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09,(18):19-19
4月28日,“2009年大连中小企业集合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发行,突破了中小企业集合债自2007年10月银监会一纸禁令之后陷入的发行困局,成为此后发行的第一家中小企业集合债,也是目前第三家成功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债。业界人士认为这将为其他地区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中国实践中具有特色的“聚沙成塔”型融资创新。对这一创新,文献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本文首次提出集合债的核心机制,即牵头人“双能力”理论——资源动员能力和监督能力。利用2006—2017年期间发行的集合债样本及手工收集的集合债发行主体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集合债主体评级平均为BBB,而匹配样本中单独发债企业评级平均为A。这检验了牵头人的资源动员能力理论,集合债券能使单独发债困难的中小企业也能获得直接融资,打破了债券市场融资的天花板,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2)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能促进发行企业的经营效率的提高。这检验了牵头人的监督能力理论。进一步发现,地方中小企业专门管理部门作为牵头人比地方政府作为牵头人更能促进经营效率提高。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地方专门管理部门作为牵头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创新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找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的原因、发行意义提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必要性,并对我国现在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成渝备份     
《经营管理者》2009,(11):18-19
成都首发中小企业集合债 上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签署了《关于共同组织发行“2009年成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合作协议,计划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约15亿元人民币的发行额度。这意味着成都成为继深圳、北京和大连之后,全国第四个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城市。本次“2009年成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期限为3—5年。“最快在明年3月左右,发债企业就能够拿到贷款,而个人投资者则最快能于明年5月在深交所进行申购”。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集合债一直被认为是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各地区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而竞相采取的方式,中小企业如果得到了集合债发行所带来的效益,起速腾飞将不只是一个梦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和"深圳市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成功发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拓展提供了范例.本文拟从集合债发行可行性分析和运行模式出发,提出运用集合债券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这种直接融资的方式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然而近几年的试点工作,集合债券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分析已发行的几支集合债券,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掣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爱磊 《经营管理者》2009,(21):173-173
本文从中小企业角度,提出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议,主要包括对发行主体进行放松限制,发行垃圾债券,支持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等,希望债券市场能给更多好的中小企业以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受到广泛关注的创新金融工具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问世三年来,其发展并不算成功。其原因在于,通过集合发行分摊信息披露等费用,仅可部分地解决规模经济问题,而简单地将一些不存在密切联系的中小企业临时捆绑在一起发行债券,并不能增加其透明度。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未能充分利用产业集群融资的信息优势与其发行难存在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9.
周颖  沙磊 《管理工程学报》2013,27(1):185-190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作为中国的新型金融创新产品,具有很大的设计优化的空间。本文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通过优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主体,能加快推广速度,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融资企业运营的关联度、差异度、财务的关联度等特征指标与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性的相关分析。相关结论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融资企业的选择以及配置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佟岩  李鑫 《管理世界》2024,(1):180-201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市场违约率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完善发行人信息披露、创新监管模式、防范化解债券信用风险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反馈意见函,以2015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的公司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会显著增加债券发行价差,而发行人高质量的回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通过释放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违约预期较高的信号,提高了债券发行价差。基于审核反馈意见函细分特征,本文发现当交易所要求发行人补充重大事项提示、要求中介机构发表专业核查意见,以及对现金流、偿债能力、应收账款、风险信息、客户与供应商和行业竞争主题的关注程度越高时,债券发行价差上升程度越大。此外,交易所审核问询还会增加债券发行失败的概率,也降低了债券超额募集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从交易所反馈意见函文本信息的视角,拓展了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推动债券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大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只能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到2019年8月才被允许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本文以此次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银行准入改革为政策冲击,研究打破债券市场分割是否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准入显著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银行准入提高了交易所债券的流动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地,银行准入也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一级市场信用利差,从而降低了债券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二级市场,民营企业债券和中小规模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在一级市场,经营业绩好和信用评级高的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银行准入促进了企业投资。本文拓展了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及国家已经和即将出台鼓励企业债券发行的相关政策,我国债券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债券市场即将迎来生机勃发的新局面。 企业债券将成新热点 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从1987年起已有十多年发展历史,1991年、1992年曾一度出现过“债券热”,1993年、1994年陷于低谷,从1995年开始有所回升,1998年以后有所发展。但与火爆的国债发行和股票交易相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国企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扩充,然而同国外市场比较仍旧包含明显差距。国企债券发行市场包含监管主体不清晰、多头管理的问题。同时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管理色彩,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律管理,有关法规体制不完善。为此,应使监管主体全面统一,明确债券监管科学内涵,完善发行审核管理体制,方能真正体现工作实效性,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动态     
1.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2001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政府将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逐步放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他强调,与世界其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中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一也面临技术落后、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不断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2.台塑还有1000亿新台币额度可投资内地 据悉,台湾“财政部”拟将上市、上柜公司可赴中国内地投资金额…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在2012年6月推出了中国版的高收益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私募债的推出,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也丰富了我国的债券品种,但也势必开启了我国债券违约的先河,考验着我国证券市场与投资者的债券风险防范能力。本文试图在阐述私募债内涵的基础,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探究产生上述风险的主要原因,以此提出防范与控制风险的有效对策,为促进我国私募债的健康发展并维持债券市场的稳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年前的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改"力求解决三大问题:让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解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更好振兴实体经济;打破"玻璃门"、"弹簧门",促进民间资本投向垄断领域. "金改"试行近一年后,温州市长却坦言存在"三大落差".试点,究竟试出了哪些经验教训?前方是坦途还是险滩? "改革"力度有多大从煤炭、钢铁到皮鞋、服装都可以抵押贷款 "金改"一年,先看成效. 2013新开年,温州发放了第一笔中小企业集合贷.类似这样在金融创新中获益的企业不少.这一年的温州,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首单企业债券发行;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中期票据业务、小贷公司私募债业务相继启动;华峰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8亿元的企业债,成为温州首发的民营企业债券……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中,直接融资方式的股权与债券融资发行额度受限,间接融资的银行贷款支持面有限。因此,必须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金融工具进行创新,加大发行债券市场,改善银企关系,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发展我国的并购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李放军 《经营管理者》2013,(15):260-260
<正>2013年的债券市场,山东海龙和江西赛维债券兑付危机刚刚得以暂缓,超日债又成为2013年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已就《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修改征求业界意见,相信其修改意见即将出台。然而公司债的发行上市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对公司债发行体制进行改革尤显不够,对于其上市环节规则的修改、完善也同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KMV模型的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行市政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要金融工具和渠道,但市政债券发行中的一大难题是市政债券的发行规模与信用风险控制.本文借助于KMV模型思想,建立了市政债券信用风险模型,进一步探讨了模型的概率分布形态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在确定了预测标准后,针对2009年以来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省市计算了各地安全发债规模,并简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上市“遇冷”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雪莹  王玉琳 《管理评论》2023,(6):33-45+56
本文考察了在同一发行主体下,股价崩盘风险对债券定价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上升时,公司债券的表现也不能做到独善其身。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的企业,其发行的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信用利差越高,而且这一效应在民营企业债券和低信用评级债券样本中的溢出程度更大。进一步的检验还显示:在风险承担水平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不确定性越高的公司中,股价崩盘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从微观主体的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经济后果,拓展了债券信用利差的跨市场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对于降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