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沿着长安街一直向东行,有一个响当当的地名叫建国门外大街。按照咱老北京多数地名儿的叫法,这条大街自然是因建国门而来了,建国门也应该  相似文献   

2.
见到阿龙时,他正在铃铛胡同那个老北京物件儿博物馆接待中央电视台的拍摄。聊起他的老北京物件儿收藏,阿龙说:“打小我就喜欢北京城老辈子留下的东西,上小学时,看见一个同学拿来两枚铜钱就喜欢得了不得,最后竟是用舍不得吃的两个苹果把铜钱换到手。”有了这份儿心气儿,阿龙收藏北京老物件儿已经几十年,博物馆更是一家接着一家开。用阿龙的话说:“我是用实物传承老百姓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人情份往 人情份往,也是老北京的土话.但它又是北京人的老规矩. 老北京人重视礼数,亲戚朋友之间讲究礼尚往来,人情份往,算是礼尚往来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老爷子这一款,恐怕老北京里也见不着了。老头平平凡凡的一生,瞎字不识,可他做人做事有理有面,讲道理。老父亲算是纯正的北京人了,1911年出生在神路街。解放前东岳庙前一个拉洋车的,解放后蹬板车。中国人有世袭那么一说,我是凭本事吃饭,没  相似文献   

5.
这几样儿老北京的吃食,搁到今天的人眼里,不过都是稀松平常的家常便饭而已。可是我却不这么想,因为这几样吃食,是我小的时候三五个月才能吃上一回的东西。不单单是我们家,百分之八九十的老北京的人家也大抵是如此。那个时候赶上吃这些食物的时候,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期待,每每奶奶做这些食物的时候,我看着她一样一样地侍弄着这些物料,对这些物料怀有着好奇、期待,甚至是敬重的心情。我看着它们从本来的完整的形状一下一下地变成了食物的形状。当这些食物摆在我面前的时候,当我满怀欣喜地吃第一口的时候,我的身心便充溢了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一直伴随我到今天,我的幸福感就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6.
不能还空碗 早先,北京人多住大杂院.老北京人古道热肠,充满人情味儿,街坊四邻,尤其是一个院的邻居之间,"走"(相处)得像一家人. 那当儿,谁家来了亲戚,带来点儿土特产,总觉得是稀罕物,短不了都要让院里的邻居们尝个鲜儿.有时,谁家做了点自己拿手的时令吃食,也会让邻居们尝一尝. 邻居给您送吃食,要用盘子碗儿.当然,这盘子碗儿,您要还给人家.按北京的老规矩,不能还空盘子空碗儿,您在还的时候,一定要在盘子碗儿里放点吃食.  相似文献   

7.
“烧包儿”是老北京的土话。这句土话最初的意思是:侥幸得了一笔意外之财,激动得难以自制,弄得心神不大正常了。
  “烧”,是形容词,形容人火烧火燎的样子。在北京土语里,有时直接用“烧”字儿,比如说:“瞧他买彩票中了一个大奖,烧得他找不着北啦。”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能够吃到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这些吃食远到美洲欧洲,近到山东大连,各色菜系、鲜汤、滚粥、清蒸水煮、烧烤火锅,无所不包。所以说,在北京也挺有口福的,想吃什么基本就能吃到,体现了大都市的包容与宽广。其实北京自己也有不少风味食品。就拿夏天的吃食来说,打冰盏儿的酸梅汤、洁白似玉的杏仁豆腐、沁人心脾的雪花酪、果子酪,还有冰碗莲子粥,那都多了去了,想起来就叫人舒坦。可是这些好东西,要吃到真不容易。除了梅园乳品店,别的地方几乎不见踪迹。北京这么大,总  相似文献   

9.
今年本命年又逢60大寿的王成强是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里的老人儿,老王穿着红袜子,踩着千层底儿,每天在村里忙前跑后,被大伙儿称作"忙活人儿".他是村里的热心人,村里的老礼儿,老讲儿,老规矩,老王对这些都门儿清.村里无论是红、白事儿,还是小孩儿的满月、百天,很多都是老王张罗的.  相似文献   

10.
诗秀 《社区》2011,(18):40
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奶奶便会给我钱,再三叮嘱,一定要到老字号"上海老大房",买它的招牌小点——现出炉的苏式鲜肉小月饼。"上海老大房"是一个上海老板开的食馆,主营上海风味吃食。奶奶吩咐我买吃食,非常讲究店家的名字。譬如,糖炒栗子一定要乘车到三马路近复兴路的"公泰","两面黄"  相似文献   

11.
孟昭奕 《社区》2008,(29):32-32
老北京人乐意在“煎饼”后边缀上“果子”两个字,我想大概是北京人喜欢讲个儿化韵,“果子”里里外外透着那老北京口音的韵味。煎饼果子摊儿现如今在北京城里的街头巷尾还是能觅到其踪影的,但是很少见到小时候推个玻璃窗作坊车流动叫卖的那种了。  相似文献   

12.
嘿儿喽蜜     
茅今道 《北京纪事》2016,(12):105-108
嘿儿喽蜜是老北京土话,这个词外地人读起来很难,"嘿儿"一定要用卷舌音,字典里没这个字,只好用"嘿儿"来替代了.什么叫嘿儿喽蜜呢?简单说,就是吃柿子.  相似文献   

13.
说起幸福,那就必须要提楼上的王大爷了,王大爷五十多岁,整天笑呵呵的,脸上的皱纹都开成了菊花,所以人送外号老笑。老万平时爱好广泛,而且极具号召力,奥运会之前,这王大爷就非闹着要学英语,因为这涿州也算是北京的周边地区,王大爷还想展现一下中国人的热情友好,给外  相似文献   

14.
老骥 《社区》2008,(23):18-19
我和王岐山从小在一个机关大院里长大,对他的早年经历算是略知一二。其父经历坎坷20世纪50年代初运动一来,就有人把王家给查抄了,但到了1956年,建设部还是指名道姓,要把这位高级工程师调入北京。记得那是1957年,我的父母从上海奉调进京,我和姐姐、妹妹随父母到了北京。王岐山和我同岁,我们同住一个机关大院,而他也是上有姐姐下有妹妹。更巧的是,我们两人的姐姐、妹妹又是同岁,因此两家的三个同岁孩子,便常常“配对儿”在一起玩。  相似文献   

15.
“我叫王海,我从1975年开始就来北京,也算是‘老北京’了。2003年,我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对中国的部分社区做过一项调查,鲁谷社区的义工协会形式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3月6日,在北京鲁谷社区举办的“义工文明岗”启动仪式上,德  相似文献   

16.
情系四合院     
听话匣子 我住的崇文区关帝庙街八号是一座老北京四合院。分里外两个院儿。里院儿坐北朝南是三间大北房。东西两间厢房。我家就住在西厢房。里院儿住着五户人家。外院儿住着三户人家。  相似文献   

17.
三皮 《北京纪事》2011,(6):97-99
北京叫“小街”的街道非常多,譬如西直门南小街、东直门南北小街等。住在每条小街附近的居民习惯舍去前缀,亲切地称之为“小街儿”。熟悉小街儿的人们绝不会将此小街儿混淆为彼小街儿,就跟老北京在东城提四牌楼,那一定是东四牌楼,而不是西四牌楼;说单牌楼,那一定是东单牌楼,而不是西单牌楼一样。  相似文献   

18.
本人年届花甲,已从校长的岗位退了下来,也就是一个老人了。但比起我的老校长来,只能算是个小弟弟。老校长今年八十有三,她才是高龄老人呢。在老校长八三寿诞之际,我和几位不太老的老教师去看望了她。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小时候,老北京城里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老规矩、老理儿也特别多。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过春节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春节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  相似文献   

20.
旧时的老北京人在夏季也常吃小白菜儿、茄子,一般人家除了荤做亦可素做.小白菜儿多是做馅、做汤、凉拌、热炒,而茄子除了不适合做汤,其他怎么做都受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