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有关西方科学哲学的论文、述著不断被介绍进来。其中,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证伪主义。应该说,对于探讨经验自然科学中的逻辑方法论问题,证伪主义的某些观点,不仅具有合理的因素,而且就其所涉及的问题本身而言,也有着一定的深度。但是,从总体上看,证伪主义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方面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对证伪主义作出深刻而恰当的分析和评论,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文不准备涉及证伪主义的很多观点,而仅想针对证伪主义真理观中的某些错误内容——把认识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证实和证伪、批判与继承绝对地对立起来;只承认否定,不承认肯定;只承认证伪,不承认证实;只讲批判,  相似文献   

2.
证伪主义在方法论上贯彻从否定走向肯定的传统路线,在理论评价体系上保持思想的一致性,在认识论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从适当的单称命题中可以推导出全称命题的谬误,这是证伪主义者可以利用的逻辑论点。以这种逻辑论点为基础,绕过归纳法的逻辑困难,证伪主义者进一步提出了科学的划界标准。他们认为,要使一个假说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它首先必须是在逻辑上可证伪的。证伪主义比归纳主义更有逻辑上的严密性。证伪主义的逻辑演变过程就像演绎推理过程那样让人明了并且确信无疑。然而,证伪主义有逻辑情境的疑难、理论并不符合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划界标准的不适当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拉卡托斯认为预见力是科学划界的惟一标准,科学评价是客观性的。预见力不仅具有不确定因素,而且没有认知效能,所以把预见力作为科学划界的惟一标准,难免有些偏颇;既然评价是主体关于客体有无价值的判断,那么就不应该否认科学评价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伍操 《理论界》2011,(2):73-75
证明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如何分配,是关系诉讼程序公正与效率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证实主义认识论指导下,大陆法系法学家提出了主张者举证说、消极事实说、法律要件分类说等学说,各种学说之间争论从未停息,没有一种权威而普适的理论用于指导法律实践。实质上,证明并非只有证实一途,证伪同样是证明的一种有效途径。证伪实质就是由提出可证伪事实的一方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上述诉讼证明责任理论与证伪主义理论其实也存在理论上的暗合,因此,证伪理论或可从新的视角对现有诉讼证明责任理论加以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含义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与证伪主义之间的一致与冲突,从而重新评价了证伪主义,考察了证伪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同时,又说明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局限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舍义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与证伪主义之间的一致与冲突,从而重新评价了证伪主义,考察了证伪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同时,又说明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局限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曾静 《兰州学刊》2005,(5):118-120
科学哲学中的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不仅对哲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企业的决策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有意识地将这些方法论运用到对企业决策的指导上来,将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波普的社会政治思想明显具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但在认识论方面 ,特别是在真理观上 ,与马克思主义却有一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反本质主义进行了反思。首先介绍了波普尔如何通过对本质主义的批判,进而把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归为本质主义予以否定。其次,提出如何在理论上正确认识本质主义,分析了本质的词源和历史上探讨本质和本质主义的典型观点。最后,指出现实中如何正确判断本质主义。对柏拉图、马克思等人在重要理论的建立中所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波普尔的不当之处和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历史观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证伪主义对科学的和非科学的经济学命题提出了根本性的分界标准,从而是经济学认识论上的一次革命。但是将证伪主义应用于经济学认识论时,存在着证伪与证实,抽象与具体,目标与手段, 规范与实证方面的难题。就经济学方法论而言,科学研究纲领和范式革命有助于解决证伪主义的很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是层次性和时效性不足。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和历史主义的范式说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以互补,支撑经济学的认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哲学史上一些代表人物对归纳法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作用的看法入手,在立足科学史和逻辑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归纳法既没有资格充当科学发现方法或准则,也没有资格充当科学证明的方法或准则.  相似文献   

13.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是否完全否认了经验"证实"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把经验证伪原则推向极端的片面性,理论界对此问题基本上作出的是肯定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可证伪性"分界标准和"试错法"的分析,认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虽然突出的是批判和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但与此同时,波普尔通过"可证伪度"、"确认"、"确认度"等概念对"可证伪性"分界标准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把"试错法"同"逼真性"真理观结合起来,使他的科学方法论也十分重视科学理论的稳定性,从而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把否定和肯定、证伪和"证实"统一起来,避免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批评精神严重劣化.批评家经常发表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见解,随时换用各种理论,特定理论随时被人曲解、挪用的"流氓主义"现象大量存在.此种现象,见证了这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生态,它与文艺界的权势横行、势力斗争关系甚深,与利益主义的伦理传统亦存在明显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一种审美主义的思维统治了大众文化批评。审美主义批评往往援引古典和现代主流美学为理论根据,标举艺术自律论和非功利性,实际上将精英审美当作文化惟一的意义来源,是一种偏执狭隘的审美至上论。突破审美主义思维,寻找和阐释新意义的生成是当今大众文化研究取得突破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艾战胜 《兰州学刊》2007,2(3):10-12
当今学术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波普尔提出的理解理论并没有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实质上,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基质:科学发现与客观理解具有共同的模式,即"P1→TT→EE→P2",而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科学哲学都以理性批判为基本方法,以三个世界理论为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波普尔认为: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来源,却无一具有权威性;科学不等于真理,知识在本质上都是猜测性的,人类知识是长期进化的产物,知识的进化,世界的进化仍然符合达尔文主义的模式;只有一种高度可检验的或无概率的理论,才值得进行检验;如果它经受住了严格的检验,那么它在实际上就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进步;所以没有真理的一般标准,但仍然可以把真理的观念作为一种调节原则来指导知识的进步.波普尔否证主义知识观启示我们: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创新教育;现代大学教育还应该是一种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大学宽容教育;也是一种平等的、自由的、无任何偏见的对话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从标举“新道德主义”的人文旗帜看,《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一文当属《新道德主义》这本文集中最重要的篇什。新道德主义者为什么只是“一个”而非“一群”呢?这一质问,不由使人想起相传是丘吉尔说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三十岁以前不是自由主义者,他肯定就是没有心肝,而如果过了三十岁还不是保守主义者,那就是没有头脑。”知名青年学者刘士林当然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但是,这篇文章乃至这本文集却隐隐约约地显示了一个有头脑的人“以手援天下”的时代性尴尬。由此,作为与这个时代有着密切关联的生存者和诠释者,我们显然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由于囿于“明道”的神圣性,往往不容于趣味性、娱乐性和浪漫性,因而也就无视文化的大众消费心理,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崇高使命感中回避了艺术的休闲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证实与证伪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他力图对现代科学革命进行哲学概括,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哲学观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只是假说,只能证伪不能证实。这个观点现已被我国某些理论工作者所接受。这就给我国的哲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波普尔的这个观点符合科学史的实际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证实与证伪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