众且整”、“直望无际”。清军则是“望之夺气”。(汪士锋《乙丙日记》卷一)但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城,就“直入两江总督衙门,以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于此建…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废除”买卖婚姻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几天下婚姻不论财”。据此,有的同志得出结论,认为太平天国“主婚姻上废除封建的买卖婚姻”(罗尔纲:《太平天国的妇女》,载《太平天国史事考》,第318页)。一些教科书亦采用此说,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首先,《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问题,不过是重复历史上封建道德家的某些箴言。如明代吕新吾《闺范》写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史学界在讨论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由广西出发北上进军的同时,完成了转化的过程,一八五三年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已经转化为新的“封建王朝”;另些同志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存在一个转化过程,它一建立,就是一个封建政权。以上两种观点,虽然看法不同,但结论一致,即太平天国是一个封建政权而不是农民政权。上述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召禹鼎考释     
召禹鼎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在陕西岐山县之任家村(距法门寺五里)出土。其文献价值似同子盂鼎、毛公鼎等器物。五一年徐某献給政府后,西北大学陈进宜先生曾亲摹拓本并与侯外廬先生商榷十余次而作“禹鼎考釋”(載光明日报五一年七月七日“学术”第四十期)并注明其中所引“武公”当为“卫武公”。后郭沫若先生亦从其拓本略为改正补充,并加以标点,作“禹鼎跋”(見仝上)确定此鼎与不(?)簋、噩侯鼎、敔簋等器同属于周历王之世。而此鼎銘文又与宋人薛尚功所录之“穆公鼎”銘文相同,故知为一人之器物,而薛氏釋“穆公”为“秦穆公”。張筱衡先生于一九五一年十月所撰此之,与以上諾家釋文有所出入: 一、第一行“穆公”薛氏釋为秦穆公,而此文釋为召穆公,即召虎,召公奭之后,禹之祖。二、第二行第九字、諸家均釋为“武”,而此文釋作“趋”即桓公、禹之父、穆公之子。三、噩侯即申侯,周宣王之元舅、幽王申后之祖。四、第十一行倒数第二、三字薛氏作“寿子”而此文釋为“寿父”作人名,即郑伯友,幽王亲叔,忠于王室者。五、第十二行倒数第一字薛氏作“爵”郭作“肆”而此文釋为虢,即虢武公,虢石父,褒姒之党羽。六、所纪战役系“竹書記年”所載幽王十年“王师伐申”之役。七、因确定此鼎当铸于周幽王十年(公元前七七二年)。其考釋方法,系以文字証史实,以史实証文字,并通之以古音古义,旁徵方言,自成一說,現在刊登出来,以供研究古史、地者参考討論。  相似文献   

7.
1960年2月出版的《安徽史学》创刊号上,刊载了罗尔纲同志的一篇长文:“捻军正名——一个有关立场问题的名称的商榷”。我在反复读了这篇文章以后,逐渐地产生了几个疑问。现在提出来,请罗先生和其他同志指教。罗先生认为,在我国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活跃于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其中主要是安徽的蒙、亳地区的起义农民,即通常被称为捻军者,不应称为捻军,而应“在(捻军的)不同阶段中,对它提出不同的称请”——如1855年张乐行号为“大汉明命王”后,就应称为“大汉起义军”或“大汉”;1857年“加入太平天国”后,应称为“太平天国张乐行部”或“太平天国龚得树部”等;1863年蒙、亳军队数万人请“遵王赖文光领导”后,应称为“太平天国新军”或“太平天国鲁王任化邦部”、“太  相似文献   

8.
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经过多年酝酿的南京太平天国史学会,在省市委领导的支持以及各有关方面热情关怀与推动下,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江苏南京史学界的一件大事。我们大家十分高兴,表示由衷的祝贺! 今年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逝世和天京保卫战一百二十周年。这时成立南京太平天国史学会,更有其特殊意义。对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早在四十年前。著名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钟文典先生著《太平天国开国史》,是《太平天国史从书》的一种。它的出版,是太平天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在学术著作出版困难重重的时候,或者如某些同志所说的,在太平天国史研究处于“低谷”的时候,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们出于对祖先的光荣斗争历史的尊重,为了繁荣学术研究,不借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太平天国史丛书》的出版。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不禁为之感动和欢欣鼓舞!处于“低谷”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其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史研究要走出“低谷”,其出路正如《太平天国史从书》序言中所说的:我们的研究要“全一点,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刻了《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制度》的性质如何看?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有的同志认为:“它是一种宗教性文献”,“不是太平天国的政策纲领”(赵德馨《重议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江汉论坛》1981年第1期。下引此文不另作注)。有的则说:《制度》“颁行于定都天京,革命进入高潮之后,不是用来破,而是用来立”,“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最发达的地区,这种先进的经济因素与平均主义的矛盾更大,它更加容不得平  相似文献   

11.
近代文献对钱江有大量记载 ,其中在记述他与太平天国关系的问题上互相矛盾 :一说他曾入江北清军雷以幕府 ,为之策划“厘捐”以济军需 ,对抗太平军 ,是“厘捐”制度的始作俑者 ;一说相反 ,称他是洪秀全的高级军师 ,在武昌为洪秀全策划了进攻并建都南京的战略。罗尔纲曾因此撰《钱江考》予以考证 ,否定了后说 ,但所据史料不充分 ,问题未根本解决 ,迄今异议仍存。本文运用在太谷学派遗书中发现的新史料 ,考证太平军占领武昌之前到建都南京之后 ,钱江在扬州与张积中、李龙川、雷以均有直接交往 ,补充并纠正了《钱江考》论据的缺失和部分判断的失误。钱江确是“厘捐”的策划者 ,而未加入太平军。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之死,不少论著及小册子说法不一,一说洪秀全服毒殉国。如范文澜著《中国通史》中说:“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服毒殉国”。一说洪秀全病逝。如一九七八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郭豫明编著的《洪秀全》小册子说:“由于长期劳累,斗争紧张和忧愤,洪秀全的健康状况一天天的坏下去。自五月中旬起,他就病了……,六月一日(1864年)这位太平天国的杰出领袖终于与世长辞了。”洪秀全之死,史实究竟如何?希编辑同志将此信转有关研宄太平天国史的同志,对洪秀全之死的问题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13.
李锦全 《学术研究》2000,7(6):14-18
《太平杂说》提出三点一、认为太平天国称号不能使用,应该正名。二、将外文标题都译成太平天国,这种称谓是错误的。三、遥想“天京”,认为太平军入南京,造成大屠杀的劫难。本文对这三点表示质疑,作出驳议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革命中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受到太平天国军民的普遍爱戴与尊崇。在南京地区流传的一首民歌说:“洪、杨到,百姓笑,白发公公放鞭炮,三岁孩童扶马鞍,乡里大哥吹号角”。这种把“洪杨”并列的民歌,已收集了十五首之多。太平天国把丙辰七月二十七日东王杨秀清去世这一天,定为国家祭日——“东升节”,也说明太平天国君臣军民对他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学术研讨会于今年 4月2 0日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召开 ,来自上海、南京、苏州的 5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太平天国对江南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影响 ,并探讨了太平天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维。一、太平天国对上海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周武研究员认为 ,太平天国对江南社会造成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使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杭州等繁华城市的衰落和新兴城市上海的崛起。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华强教授认为 ,太平天国战争驱使大批移民 ,包括官商富绅、地主文人以及…  相似文献   

16.
弄清历史事实真相,是对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我国考据之学源远流长,硕果累累。唯近些年来,考证却被一些人认为是“雕虫小技”而遭鄙视。史式教授积数十年之功力,就太平天国史上许多隐而不显以及被曲解或费解的史实,择要进行考证,以《太平天国史实考》为书名,收集50余篇考据文章,由重庆出版社刊行,这无疑为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增添了牢固的基石。 笔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在清代叫直隶省,可是太平天国却称为“罪隶省”。太平天国做为农民政权,它的斗争矛头始终对准了清王朝,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后,为彻底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曾大举进行北伐,试图迅速攻克清朝统治中心一北京。由于河北是清朝京都的畿辅,所以出自对清朝黑暗腐朽统治韵极大愤恨,天王洪秀全宣布:“因妖现秽其地,妖有罪,地亦因之有罪,改并贬直隶为罪隶省。” (《贬直隶省为罪隶省诏》)这就是太平天国对河北不称直隶,而贬称“罪隶省”的由来。在太平天国记载的文献中几乎见不到直隶的字样,一般都称为“罪隶”、或“妖穴”。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月刊》1963年第4期刊载了郭若愚先生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募兵训谕考”一文(以下简称郭文)。石达开的这件募兵训谕是有价值的文献,从郭文中见到原件的照片和著录,我作为太平天国史的爱好者和业余研究者,感到非常高兴。一份历史文件发现后,为了辨别它的真伪,笺释它的事实,说明它的意义,对它作一番考证分析,是必要的。郭文说明系“就原物作了考证”。但是,我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感到有一些意见和想法,需要提出来向郭先生请教。石达开这件募兵训谕的内容很明白:“招募兵壮,出力报效”。时间也很清楚,写明是  相似文献   

19.
省历史学会付秘书长沈嘉荣同志的《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探索》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收进了沈嘉荣同志近二十万字的论述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文章十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作了剖析:他认为无论从其政治及其经济制度来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建立的就是一个封建政权”。理由是:“在新的生产力没有出现之前,不可能实现生产关系的改变”,“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不可能建立非封建或超封建的上层建筑”。《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是没有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130周年,今年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首创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洪秀全逝世及天津陷落120周年,常州市人民也有纪念太平天国常州守将护王陈坤书的活动,在纪念和缅怀对祖国对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英烈时,不由地回想起一件往事:三十余年前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吕骥同志为收集有关太平天国民歌事的二封信,音乐界的权威在信中反映的可贵精神,感人至深,直至今日仍闪耀着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