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19世纪出现新的艺术歌曲体裁——声乐套曲。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声乐套曲实际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体。舒曼为此做出卓越的贡献。本文结合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评述舒曼对发展艺术歌曲所作的贡献,以及他在作曲手法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是19世纪浪漫派重要的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之一。演唱者要想较完美地再现整部套曲的音乐形象就必须从声音技巧、德语语言发音、演唱风格、诗词内容、音乐情绪、钢琴伴奏、曲式分析等多个角度了解、分析、领会才能原汁原味地再现这部作品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3.
彭见明的地域文化小说创作聚焦于他家乡平江的风土人情,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幅纯朴明净的湘北山区民俗风情画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唐代音乐发达,音乐文化是唐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音乐诗创作颇为兴盛.首先,内容题材丰富多样,有对乐器的描写,有对音乐之声的描写,有对歌舞样式的描写等;其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以声拟声、以形写声、侧面烘托等.  相似文献   

5.
舒伯特是德奥艺术歌曲创作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严谨,音乐创作手法独特.本文从和声与调性、织体与音型、音乐语言以及民族性特征四方面对《冬之旅》进行了宏观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其独具魅力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音乐,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文学作品,有直接描写音乐的,有间接描写音乐的,还有关于音乐理论问题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音乐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抚州采茶戏是抚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戏曲之一。借鉴描写音乐形态学及当代音乐人类学的核心理念,从声音本身、发声的行为与方法、音声中语词描写及相关乐谱等角度,对抚州采茶戏的音乐本体形态进行描写、分析,揭示抚州采茶戏音乐旋律形态的规律特征,以推动抚州采茶戏更好地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海州五大宫调是流传在江苏海州一带(今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以[软平]、[叠落]、[鹂调]、[波扬]五个曲牌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演唱形式。是明清俗曲在江苏的重要一支,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类,在演唱形式上又分为单支和套曲。套曲中的一种为集曲,堪称我国民间音乐的绝唱。它具有自娱自乐、南北交汇和雅俗和谐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对湘西自然景观的描写,对边地风俗民情的呈现,对纯朴率真的乡下人的刻画,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神奇丰满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就音乐的内涵及表现手法为基础,从读谱、分句、音色、速度等内容进行教学,发现并诠释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宋词》中涉及对琵琶妓乐的赋咏和描写的词作多达二百五十余篇,除了一般性地描写"琵琶"这一音乐意象之外,还有大量作品是专门赋咏琵琶乐与琵琶妓的。宋词对琵琶音乐的描写主要包括琵琶乐器和琵琶乐曲两大部分,对琵琶乐器的描写往往突显最精美最典型的局部特征,如弦槽、弹拨、弦索和琵琶上的图案,精美而香艳;对琵琶乐曲的描写,分全篇描写和部分描写两种类型,多是调动丰富的联想,通过生动的比喻来加以展现,以苏轼、辛弃疾、晁补之、曾觌等人的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是舒曼的作品中最先受到重视,其创作手法成为舒曼后来作品的裉脉。研究这首作品的艺术特征,对我们走进舒曼非常特殊的音乐世界,尽可能地理解舒曼,探求更加完美地展现舒曼的钢琴作品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当代诸多钢琴家对舒曼钢琴作品的分析,透过他们的眼睛来审视舒曼的钢琴作品,并参照这些思路来解读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幻想曲集》(Op.12)是舒曼的钢琴套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舒曼的这部作品,不仅可以看到钢琴艺术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发展,而且也能看到舒曼的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彝族地区唢呐与民俗的描写,阐明唢呐与彝族民俗及彝族音乐的关系;揭示唢呐文化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或作用;同时指出唢呐、唢呐音乐或唢呐文化是中华民族器乐文化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舒伯特艺术歌曲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开创了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的新体裁 ,在交响乐中加入抒情性因素 ,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 ,在西方音乐史上 ,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具有奠基性和经典性的成就 ,被世人誉为“歌曲之王”。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音乐词提到的乐器种类繁多,场面描写生动传神,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信息.词人善于捕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奏者的情感内涵,描写乐器或演奏者之美,刻画听歌赏乐之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尽现个人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开拓了词境.苏轼在音乐词中使用通感等多种手法描写音乐,并将诗的用典方法移植到词中,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年)是维也纳交响乐大师行列中的最后一位作曲家.他一生中共创作了十首交响曲以及三部声乐套曲--交响曲<大地之歌>和三部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悲叹之歌>、<少年神奇魔角>.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体现了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所具有的特点:宏伟的哲学性的构思,庞大的结构,复杂的形式,艰深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潮骚>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作品中一部奇异而特立的存在,作者在远离陆地的东方离岛上建构一个芳草鲜美、绿树葱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伊甸园,以一对年轻人的纯朴的青春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歌岛上唤起人原始感动的牧歌式生活场面.  相似文献   

19.
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是旅途通讯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中国的西北角》表现手法既丰富又独到 ,具有格局特别的评论性 :气势恢宏的政论 ,援古证今的史论 ;摇曳多姿的笔法 :散文笔法 ,杂文笔法 ,曲径通幽 ,对比反衬 ,烘云托月 ,抑扬自如 ;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 :自然景物的描写采用中国画写意笔调 ,风情习俗的描摹铺张扬厉 ,极尽动感和力量 ,表现少数民族勇敢和纯朴。  相似文献   

20.
《他山集》是汪立三创作的一部钢琴复调音乐套曲集,巧借西方经典复调形式和现代作曲技法,将中国传统音乐感性的音乐内容和自由、自然的表现精神融合其中,整套作品极具民族风格和特色。对于演奏者来说,惟有运用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借助合理的想象,准确把握各种音色技法和即兴技法,恰当处理形式各异的中国式音乐语汇,才能表现出蕴含在这套优秀作品中的民族音韵和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