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人性论”者。他是反革命的国家社会党的党员,“新月派”的首领,曾以秋郎的笔名主撰过《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当过青岛大学图书馆的主任。后来,留学美国,是美国哈佛大学白璧德教授的门徒。一九二七年前后回国,一方面当教授,一方面打着“新月”的旗帜,走进了中国文坛。一九三八年梁实秋曾主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大肆散布“文学与抗战无关”的谬论。一九四九年人民武装力量把蒋介石反动集团赶到了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诗歌流派,常常围绕着一种刊物而形成,也因此以刊物而得名,诸如“新月”派就因《新月》杂志而得名,“现代”派就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七月”派就因《七月》杂志而得名.沿此命名法,我将1937,8—1941,1几年间相继存在的《高射炮》、《五月》、《时调》、《中国诗坛》、《战歌》等五个诗刊的诗人们形成的一个诗派,称为“中国诗坛”派,这是一个坚韧性极强、倾向性始终如一的诗派.“中国诗坛”派,源远流长.1928年,郭沫若的诗集《恢复》的问世,显示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实绩;30年代初,殷夫的“红色鼓动诗”,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兴起;1932年,中国诗歌会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成为强大的自觉的诗歌运动.“中国诗坛”派便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的继起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新诗格律的“三美”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三日,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如果按照朱自清的说法,视新月派为格律诗派的话,那《诗的格律》就算得上是新月派的艺术宣言.因此,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近半个世纪了,这篇论文的观点不断地被引用,不断地被阐述,但往往被误解.似乎人们就不懂得闻一多说了些什么,尤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而且随着这几年闻一多研究者的增多,对于“三美”的误解也在加深,而且愈益系统化.我指的不是关于“三美”的评价,而是指对于“三美”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的结尾总结说:“若要增立名目,这十年来的诗坛就不妨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格律诗派即指新月诗派,他们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追求,恰如陈梦家在他编选的《新月诗选》序言中所说:“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  相似文献   

5.
左翼与新月 ,为 2 0世纪 30年代的两大重要文学流派 ,一为激进主义的代表 ,一为自由主义的代表 ,在一般研究者眼里颇有水火不容之势。大凡研究左翼的人 ,往往对新月派的作家作品不屑一顾 ,抱有偏见 ;而偏爱新月派作家者 ,又往往以左翼文学缺乏创作实绩为由来否定其研究价值。《砖瓦的碎影 :中国现代文学论》是黄昌勇继《王实味传》后出版的又一部学术力作 ,其吸引人处正在于能够不囿于成见 ,兼容左翼文学和新月派两方面的研究 ,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学思潮交相辉映 ,在文本中形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文学阐释空间。左翼文学的研究是作者一贯的学术…  相似文献   

6.
新月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活动是多方面的.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月派被简单地否定或者几同于新月诗派,至今,新月派的戏剧活动还没有引起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其实,新月派始终是诗、剧并重的,新月派在倡导格律诗的时候,也颇为热闹地鼓吹“国剧运动”,徐志摩在《晨报副镌》上开办了十一期《诗刊》后,紧接着又主持了十五期《剧刊》,新月书店既出版《志摩的诗》和《新月诗选》,也发行《国剧运  相似文献   

7.
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在论述新月派的时候,往往都过于笼统,仿佛新月派同仁是铁板一块,这似有一刀切的弊端;而“新月”理论家梁实秋曾在《忆新月》及后来的谈话中,又多次声言“新月没有派”,这话也不正确。在我看来,新月派同仁既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没有派”,而是派中有派。新月派是由一些思想和艺术主张既有共通之点,而又不尽一致的同仁松散地集合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社团和流派。我以为,仔细地对“新月”的派中之派进行区分,有助于对它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是中国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从一九二二年留英回国,到一九三一年因飞机失事去世,在中国文坛大约活动了十年。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四个诗集。徐志摩复杂矛盾的观点与非凡的才华,从二十年代起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或严厉谴责,或热烈赞扬。半个世纪来对他的评价一直未取得一致意见。现在我们有必要对这位曾在中国新诗运动史上发生过影响的作家,作出较为切合实际的评价。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过去评论界大都认为新月派是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学流派,新月派的诗歌,内容上是反现实的,形式上是唯美主义的。近年来,对于新月派的性质有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年一月一日创刊于上海的《萌芽》月刊,在它酿酝出版的时候,正是《太阳社》、《创造社》的一部分人员与鲁迅先生的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内部论争结束不久。在党的领导下,一个新的左翼文学的阵容即将成立,《萌芽》的执笔者大多是后来新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骨干。《萌芽》月刊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外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名著方面的介绍是作出了贡献的,鲁迅译的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就曾以《溃灭》的译名连续刊登于《萌芽》各期上。《萌芽》月刊对以胡适、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所宣扬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进行了剖析和抨击,把他们一伙为国民党效劳的反动嘴脸揭露无遗。鲁迅的《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好政府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文章,成为刺向《新月  相似文献   

10.
《西滢闲话》是现代评论派重要成员陈西滢的一本杂文集,收他在《现代评论》“闲话”栏内由一九二四年十二月至一九二六年六月期间发表、经过筛选的78篇闲话,一九二八年由新月书店出版,现已作为新文学史料而重新影印出版。由于他在“闲话”中,曾站在学生运动的对立面,就女师大事件、三·一八事件等攻击、诬蔑广大学生,甚至隐射攻击鲁迅,因而遭到鲁迅  相似文献   

11.
新月派和余光中之间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余光中是在“新月”的光照中登上诗坛的.余光中接受了新月派所秉持的自由主义文艺观,强调自由、人性在文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建构文学理论,规范文学创作;余光中还接受了新月派所倡导的“理性”文学精神,并从创作主体和接受客体两个角度对之加以发展完善,以此在主客体的距离中找到更富有蕴藉与内涵的诗美;面对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创作主张,余光中提出了“形式第二义”的见解,这是在闻一多“三美”诗观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发展,而这些理论建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新月派由于过分重视格律而带来的束缚思想与诗体僵化的现实困境,从而在新诗诗体方面完成了对新月派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初期,张春桥写了一篇名叫《韩复榘》的文章发表在丁玲主编《战地》上,极力美化山东大军阀韩复榘,大捧人民公敌蒋介石,狂热鼓吹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张春桥这个“假革命的反革命”,在文章中说:“这时候(指八·一三全国抗  相似文献   

13.
文艺界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长期生活在山西并以山西农村为创作题材的一些作家们看作一个文学流派,是五十年代的后期。他们或被称作“山西派”,或因山西省文联出版的《火花》为他们发表作品的主要刊物,而又被叫做“火花派”,郑重的提法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谐谑的说法则为“山药蛋派”。追根溯源,这个流派滥觞于一九四三年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发表,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路线在山西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的产儿。  相似文献   

14.
张春桥于一九三三年在济南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的外围组织华蒂文艺社,是该社出刊的《华蒂》月刊和周刊的经常供稿者."华蒂"这个名字,是暗含"中华法西斯蒂"之义.《华蒂》这个所谓文艺刊物,是为复兴社反动政治服务的,是以提倡所谓"民族文学",反对无产阶级文学,宣扬拥护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反对共产党,配合其反其"围剿"为宗旨的,是一个以文艺作为反革命宣传工具的反革命刊物.一九三四年上海出版的《当代文学》载《济南通讯》中,称张春桥为《华蒂》"中坚"分子,写稿很多.现已查到的《华蒂》创刊号上载有张春桥的一篇题为《银铃》的反动文  相似文献   

15.
“采莲”活动在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这一古老活动的影响下,以“采莲”活动为主要对象的“采莲”诗词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大主题.纵观“采莲”诗词发展的过程,从屈原作品中类似“采莲”的作品到近代“新月派”诗人朱湘的《采莲曲》,各个时期的“采莲”诗词在遵循文学传统惯例的基础上又被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诗词艺术成就斐然的唐、宋,更是表现的明显,两个时期的采莲诗词在场景描写、抒情特色等方面均表现出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16.
1930年3月2日,一个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社团——“左联”在上海宣告成立。左联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这里单就其文学批评方面作一整理。左联的文学批评成果是很丰富的,例如,有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典型与个性”等文学原理的探讨,有关于华汉《地泉三部曲》、丁玲的《水》之类的作品批评,有对于“新月派”、“自由人与第三种人”等文学思想的论争,……然而当审视他们那众多的观点主张和批评话语时,我们感觉到其中有两个批评观念是很值得我们去加以解析的,因为它们不仅是左联其他文论赖以立论的基础,也…  相似文献   

17.
鲁迅《谈金圣叹》一文写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发表于同年七月《文学》创刊号,后由作者编入《南腔北调集》.这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总的说来,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出的,一方面是反革命的"围剿",一方面是革命的深入.从一九三二年六月十二日到一九三三年二月,毛主席领导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农村革命进一步深入.在国民党统治区,蒋介石加紧反革命文化"围剿":查禁进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逮捕,杀害进步文化工作者.但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工作者,坚持斗争,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使文化革命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臧克家成名于30年代,在诗歌形式上,受“新月派”影响,讲求“建筑美”;在诗歌内容上,反映农村农民悲苦生活,与“中国诗歌会”主张基本一致;在诗歌表现手法上,借用了“现代派”诗歌的象征手法,提高了诗歌的审美价值。但又与上述三派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改组派”是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 ,在其党内产生的一个政治派别。“改组派”这个名称第一次见诸文字记载 ,是在改组同志会成立之前 ,由改组派之一的萧淑宇在《革命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来的 ,但当时该派名称并未广泛流行 ,只是由于蒋介石在 1 92 9年北平二次之行中大骂改组派 ,这才无形中提高了该派的知名度 ,从而为社会广泛知晓。  相似文献   

20.
关于蒋介石在“七七事变”至“八一三”之间对抗战的态度,大陆史学界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点: 1.亲英美派的蒋介石集团在芦沟桥事变时,对抗战“犹豫不决”(《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议》上册,第218页)。 2.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抗日仍很动摇,希望由“和平的方式”,求得芦事的解决(《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50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