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实务界高度重视的议题。在剖析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风险溢出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溢出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显著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且不同结构的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均显著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在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渠道有效“,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同业资产规模/同业负债规模→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传导渠道也有效。其他投资资本流动风险敞口、货币和存款资本流动风险敞口以及贷款风险敞口则通过显著增加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和同业负债规模来提高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风险防控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促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完善风险监管政策、防范整体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0年17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指数,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既能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自身个体风险,又能抑制系统性风险。此外,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增加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性风险。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通过杠杆率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作用,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仅通过杠杆率渠道传导,风险承担渠道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许多产生道德风险的制度性问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简要分析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生成机理,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四大制度特征,即产权主体缺位孕育道德风险,公司治理缺陷滋生道德风险,银行安全网缺损助长道德风险,信用制度缺失诱发道德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股改与道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金融稳定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对因外部冲击一时陷入困境或可能引发系统风险的金融机构实施救助 ,以维持社会稳定 ,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但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容易引起道德风险 ,削弱市场约束。国有商业银行如果可以很方便地把风险转移给政府 ,并且只有风险的制造和转移 ,而没有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及对损失的承担 ,那么 ,政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承担者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说到底是一种道德风险和系统性的制度风险。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是以牺牲效率作为代价来换取该体系的稳定的 ,这种稳定在商业银行没有出现真正的市场竞争、银行效率没有真正提高的情况下 ,只能是暂时的 ,因为效率的牺牲将最终导致银行业的风险加剧 ,从这个意义上说 ,破产并不是一件坏事。就制度风险来说 ,党政企不分的银行管理体制是银行自身长期不能解决的痼疾 ,要真正转换经营机制 ,重建公司治理结构 ,就必须真正优化产权结构完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住房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策、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消费者的问题.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收入波动引起住房信贷的非系统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债权管理水平是住房信贷风险的内在性因素,消费者抵押担保信贷的法律缺陷和利率市场化水平低是住房信贷风险的外在性因素,这两个因素引发住房信贷的系统性风险,是住房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陈曲  章耿源 《理论界》2013,(9):35-38
近年来,房地产资金信托爆发性增长给其带来了集中兑付而潜在违约的风险。实践中应对兑付风险的方法都并非治本之策,兑付风险的影响巨大,如何防范与化解兑付风险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究其兑付风险原因,可以划分为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本文从现实中风险的解决方式入手,结合当前立法和信托实践,对三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提出具体措施或建议,以切实保护房地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信托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自身管理薄弱等原因,我国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诸如系统性、流动性、政策性和信用性等系列潜在风险。对此,可考虑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实行利率市场化、努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强商业银行风险内控制度等措施来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运用熵值法对我国上市银行进行系统重要性识别的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程度高,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较高,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一般。依据2010-2013年银行年报数据,若以5%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判定阀值,"五大国有银行"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属于系统重要性银行。据此,本文从宏观审慎和防范系统风险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几大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进行特别监管,避免"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维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制度一般是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它是一把防范金融风险的双刃剑,本文从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防止存款人对银行的“挤兑传染”、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银行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防止非国有银行体系“搭便车”行为、处理银行破产时明确各方责任方面阐述其利,而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代理成本、经营成本、市场约束等方面阐述其弊。  相似文献   

10.
宏观审慎政策作为稳定金融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实践年份较长,但具体政策效果还有待探究。该文使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2—2019年数据,构建反映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指标,然后使用系统GMM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的整体实施能有效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实施效果与政策力度正相关。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变量也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产生差异化影响,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有利于降低经济周期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波动,平滑经济周期。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应以逆周期实施为主,并对国有五大行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可对商业银行自身指标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保持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各国中央银行纷纷推出了或隐或明的安全网,但这些安全网也带来了负效应。因此,在提供存款保险等安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银行的管制,以减少或抵消这些负效应。通过对Diamond和Dybving模型的拓展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监管在降低存款保险负效应中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具有脆弱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再考虑到信息不对称和众多中小债权人存在,政府便伸出援助之手对银行进行广泛监管,以免银行出现过度风险承担行为从而危及整个经济体运转。银行监管旨在限制银行机构风险、维持银行体系安全,但同时亦应有助于提升银行公司价值、提高金融和经济效率。本文着重分析了主要监管措施对银行风险承担和公司价值的影响,试图总结出各项监管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多国截面数据的实证模型我们发现,信息披露是激励相容的,资本充足要求和银行安全网有利于降低风险承担却不利于公司价值,而市场准入正好相反,监管权力、业务限制对两者均有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上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能,尤其在经济下降并发生市场恐慌时期,中央银行发挥这一职能是维持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由于欧洲中央银行缺乏这一职能,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很难在短期内被彻底平息。欧盟只有进行改革,赋予欧洲中央银行这一职能,才能让其在解救欧元区高负债国家的债务危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现代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时,还必须遵循应有的原则以及处理好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是以主银行为中心、维系银企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的行为方式和规则。这种长期关系的维系依赖于隐性市场契约 ,属于半企业半市场性质 ,具有不稳定性。主办银行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相对封闭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它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日本企业融资空间拓展 ,使主办银行制走向瓦解 ,由此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发育和崩溃。主办银行制成为开放条件下日本经济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校师德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专业素质考察,轻师德修养评定;重眼前“经济利益”,轻长远“社会效益”;重外在规范要求,轻道德内省作用;重道德说教,轻道德践行: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把握高校师德的本质特征,找准师德建设的着眼点,营造良好师德氛围,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内化,从而逐步建立起师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孟子承袭孔子所开示的人格意识与士节基础,将社会知识分子的自觉推向新的高度。他以“义”为支点,建立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理论,再通过“居仁由义”的道德实践,达到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大丈夫。同时,孟子倾力批判了各种寡廉鲜耻的奴性人格,从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人格意识与士节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后世知识分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界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确定决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建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体系。根据这个指标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主要是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建立道德建设的考评机制在当前尤为重要,其可能性在于:道德作为一种活动具有可评性,道德建设的机制也具有可评性。道德建设的考评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机制的考评,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目标实现程度的考评。  相似文献   

19.
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代金融市场的重要风险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全球债务规模急剧扩张、作为信用主体的商业银行危机四伏、金融衍生品交易快速膨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此外 ,新的债务主体不断增加、新的金融交易品种不断推出等都使得整个社会的信用风险增大了。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 ,需要我们对信用风险的测度与管理重新进行定位 ,以防范信用风险 ,保持经济与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前,中日两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性格不同,中国的统治者是文人,以“文”人仕立朝,以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道德基础;日本的统治者是武士,以“武”扬名人仕,以武士道作为封建统治的道德基础。因此,“轻武”与“尚武”成为中日两国在传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