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及调节性T细胞(CD_4~+CD_(25)~+Treg和CD_4~+CD_(25)~+Foxp_3~+Treg)表达现况。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阜新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9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1例。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和CD~4CD25~+Treg,CD_4~+CD_(25)~+Foxp_3~+Treg等细胞免疫学指标。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CD_3~+及CD_8~+表达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_4~+浓度及CD_4~+/CD_8~+比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同时,老年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CD_4CD_(25)~+Treg,CD_4~+CD_(25)~+Foxp_3~+Treg表达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康汉族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春季在营口市鲅鱼圈区中心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人员75例。入选对象均为汉族成年人,依照年龄进行分组:老年组(≥60岁)41例和成年组(60岁)34例。两组对象体检期间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_4CD25~+Treg和CD_4~+CD_(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检测。结果老年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4+~表达水平及CD_4~+/CD_8~+比值均明低于成年组,而CD_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P0.01)。老年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_4~+CD25~+Treg和CD_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P0.01)。结论增龄可引发健康汉族老年人群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项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层该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NK,CD4^+/CD8^+等免疫指标变化。结果60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CD8^+百分比例及CD4^+/CD8^+比值与60岁以下患者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抗原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不同年龄层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8位健康老年体检者(对照组,A组)、36例老年AECOPD患者常规治疗组(B组)和36例老年AECOPD患者常规加罗红霉素及营养支持治疗组(C组)于发病初及治疗4w后检测肺功能,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及其营养状况指标。结果与健康老年体检者及C组治疗后比较,老年AECOPD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体重指数(BMI)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A)、转铁蛋白(TRF)水平低;且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和BMI与FVC%pred、FEV1%pred和FEV1/FVC呈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及蛋白质性营养不良,罗红霉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调节老年AE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改善蛋白质性营养不良,从而减轻气流受限,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T细胞亚群,CD40配体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诊或住院的老年DN 38例(早期DN23例和中、晚期DN15例),另择同期就诊确诊为老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19例,同期体检且结论健康老年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物及其共刺激分子CD28,CD40配体表达分析.结果 不同分期的老年DN或患者外周血CD4+水平、CD4+/CD8+比值和CD28、CD40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中、晚期DN患者CD4+水平、CD4+/CD8+比值和CD28、CD40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或P<0.01).结论 老年DN患者存在着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并随病情分期升级而进一步失衡,老年DN患者CD40配体表达增加,并加重其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在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感染患者分为抗菌素治疗组和抗菌素加胸腺肽α1治疗组,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6和TNF-α,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IL-2升高,CD3^+,CD4^+,CD4^+/CD8^+百分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TNF-α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TNF-α下降(P〈0.05),CD4^+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比较,胸腺肽组CD4^+百分率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胸腺肽α1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改善感染患者细胞因子和细胞免疫的失平衡,有助于感染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及调节性T细胞(CD_4CD~+_(25)Treg和CD~+_4CD~+_(25)Foxp3~+Treg)表达现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59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老年人61例,比较两组外周血CD~+_4、CD~+_8、CD~+_4/CD~+_8和CD_4CD~+_(25)Treg、CD~+_4CD~+_(25)Foxp3~+Treg等细胞免疫学指标。结果老年初治肺结核组的CD~+_4、CD~+_4/CD~+_8、CD_4CD~+_(25)Tre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_8和CD_4~+CD~+_(25)Foxp3~+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辅助性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芪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中医辨证为气虚或气阴两虚的晚期肺癌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芪注射液等中药加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为EP或CAP。结果 2个周期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8^+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CD4^+水平较治疗前有提高,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芪注射液等中药可以通过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降低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来稳定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住院老年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连续3天,治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卡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卡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减小不良反应程度,且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B淋巴细胞CD~+_(19)和NK细胞CD~+_(16+56)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18例冠心病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心力衰竭组)和16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检测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B淋巴细胞CD~+_(19)和NK细胞CD~+_(16+56)绝对计数,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组CD_4~+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力衰竭组(P0.05),CD_8~+心力衰竭组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CD_4~+/CD_8~+心力衰竭组低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NK细胞CD~+_(16+56)心力衰竭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力衰竭组(P0.05)。B淋巴细胞CD~+_(19)心力衰竭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_4~+、CD_8~+、CD_4~+/CD_8~+、CD~+_(16+56),CD~+_(19)有明显改变,提示心力衰竭组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口腔牙周现况及外周血、龈沟液(GCF)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4月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D患者47例,对照组入选同时间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老年人42倒。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检查及外周血、GCF处炎性标识指标(IL-1β、IL-6、TNF-α和hs—CRP)检测。结果老年CHD组的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分别为53.19%(25例)和72.34%(34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27.65%,χ^2=6.59和10例,23.81%,χ^2=9.15;均P〈0.01)。老年CHD组的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齿填充指数及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P〈0.01);老年CHD组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CHD组的GCF处IL-1β、IL-6、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CHD患者口腔牙周卫生状况差,牙周疾病患病率增加,外周血及GCF处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随访分析211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指标,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不同时段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描述,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211例在治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并随访,在不同时段内,CD4+T细胞计数水平构成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水平CD4+T细胞计数不断增高,而低水平CD4+T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并于后期稳定持续?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增加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治疗12周。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NYHA分级以及LVEF、LVEDd、LVESd均有显著改善(P〈0.05);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改善更显著(P〈0.05)。老年CHF患者BNP、TNF-α和IL-6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卡维地洛组BNP、TNF—α和IL-6浓度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能显著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异常升高的BNP、TNF-α和IL-6,卡维地洛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的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是否存在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及探讨莫沙比利对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经莫沙比利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胆囊容积,同时计算其胆囊排空指数(GBEF)。结果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胆囊容积为(18.64±2.26)ml,老年慢性心衰组为(22.02±3.48)m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慢性心衰组在脂餐后10、30、60min胆囊排空分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通过莫沙比利治疗四周后,老年慢性心衰组空腹胆囊容积为(19.86±2.32)ml,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却仍然大于正常组(P〈0.05),而脂餐后10、30、60min胆囊排空分数均显著增大(P〈0.01),但仍然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明显的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胃肠促动力药莫沙比利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胆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和Tei指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进行心功能分级。以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血清B型利钠肽(BNP)浓度,以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测定系列超声参数以计算Tei指数,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老年CHF组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712.82±365.37VS75.86±45.72,P〈0.01)、Tei指数有显著性差异(0.53±0.11VS0.33±0.05,P〈0.01)。②血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差异显著(Ⅱ级388.17±128.47,Ⅲ级803.82±162.89,Ⅳ级1298.10±390.63),Tei指数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Ⅱ级0.47±0.10,Ⅲ级0.55±0.08,Ⅳ级0.67±0.10,P〈0.01)。③老年CHF组的血清BNP水平与Tei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46,P〈0.01)。结论血清BNP、Tei指数作为判定老年人心力衰竭及其程度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sCD40L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粥样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对102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与共62例老年健康男性,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sCD40L、MMP-1的血清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IMT厚度及粥样斑块的类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SDP,FPG,TC,UA,sCD40L,MM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62例中15例有斑块(25.8%),糖尿病组102中73例有斑块(7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2.54,P〈0.05)。糖尿病组MMP-1水平及危险程度不同,其动脉斑块检出率亦不同(X2=16.88。P〈0.05)。以颈动脉斑块分型与危险程度之间作秩相关分析,二者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Kendall’staub=0.521,P〈0.05),随着MMP-1水平及危险程度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类型亦增加。DM组患者外周血sCD40L与MMP-1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浆sCD40L和MMP-1水平的增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扩大,而且使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变差,增加心血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血糖状态下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老年IFG、IGT、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FPG、TG、TC、HDL—C、LDL—C、HbA1c等,同时送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舒张度(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变化度(NTG)。结果①T2DM组、IGT组、IFG组的FMD较NC组显著下降(P〈0.05),而T2DM组的NTG与IGT组、IFG、NC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②T2DM组、IGT组、IFG组的CD61和CD62P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经存在了,两者互相促进,在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网、医知网等数据库和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得到可靠程度高的最佳护理证据,根据所得到的最佳证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安全合理的运动训练措施。结果训练前后比较,运动训练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LVEF明显升高(P<0.0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显著增加(P<0.01),KCCQ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循证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安全有效,在严密监护及持续督导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肺功能康复运动是可行的,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1例,根据接受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围术期给予保温干预,61例)和对照组(围术期未做保温处理,60例)两组对象均在术后24小时接受了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检测。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_3~+,CD4表达浓度及CD_4~+/CD_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_8~+水平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P0.01)。结论围术期保温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体内辅助性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c0PD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COPD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30%中长链脂肪乳治疗,试验组给予用ω-3鱼油脂肪乳,其它治疗措施相同。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活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一周后血浆D-乳酸、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及对照组患者治疗一周后(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能防护老年COPD患者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