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舆情传播背景下应急资源调度问题的特殊性,首先运用多案例分析进行了具体描述。然后,考虑到公众的有限理性,运用前景理论对其风险感知行为进行了刻画,并给出了保留供应率的定义。进一步,运用模糊理论来刻画公众追溯以往的资源供应状况,在同时考虑到供应点和配送中心的能力扩充基础上,构建了多种类资源应急优化调度的0-1混合整数非线性模糊规划模型。最后,以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事件为例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并考查了决策者在控制公众风险感知中的偏好行为对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存在大量异质信息(或数据)和需要考虑权重随属性值变化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针对这类异质信息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变权综合求解方法。首先,构建了异质信息的统一距离计算公式,进而计算各个决策方案的相对贴近度;然后,提出基于不同类型效用函数的变权向量构造方法;其次,以初始权重为参考点,计算变权向量相对于参考点的益损决策矩阵,进而计算考虑决策者权重损失和收益的风险态度的各个决策方案的前景综合值,据此确定方案优劣排序和最优方案。通过数值例子的计算分析说明,文中所提决策模型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可为解决复杂情景的决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
袁遐  郭蓬元 《领导科学》2023,(2):134-137
当下舆情治理同社会治理的高度耦合性和风险同源性、互促性,要求公共部门构建起科学且完备的舆情应对决策体系,但既有决策体系存在理性化程度不高、动态适应能力不足、决策机制欠灵敏和全链条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亟须进行优化。决策体系的优化作为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以治理流程再造与组织扁平化建设为前提,以整合专业资源为基础,以厘清职责定位和改进绩效考评为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决策体系融入舆情治理流程,构建“监测—应对—改进”三阶段决策机制,适时调整决策时态,从“数据—信息—行为—法纪—绩效”五个维度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4.
粟路军  冯姗 《管理评论》2023,(1):324-338
本文以2019年盐城3·21爆炸事件与2015年天津8·12爆炸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研究法,通过情感分析、主题聚类数据分析工具建构出公共危机信息响应模式对公众应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公共危机信息响应模式有二元主导型与三元协同型两种。(2)对公众的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匹配程度会影响公众应对行为选择。当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不匹配时,公众倾向于采用消极回避行为;当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匹配时,公众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行为。(3)公共危机事件演化机制存在倒逼式危机演化机制与主动式危机演化机制,公共危机事件演化机制选择受到危机信息响应模式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危机沟通方面的理论,对公共危机管理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回顾了模糊信息下前景理论研究的现状,发现犹豫模糊语言这一决策中常见的信息表达形式在前景理论框架中的研究被忽略,同时犹豫模糊环境下的前景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基于此,本文考虑到决策者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惯用的信息表达以及面对收益和损失时不同的风险态度,试图在犹豫模糊语言环境下构造新的前景理论决策框架,建立基于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的前景决策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决策步骤;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并与犹豫模糊语言环境下的期望效用决策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该方法更符合实际决策情景。  相似文献   

6.
危机决策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王琳 《领导文萃》2011,(10):98-100
新闻的“失踪”曾经像上访者“被精神病”一样自然,但网络时代,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平媒时代的舆情危机应对以“拖字诀”为要义,拖到“风声”过去,拖到公众记忆淡忘,就像未曾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公职人员个人陷入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机理与路径做了理论分析。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近四年来我国公职人员个人陷入网络舆情危机后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剖析了影响公职人员即兴决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其采取的即兴决策类型,运用危机管理理论给出公职人员个人避免陷入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同时,运用TOPSIS决策法,提出了公职人员个人在陷入"确有其事"型网络舆情危机下的最优即兴决策策略。  相似文献   

9.
针对定性和定量属性相混合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基于愿景满意度函数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该方法从损失和收益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计算标准化的愿景值和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建立考虑专家不同风险态度的愿景满意度函数,求得专家各自的满意度,最后应用简单加权算子集结专家的排序结果。通过案例分析和算法对比说明了该算法可适用于不同风险态度的专家进行决策,而风险态度和愿景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属性不确定性较大时,专家看重损失或者收益取决于专家的风险态度和愿景值的高低,该方法可为参与决策的双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突发事件背景下的舆情传播进行多案例研究,界定了群众类型和政府干预作用,并分析了各类群众间的状态转移关系.然后,通过借鉴SEIR传染病模型的构造思路,结合舆情传播的实际特点,建立了政府干预下的舆情传播控制系统,进而运用平均场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模型.进一步,通过研究模型的平衡点和稳定性,得到了政府所应选择的管控方向,并以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事件中的舆情传播为例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案例,通过设计多个情景,考查了政府的不同应急决策关注点对群众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应急方案的制定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妥善治理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均衡,同时采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多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热度与网络媒体和地方政府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着直接关系;若地方政府承受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恶性演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失持续增大,双方演化系统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后,其惩罚力度若高于网络媒体消极应对网络舆情所受到的惩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投入成本时,最终系统会演化至良性状态,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首席信息官评估信息服务价值的行为与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针对企业在IT投资决策过程中评估信息服务价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发放问卷,调研了中国信息技术密集型企业IT投资的决策环境和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的风险态度。其次,在调研结论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决策理论,建立CIO评估外部信息服务价值的数学模型。实证调研表明,在IT投资决策过程中,大部分CIO属于风险中性。针对风险中性的决策者,本文分析了购买信息服务所规避损失或者增加收益的期望值,并与信息服务的费用进行比较,以帮助CIO做出是否购买信息服务和是否进行IT投资的决策。在应用案例中,对一家大型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访谈资料和文档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适用于中国信息技术密集型企业,能够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研究较少考虑到突发性抢购事件中公众的主观感知行为和多方博弈问题的现状,首先运用前景理论刻画了基准情境与抢购情境中公众对物品的感知价值;其次,界定了突发性抢购事件中参与主体(即公众与政府)的作用及其博弈关系,并在考虑到公众的感知价值基础上给出了博弈支付矩阵;然后,构建了抢购事件参与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推导了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并结合抢购事件的不同演化阶段对博弈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中国抢盐事件为例,分析了博弈关系的演化和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并考查了政府的辟谣效果和公众的心理预期价值对公众抢购行为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urricane‐related risk perception is a critical predictor of behavioral response, such as evacuation. Less is known, however, about the precursors of these subjective risk judgments, especially when time has elapsed from a focal event. Drawing broadly from the risk communi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and natural hazards literature, and specifically from concepts adapted from the risk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rocessing model and 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 we examine how individuals’ distant recollections, including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ffects of a storm, attitude toward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past hurricane experience, relate to risk judgment for a future, similar event.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on a survey involving U.S. residents in Connecticut, New Jersey, and New York (n = 619) impacted by Hurricane Sandy. While some results confirm past findings, such as that hurricane experience increases risk judgment, others suggest additional complexity, such as how various types of experience (e.g., having evacuated vs. having experienced losses) may heighten or attenuate individual‐level judgments of responsibility. We suggest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as well as implications for federal agencies involved in severe weather/natural hazard forecasting and communication with public aud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