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孙中山哲学的性质问题,毛泽东于1940年著《新民主主义论》中曾下过如下评断:“三民主义的宇宙观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它同共产主义宇宙观对比,“二者是相反的”。自那时以后,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国内哲学界和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和毛泽东由于不同的宇宙观和阶级立场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正义观。孙中山的宇宙观是民生史观 ,实质上是二元论 ;毛泽东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代表的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由于从实践中找到了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金钥匙 ,因而他的社会正义观能从理论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历史观,也叫“民生史观”。关于“民生史观”的评论,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就曾经指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建国以来,学术界在毛泽东同志这一科学论断的基础上,对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作过许多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民生史观”中的许多有益的东西即唯物主义因素,笔者认为还有待于深入发掘;就是对于“民生史观”的缺点方面,也应给以科学的说明,以便使人理解。本文拟就这两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成果。孙中山哲学的特点,是以自然界的物质如“以太”、“星云”等作为宇宙存在的始基,是肯定物质先于精神的,因此它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宇宙观。他在阐述生命和人类起源时,以“细胞”——“生元”作为生命发展观的基础,同样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由于他以低级的生物形态来说明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精神,陷入“生元有知”的物活论,表现了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最后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他晚年概括提出的“民生史观”,则陷入了二元论或唯心论。因此,我们认为,唯物主义是孙中山宇宙发展的基本思想,其中包含一些辩证法因素,具有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特点;唯心论和二元论则是他的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部分思想。这就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毛泽东早期哲学的基本倾向,学术界已经有过许多讨论。主张不外三种:一曰二元论,二曰唯心论,三曰唯物、唯心兼而有之。我是主张毛泽东早期哲学的基本倾向是二元论的。但是,我以为这个观点要有说服力,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拿出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充分论据来;第二,说明这种二元论哲学思想产生的原因。而在这方面确如反对者所说,持二元论主张的回答往往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在宋明理学中,王阳明因其良知宇宙观被看作极端的主观唯心论,但除良知外,他还存在着气或太虚宇宙观,并肯认后者为前者的客观基础。王阳明宇宙观的双重性及其关系,表现了他对客观宇宙与主体人生的不同侧重与不同选择;所谓唯心论则是其对道德本体超越性极度高扬的表现。这既是宋明理学的共通性,也是中国哲学中唯心论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阐明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主张的一致性,阐明了三民主义有新旧之分,阐明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同,要求国民党统治集团真正实行三民主义,批评和批判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三民主义的背弃和背叛.回顾这一问题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阐述王未强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精髓。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解释后,对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蒋介石对革命的背叛、篡改和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于是,正如国共两党关...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对农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并从青年时代起受到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渐成为民主革命家,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尤其在中国农民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主张。第一,邓演达指出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和为中国革命所做的卓越贡献。 (一)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因此,制定三大政策,就成了孙中山晚年实现其政治思想伟大转变的第一个重要内容。一、孙中山为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奋斗了一生。但在先前漫长的革命历程中,他热衷于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共两党合作进程的变化,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也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梳理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探究其起伏变化的复杂原因,反思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误区,对于深化瞿秋白的研究、客观评价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两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其中关于三民主义的论战始终是理论上斗争的焦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形形色色的假三民主义、捍卫孙中山革命学说的斗争中,也使自身在理论上取得重大进步,许多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是孙中山先生综采中西文化而建构的鸿篇巨制。以往学者们在探讨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时,大多注意从孙中山所接受的西方文化背景中寻找,这虽然基本上正确,但不无偏颇之处.三民主义产生于中国近代社会,是孙中山为适应中国革命需要而创立的政治理论,不可能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孙中山本人曾经谈到,三民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DI.这一说法是大体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其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经济结构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都是对中国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 二者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根本的歧异。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为今天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经历了种种事变,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飞跃,是他晚年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也是他一生政治文化观念的光辉结晶。新三民主义有不少“新的历史特点”(毛泽东语),其中突出的一点即是向传统政治文化的归拢趋向。近年来学术界已有先行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足启来者。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推迹前进。在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一直没有明确提倡反帝。现实斗争的形势以及需要,使他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晚年亲自确立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确定不移的历史事实。需要深入研究的,不是寻章摘句去钩稽孙中山是否使用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以及“三大政策”这类词语的概念,而是他何以会在晚年确立和执行三大政策的思想认识根源以及三大政策与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他所主张的民生主义有着许多共同点和相似点,认定“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他确立和执行三大政策的思想根源和理论依据,是其旧三民主义在新时代条件下合乎逻辑的发展,决不是什么“临时权宜之计”。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是为着适应三大政策的需要,同时也为三大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依据;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新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阶段的最重要的政策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有着对应关系,密不可分,决不是“三件个别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孙中山关于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道德与物质文明的关系以及关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见解与主张,指出孙中山的道德观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因阶级和时代条件带来的局限性。同时,对某些论者关于孙中山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二元论”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基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学说体系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是为了解决民族独立、主权在民问题,民生主义则是为了解决国民生计问题。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创建中华民国的根本出发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最重要的是传承三民主义,特别是将民生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70年前,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创了国民革命新局面。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毛泽东与蒋介石,都亲自参与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维护国共合作,推动革命的发展,曾做过有益的工作。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由于所追求的政治目标不同,逐步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种种分歧。蒋介石最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背叛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背叛革命,使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遭到失败。毛泽东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维护新三民主义,与蒋介石的背叛革命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引导中国革命走上了…  相似文献   

20.
抗日时期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抗战初期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基础上;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认识逐渐深化,其特点是既指出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划清了真假三民主义的界限,又强调了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相容性;抗战后期则将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与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实践相衔接,克服了三民主义中的消极因素,揭穿了蒋介石把“三民主义”法西斯化的骗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