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学术名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三十年,但学者们对隐喻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却是见仁见智。而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视角探讨隐喻,能够关注不同时代语言哲学家们的隐喻观。  相似文献   

2.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存在”范畴含义的不确定性,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需要具体化,才能被切实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化表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领域的具体划分.把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的依据在于把存在的范围确定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这是有史以来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进行分割的一种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确定了传统哲学的基本论域和一般性质.哲学的根本转向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内容的变革,其基础则是对存在领域分割模式的创新.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虽然在某些研究领域中实现了研究重点和关注问题的转换,但是在其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根基上却从未实现过任何根本性改变,这就是对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基本性承诺与具体化解读.因此,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由于把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引入哲学,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因此,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导致了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中的价值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以来 ,由于生活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突显 ,“拟科学”的传统哲学本身也面临困境 ,当代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中已经或正在出现所谓“价值论转向”。价值论转向并不仅仅意味着价值论的出现 ,它还将导致哲学观、哲学研究视角、哲学思维方式 ,以及哲学精神等的革命。当然 ,在价值论转向过程中 ,一方面 ,如何在科学的实践基础上 ,冲破原来的认知、真理体系 ,按照事实 (真理 )与价值对立统一的思路构造全部哲学 ;另一方面 ,如何把握认识论与价值论的根本差异 ,寻求恰当的、专属于价值论的哲学思路和方法 ,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蒙元际君臣政治关系从父子隐喻为主转向以主奴隐喻为主,主要表现在社会和政治运行以及君臣对待等诸多方面。这一转向在实质上实现了类似制度变迁的结果,导致了中国古代历史脉络的断裂和模块嵌入型的秩序接续。转向之后,主奴关系成为社会交往的一般等价物和差序格局的跃迁通货,而既有的专制共治结构也倾斜失衡。  相似文献   

5.
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蔡曙山 《学术界》2001,(1):16-27
本文回顾百年哲学最重大的变革语言转向,分析语言转向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语言转向后哲学、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阐明数字化是语言转向在当前新的表现形式,提醒哲学家要充分关注数字化引起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对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的嬗变而言,"语言转向"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话题,但目前我国学界对于该概念的认识却是含糊不清的。事实上,这一时期西方文论中发生的"语言转向"包括两方面——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二者在知识背景、理论旨趣上的有着显著区别,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向重在审美的语言形式,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注重语言活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峰 《中州学刊》2002,(5):148-152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经历了面向语形学和语用学的两次转向。在中西方哲学碰撞、交融与汇通过程中 ,以胡适和冯友兰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 ,则主要追随的是西方哲学的第一次转向 ,使中国哲学的建构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困境 ;而在本文看来 ,当代中国哲学语言转向的主流 ,也将由语形学转向语用学面向 :即立于“生活世界”来重建中国哲学 ;从“语用学”的向度 ,来重新理解与诠释中国古代哲学与名辩学思想 ;由西方的镜子式的语言回归到感通的语言 ;由单一的概念思维转向“名象交融的思维运作” ,从而建立起形式抽象与生活世界、人文价值与科学理性和谐统一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用“语言学转向”不足以概括,它事实上是一种描述论转向。语言学转向是描述论转向的语言哲学表现。描述论转向是从对对象的认识的反思转向对对象的描述的反思;从追问对象是什么转向追问我们关于对象的描述是什么。语言学转向和描述论转向所车转的是同一个方向,但是它们的具体致思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当代语言哲学是西方哲学家力求通过语言研究而解决哲学问题所产生的哲学研究流派。语言哲学的研究路线主要以逻辑实证主义、生成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来开展的,语言是建构人的行为含义及社会现实含义的重要工具,哲学本质的探索理所应当在语言的大环境中寻找。但在随后的进程中,思维范式的转换迅速启动,这种范式的转换主要表现为一种由个体自我的基点向交互主体的互动关系、由意识哲学范式向语言哲学范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学叙事的话语实践长期凸显人的社会意识和群体生活,个人的日常生活被视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补充、说明,是意识形态化的日常生活.八十年代以后,当代文学叙事转向为对个人日常生活碎片式、表象式表述,对理想化、精神化生活空间的建构转变为对个人自然性日常生活空间的呈现,在自然性的日常生活内容中显现个人存在的当下意义.当代文学日常生活写作的流变意味着当代文化生态中文学叙事的转向,隐喻了写作者文化身份的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11.
石中晨 《学术探索》2007,2(2):113-118
戴望舒的诗路大体呈现两条线索:一条为思想线——由对政治的亲近到疏远再到投身;另一条为诗艺线——由格律到意象象征到超现实再到半格律。二者以影响——“影响的焦虑”——反影响为共同表征,似乎走的是一条“循环”之路。但毋庸讳言,这一过程中戴望舒认清了自己并日臻成熟,尽管诗人过早离世为诗坛留下了些许“设若”。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本质在于借助某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雏方式和认知工具。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大量相关的隐喻词语随之而来。比较分析计算机用语中的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词汇系统中的新词语和原来词语的新义项。  相似文献   

13.
论创造社方向转换的内在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梅 《晋阳学刊》2004,6(2):97-100
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中间地带,创造社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形成了双重文化人格:即一方面具有个性意识,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又具有群体意识,自觉承担群体价值,不惜为群体价值的实现牺牲个体。文化人格的两重性,是创造社作家实现方向转换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首推儒、道、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又有不同。但儒家思想自董仲舒后,虽几经浮沉,其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深刻。作者从刘勰、韩愈、章学诚3篇《原道》,探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主流思想的流变。  相似文献   

15.
以语法隐喻理论作为框架,科技英语为语料,试图澄清名词化的外延和内涵,讨论名词化隐喻的两大类型"过程(process)名词化隐喻"和"属性(attribute)名词化隐喻"如何指导科技英语汉译,介绍了名词化隐喻指导下的EST汉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找出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的表达习惯,为科技英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探讨隐喻在"呼唤型"功能为主的广告文本中对隐喻的翻译所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流经常伴随着民族价值观、世界观、认识论的历史碰撞。任何一次跨文化交流要实现“共赢”,就必须建立在传受双方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之上。开放的传播系统中,不同的文化努力寻找“共语”空间,积极交流,融会发展,是中西文化交流,以至繁荣必经的一个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著名思想家波兰尼从科学家向具有后批判意蕴的哲学家的转变历程 ,旨在从波兰尼这一视角 ,来审视对客观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与后批判哲学的认识论之间的发生学关系 ,并从中领略后批判认识论 ,尤其是波兰尼以“个人知识”为核心的新认识论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张爱玲与钱钟书创作了三部以“城”命名的小说:《边城》、《倾城之恋》、《围城》。这三部小说避开了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冷静观照整个人类生存困境和现代工业文明侵入后的道德沦丧,沈从文、张爱玲和钱钟书虽然背向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却与整个20世纪现代哲学思潮相适应。“三城”以现代小说的形式,对我国这个文明古国提出了更深的精神与人类命运的思索,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主题样本。  相似文献   

20.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去讲解抽象、深奥的道理,即是所谓趣喻.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儒、鸿儒用"趣喻"去宣传礼法,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道理,并为君王所借鉴,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君道·人学"理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现象.趣喻融深刻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于一身,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现统一的典范.趣喻具有形成"共识效应"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