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人民群众监督机制是防止腐败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党政干部滥用人民权力的结果.实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治本之道.人民群众的监督效果取决于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民群众监督机制.人民群众监督权力、人民群众监督制度、人民群众监督法律三者共同构成人民群众的监督机制.其中落实人民群众监督权力是核心,完善人民群众监督制度是关键,制定人民群众监督法律是保证.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也考验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党群干群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人民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抗疫成功更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和价值支撑。人民至上立场集中体现为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宗旨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之本;从伦理学高度审视,人民至上立场是一种根本伦理价值观和伦理精神,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伦理观;生命至上是人民至上立场的集中体现和要求,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人民观的基本要义包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观点。它们分别从人民和国家、人民和社会、人民和党的关系角度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这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体系,是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思考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实践着的观念和观念中的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秉承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以人民取向为统领,以人民力量为保障,以人民立场为旨归,体现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人民性的逻辑意蕴。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价值根基,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实践动力,人民立场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目标归宿。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形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生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人民解放论为目的、人民主体论为动力、人民上帝论为立场的有机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表现为人民万岁论为基本立场、人民主权论为核心内容、人民公仆论为执政理念的有机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恢复发展于改革开放以后,是人民思想解放论为前提、人民物质利益论为核心、人民共同富裕论为目标的有机融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深化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集中体现为人民利益代表论为执政方向、人民民主论为政治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论为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强化于党的十六大以后,党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内在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创新于党的十八大以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形成了人民至上、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评判"四位一体"的内在统一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全面部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开创了人类民主实践的新形态,具有显著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其政治优势;“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的制度体系是其制度优势;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其实践优势。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相似文献   

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成有其清晰的逻辑理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有全过程性、人民性、全面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努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民主理论、扩大了民主范围、确保了民主真实、拓宽了民主路径,赋予民主新的时代意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探索开创的、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化建构与治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国家建构与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落实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的执政理念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制定一整套国家治理制度,形成一套以人民民主权利和人民主体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在国家基本制度基础上,组织、协调、引导国家和社会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各个治理主体间形成完备和强有力的纵向和横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政治经验中,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实体力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主体。就理论逻辑而言,作为根本主体的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作为整体性质的政治实体的作用,不仅由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并定型为国家制度,而且由国家权力机关来代表人民,真正的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之中。就历史脉络而言,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动员、教育等方式,将广大群众团结在自身领导之下,从而塑造的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力量,中国共产党既塑造人民又代表人民,并且使人民作为整体性质的政治实体力量存续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之中。就实践形式而言,中国共产党是内在于人民之中的领导力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等都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多元一体”的政治实体即人民,推动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以民为本"思想新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民为本”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新民本观的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人民是国家主人、向人民负责、关心人民群众生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是构成毛泽东“以民为本”思想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是群众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站稳人民立场,确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观念。这既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群众深怀敬畏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二是摆正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这既需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为人民主人翁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也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既需要在共享的覆盖面上做到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也需要在共享的内容上做到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探索、实践、发展民主过程中的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中国化发展的集中呈现,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基于新时代中国民主现代化建设成就而对中国民主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最新概况和最新表述,塑造了中国民主的新形象。全过程人民民主拥有完整的制度依托、程序保证和参与实践,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3.
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邓小平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来思考人民利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利益的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人民利益思想体系。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体系主要由原则论、内涵论、途径论、保证论构成。邓小平坚持物质利益原则,赋予人民利益丰富多彩的内涵,努力探索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强调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中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根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抓手强化制度保障,实现“民主全方位覆盖”与“民主过程有序,结果有效”的运行目的,始终将人民民主贯彻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人民性,是周恩来探索文艺为人民服务问题、也是他整个文艺思想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文艺的人民性,是指文艺作品与人民联系的程度,反映人民思想、感情、利益和愿望的深度。换句话说,凡是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思想、情绪、愿望和利益,提出了人民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培养人民的健康情操,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都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从中外文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文艺家还是评论家,都在自己的创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人民”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人民”概念的理论前提是对一切神的批判;马克思对“人民”概念的把握是基于本体论层面;马克思把握“人民”概念的路径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坚持以现实的、劳动的人民为主体是马克思“人民”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国梦",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突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的人民动力观强调人民是实现梦想的动力、是梦想的受益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是实现"中国梦"依靠力量的理论依据。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君 《中华魂》2020,(5):26-27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地高呼,"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辉煌战果,正是对"人民万岁"这一重大论断的有力注解与诠释。决胜疫情充分彰显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英雄的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一大批专业人士与先进分子的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决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本次疫情来势凶猛。  相似文献   

1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论断。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其中西思想渊源,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蕴含和中国共产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为基础。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三个视角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系统地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布局、“五维一体”的环节化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保障。作为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政治文明新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探索,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政治文明新样态。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价值哲学的维度上,人民主体性思想表现为人民是价值主体、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习近平人民主体性思想首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人民”应被辩证地理解为全体人民及一个个“现实的个人”。人民群众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前提是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理论的内容;人民群众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评价和审美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认识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物质资料的所有权和共享物质生产的成果来体现。人民主体性在任何一重维度的缺失,都将导致其流于“抽象的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