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唐二主久居金陵,他们的诗、词、文用韵可以反映唐五代金陵语音的实际面貌。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唐五代的金陵语音中支脂相混、鱼虞无别,已经很难见到南北朝金陵雅音的孑遗。另外,唐五代的金陵语音中寒山与仙先不混,这与宋代的通语韵系有别,与金元词韵及《中原音韵》所载相似。  相似文献   

2.
杜道明  张丽 《中州学刊》2012,(4):161-165
在词南方化的进程中,以吴歌为代表的江南传统声乐对词尤其是南唐词产生了特殊影响。南唐地处江南,在地理和声乐传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吴歌西曲为主的清商乐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吴歌对南唐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作的情感特征、声乐审美特征和艺术技巧上。要而言之,以传情为主的吴歌,其特点可概括为软、糯、甜、媚,在表情技巧上以绮艳为高,发乎情而非止乎礼义,对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词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唐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历时仅38年。南唐立朝虽短,但其文化发展却比其他国家繁荣。从南唐君主留下的文章中,可以大致了解南唐文学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李静 《北方论丛》2002,(4):77-82
在词从唐到宋的发展进程中,南唐词可谓词运转折的一个关捩.其于词的外部形态的突破之一,便是抒情模式的位移,这主要表现为:抒情主体由第三人称向第一人称的转换,词的主观抒情性特征的突显,抒情的对象化特征的凸现,以及张弛有度的整体性章法结撰排比等.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李煜父子及冯延已等人对于词这一新的抒情体式的自觉创新,得益于南唐词人对于意象以及词句章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后周显德二年至显德五年的对南唐战争,是五代末期后周统一全国战争中的重要一环。此战是后周为夺取南唐淮南十四州而发动的,主要的战役共有三次,即正阳、清淮之战;扬、泰之战和寿州之战。本文对淮南之战作了详细介绍,并加以述详。  相似文献   

6.
人们习惯于把南唐词和西蜀词相提并论 ,实际上南唐词的感伤风格和西蜀词的艳冶风格有很大区别。南唐词特有的感伤风格与南唐衰亡的时代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即“衰亡时代的艺术重主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南唐三个统治者的人品气度及其对政治的影响,客观地评析了先主李昇的建国之功;中主李璟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强大的北周军事威胁下的衰颓;后主李煜的儒雅风流及亡国之痛.文章认为南唐三主的人品都不失为仁厚有为之君,因而在其统治的39年里,有"隐然大邦"之誉也非溢美,只是历史的发展,决不允许分裂局面的长期存在,南唐割据也如晓梦般地结束,是历史的必然,而非三主的无能.  相似文献   

8.
南唐虽只历经三代(937-975),但南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南唐在"礼崩乐坏,文献俱亡"的时代,推行各种文化建设策略,注重宽仁行政,招抚北方士儒,并重视本土学士的培养,使其形成浓厚的崇儒之风和文化教育的繁荣,直接效果是南唐的藏书、购书与著书立说之风兴盛。南唐自上而下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与追求清雅精致的审美取向,不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南唐文化,也使得南唐的文房器用在中国文化史与造物史上地位非凡,成为文人的追捧对象。通过对南唐藏书、文房器用的研究来看文化消费,透视南唐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勇强 《社会科学》2007,(12):139-148
五代十国因其秉承晚唐印刷技术,又奠定了北宋书籍刊刻发展和兴盛的基础,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地处江南的南唐国由于藏书与科举双重需要,其在继承晚唐刊刻书籍母本的同时,又在校勘印刷人才及制度保留,甚至具体的印刷技术上为北宋书籍印刷的兴盛准备了条件。因此,关注南唐印刷传统的意义就等于关注北宋书籍刊刻的继承源头。  相似文献   

10.
佛都金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南京的地位举足轻重。东汉末年佛教初传,金陵建初寺成为江南首寺。南朝时,佛教成为国教,建康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在中国成立的大小乘各宗派,包括三论、天台、华严等,无不和南京有关。明朝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塔,被西方人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先后十次供奉佛舍利的悠久历史,使得南京成为中国瘗藏圣物最早、最多的城市。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南京总是以复苏与振兴佛教文化的形象出现,更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复兴、研究、传播中心。可以说,南京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佛教之都。  相似文献   

11.
金陵本《船山遗书》付梓的最初谋划,始自曾国藩的两位幕僚欧阳兆熊与赵烈文,而其谋刊过程及推进也历经坎坷。自咸丰十一年(1861)秋冬欧阳兆熊与赵烈文有重锓之志,至同治二年(1863)六月曾国荃允复出资,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谋划,重刻《船山遗书》方才基本落实。金陵本《船山遗书》付刊是多方合力促成。从客观条件来看,同治初年湘淮军平定江南各地,为刻书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从主观条件来看,又与欧阳兆熊、赵烈文的积极谋划以及曾国藩、曾国荃的重视支持分不开;此外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晚清理学复兴的推动,重刻《船山遗书》是晚清理学复兴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依托于晚清理学复兴的学术潮流,并推动了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陵大学时期是陶行知世界观和政治社会思想基本定型的阶段。他建议创办了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中文部分——《金陵光》,并且撰写发表了20余篇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陶行知形成了"个人是德性主体"的世界观,并在《共和精义》等文中阐明了自己的政治社会思想。这些思想贯穿了陶行知的一生,构成了他一生思想与实践的底色。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金陵拥有一系列令人骄傲的名胜古迹,为历代文人所吟咏,并得到持续的关注且获得广泛的认同。明代以来,金陵文人在地域文化意识的促动和驱使下,兴起了一股精选胜景重新品题的风气。金陵四十景在这种浓厚的地志意识下兴起了,在绘画上也出现了"金陵八景"、"金陵四十景"之类的描绘。这种直接诉诸感官的图画表现,既强化了胜景的视觉效果,也突显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于是,金陵在前代多重怀古气氛的对照下,藉着多重记述与图像重新建立南京的历史性与地区特色。至清代康熙年间,随着"金陵四十景"的逐步定型,"金陵胜景图"的创作在金陵画家笔下变得越来越普遍,有的内容进而成为一种常见题材。  相似文献   

14.
许多明清小说都对古都南京表现出特别的热情,从对南京各种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关注和描绘,到<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沉淀为一种内涵丰富、意蕴深沉的"金陵情结",以及我们对这种"情结"文化内涵的剖析,这些都为我们理解南京文化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历史感和现实性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冲突,是白朴金陵怀古词解不开、挣不脱、驱不散的一种情绪。本文试图阐释白朴金陵怀古词反观历史、审视现实、感悟人生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6.
葛寅亮是明朝后期的著名官员、学者。他廉能正直,兴利除弊,抵抗外国入侵,反抗清朝残暴的民族征服;依归王守仁心学,强调"悟",讲学授徒,修建书院、学校,提倡教育;亲近佛教、道教,乐善好施,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其著作《金陵梵刹志》对研究明史、明代佛教史等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铉恬淡寡欲,性格宽厚,却历尽宦海沉浮,一生中有三次贬官经历。南唐中主时两次被贬,保大七年贬泰州,保大十一年流舒州。在垂暮之年被宋太宗贬往邠州,一年之后病逝于贬所。  相似文献   

18.
《中文信息》2008,(3):4-5
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相似文献   

19.
南唐词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词与南唐词,是五代词坛盛开的两束奇葩,虽然较多表现离别相思、儿女情怀,却展现出各自不同的气质风貌、艺术魅力.两者风格特征的区别,与巴蜀和江南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通过与花间词的综合比较,彰显出南唐词独特的审美特质:富贵典雅之致、忧患感伤之意、主观情性之美、疏朗清畅之调.南唐词艺术为北宋文人词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云凤是著名的随园女弟子之一,也是清中叶出色的女词人。不幸的际遇使她常在词中借助幽隐之笔含蓄道出郁悒心事,无论是抒写闺情离愁还是题画诸作,都带着淡淡的凄寂色彩。从艺术特征上来看,孙云凤词并未刻意追仿当时大行其道的浙派美学风格,而是明显散发着唐宋词的传统气质与风味,深挚缠绵,韶雅清新。其创作成就也反映出清中叶女性词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