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裕固族母权遗俗初探贺卫光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及河西走廊中部,即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总人口仅一万余人。历史研究表明:裕固族主要源于古代回鹘民族和古代蒙古族,而且在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就在2...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裕固族传统民歌面临着良性传承的问题。从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裕固族传统民歌在现阶段良性传承及发扬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记载,聚居于今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之裕固族,是公元九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活跃于我国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并建立过地方政权的河西回鹘的后裔。在河西回鹘立国的一个半世纪里,回鹘人同汉族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政权,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也同当时在我国宁夏地区立国的西夏、在华北和蒙古建国的辽国,发生过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据新旧唐书记载,河西回鹘是公元840年回鹘汗国(647—840)灭亡后,从我国蒙古地区迁去的。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河西陇右地区一直为吐蕃农奴主所盘踞,所以当时迁至河西地区的回鹘,新旧唐书又说是“奔吐蕃”。回鹘汗国灭亡后,一部分回鹘人之所以迁往河西,当然是有其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原因的。早在公元一世纪初叶匈奴国家崩溃之时,漠北的丁零人(回鹘族的先民),就大批“亡  相似文献   

4.
一、改进蒙古文的必要性我国蒙古族现在通用的蒙古文,是于13世纪初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人们通常习惯地称其为“回鹘式蒙古文”、“传统蒙古文”或“老蒙文”,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称其为“胡都木文”(hudum卫拉特语,有“原有的”、“最初的”之意)。我们所说的“回鹘式蒙古文”,指13—16世纪末的古代蒙古文。回鹘式蒙古文自17世纪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20世纪已发展为有自己特点的近代蒙古文,我们称其为“蒙古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充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现象及其与古代狼图腾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有以狼为图腾的习俗,其产生背景是出于对狼深深的恐惧。狗作为先民们的最早饲养和支配的家畜,是战胜狼群危害的重要工具,于是有了先民的对狗的崇拜。现代裕固族狗崇拜传说故事都与婚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回鹘西迁后 ,采用粟特文字母拼写的回鹘文取代了漠北时期使用的古代突厥文 (鄂尔浑文 ) ,并用这种文字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蒙古乃蛮部与回鹘交界 ,受回鹘文化的影响最大。所以 ,在蒙古诸部中乃蛮最先使用了回鹘文。公元 1 2 0 4年 ,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 ,开始使用回鹘文字母拼写蒙古语 ,故语言学界称其为“回鹘式蒙古文” ,即沿用至今的蒙古文。《元史·塔塔统阿传》云 :塔塔统阿 ,畏兀 (即回鹘 )人也。性聪慧 ,善言论 ,深通本国文字。乃蛮大扬可汗尊之为傅 ,掌其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 ,乃蛮国亡 ,塔塔统阿怀印逃去 ,俄就擒。帝诘之曰 :“大扬…  相似文献   

7.
9-15世纪间居住于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回鹘人佛教文化昌盛。在与北方民族(如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回鹘佛教也随之为这些民族所接受。尤其在蒙古统治时期,回鹘佛僧地位甚高,他们或充当皇帝与藏族喇嘛教帝师之间的翻译,或充当蒙古皇室贵族的老师,或传扬弘化佛教,深为蒙古统治者所器重。他们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契丹、党项、女真,尤其是蒙古古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回鹘是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祖先。在历史上,回鹘与吐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发生过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上,藏族对裕固族的形成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今日裕固族中还包含了不少的藏族文化成分。藏族文化的影响在如今的河西回鹘-裕固族身上能够十分明显地得以考证。藏族语言、藏传佛教、民间文学及生活习俗对河西回鹘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公元第一千年的中叶至后半叶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回鹘人的遗迹是中央亚细亚游牧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回鹘人曾经积极地参加建立与颠覆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的活动,创建过自己的国家,在中央亚细亚地区政治史和军事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遗迹。公元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被黠戛斯人灭亡之后,回鹘人被迫离开自己在蒙古的生存之地,分别迁移到东亚和中央亚细亚邻近各地。原先回鹘汗国的基本游牧民、回鹘的亲族铁勒诸部落迁居吐鲁番之后,还在那里建立了国家,并且一直存在到13世纪蒙古征服时期。属于公元8至9世纪回鹘汗国时期的各种考古遗迹——古城、堡垒、建筑设施、纪念碑、铭文、印记、墓地等在蒙古和南西伯利亚得以保存下来。蒙古的回鹘文化遗迹的研究能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的信仰与崇拜初探黄金钰(一)在河西回鹘时代的裕固族先民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但至今保留下来的只有萨满教和佛教。1萨满教信仰早在《魏书》中就有回鹘人信仰萨满教的记述,直到唐朝前期汉文史籍中还多处有回鹘人只信萨满教的记载。萨满教原是多...  相似文献   

11.
蒙古文是借用回鹘文字母(又称畏兀字)创制的,故称“回鹘蒙文”。蒙古何时借用回鹘文创制回鹘蒙文?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被认为具有可靠依据的一种意见认为,蒙古自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俘获塔塔统阿开始借用回鹘文记录蒙古语而创制回鹘蒙文。其依据为《元史·塔塔统阿传》一段记载,即:“塔塔统阿,畏兀人也。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乃蛮大(易夂)可汗尊之为傅,掌其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乃蛮国亡,塔塔统阿坏印逃去、俄就擒。帝诘之曰:‘大(易夂)人民疆土,悉归于我矣,汝负印何之?’对曰:‘臣职也,将以死守,欲求故主授之耳。安敢有  相似文献   

12.
甘州回鹘渊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九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的一个半世纪里,回鹘人在千里河西走廊建立了“汗国”。这个汗国建牙帐于甘州,史称甘州回鹘;又因为她占据了瓜、沙、肃、甘、凉等州,即今安西、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一带,控制了河西走廊,又称河西回鹘。研究甘州同鹘,对研究裕固族族源及其历史,对研究唐末至宋代的丝绸之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最早的蒙古书面文献都属于 1 3世纪 ,因为在这一时期蒙古的文化领域发生了重大的事件 ,那就是借助回鹘字母创制了共同蒙古书面文字。古回鹘人与蒙古人无论是精神文化发展 ,还是在社会生活方面都接近 ,所以回鹘人的语言文字体系与汉字比较起来更接近蒙古语① 。首先介入到蒙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族源是裕固族历史研究中有争论性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史诗<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及有关历史文献的研究,认为,现代裕固族是由甘州回鹘的后裔撒里维吾尔人和后来东迁此地的吐鲁番、哈密维吾尔人以及安西维吾尔人在甘肃境内汇集融合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古代回鹘人的“树木”崇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狼“图腾文化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地区众多部落或部落联盟共有的;而”树木”崇拜则是古代回鹘人最早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6.
读赤峰市出土的古回鹘文碑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赤峰市出土的古回鹘文碑铭乔吉(Coyiji)我们要识读的是古国鹘文碑铭。“回鹘”一名为汉籍对唐代游牧在漠北蒙古高原一带古代维吾尔族的称呼。据回鹘文研究家们的说法,当时他们使用的文字是古代突厥文①(蒙古学研究家们所称之鄂尔浑文)。中世纪中期,回鹘汗国...  相似文献   

17.
突厥如尼文《苏吉碑》译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维吾尔族人民早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汗国”时期曾经使用过古代突厥如尼文。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八四○年)西迁之后逐渐废弃了这种文字而代之以回鹘文。古代突厥如尼文因字形酷似古日尔曼的“如尼”(die Rune)字母,并用以书写古代突厥语而得名。因用这种文字镌刻的碑铭多发现于鄂尔浑河和叶尼赛河流域,所以亦称之为“鄂  相似文献   

18.
回鹘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昌盛文明的古代民族之一,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于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古代史籍对其文化记载甚少,幸赖敦煌、吐鲁番古代回鹘文写本的发现,才为古代回鹘文化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能。杨富学博士近期出版的《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一书,就是利用这些古代稀世文献全面研究回鹘文化的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回纥,又称回鹘①,今新疆维吾尔族与甘肃裕固族的祖先,属于铁勒诸部之一。隋末唐初,与其他铁勒各部散处于今蒙古 高原,西至天山,分别臣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贞观二十年(646 年),唐太宗灭亡薛延陀汗国,漠北铁勒诸部开始散乱的各 自发展,回纥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亲近唐朝积极与唐朝交流互信,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漠北铁勒诸部,建立了强大的漠 北回鹘汗国。以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为时间段轴,梳理了回纥与铁勒诸部周旋,逐渐强盛以致为后来取代薛延陀建立强盛的 漠北回鹘汗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回鹘是敦煌历史上比较重要而富有影响的古代民族之一。他们在这里有过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历史活动,并在这里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举其要者主要有敦煌石窟出土的古代回鹘语文献、回鹘文木活字、回鹘人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开凿的佛教石窟和游人香客于石窟壁面上题写的回鹘文题记。这些对研究古代回鹘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证明,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化是包括回鹘人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