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快乐青春》2021,(4):37-38
在与他人的交往处事中,为了消除戒心,避免猜疑,经常要用到“当面跋对面锣”这句俗语。那么,这句俗语是从何而来的呢?据民间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专门拨了一批钱粮用于某地一县城修筑城墙和护城石堤。管理这批钱粮的官员叫闰勤,外号“倔老头”。此人办事特别认真,不但每笔款项的用途都要仔细地记载下来,而且还要向监工头禀报。监工头嫌他办事烦琐,说:“用项你看着办好了,不要件件桩桩都向我汇报,咱只要不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谁还能将咱怎么着?”  相似文献   

2.
读雨果的《九三年》,那还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语言的力量”那一节:漆黑的大海上,风雨交加,飘摇的小艇中只有两个人,老头是国王的代表,派去挽同残局的统帅,对面坐着的却是欲向老头报杀兄之仇的水手。水手壮实,全副武装,老头赤手空拳,但却胆识过人,他唯一的武器便是语言,而且,在雨果的笔下,语言确实显示出了非凡的力量——老头正是用它战胜了年轻人心中的仇恨和手上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所谓“正闰观”,本质上是指族姓统治的合法性.一般说来,在华夏族内,获得了政权的家族也就获得了“正统”的地位;在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炎黄子孙”即华夏族的政权是“正统”,非华夏族的政权(也包括那些征服了华夏族的政权)是“闰统”,是僭伪而应予以闰除的,至少理论上如此.  相似文献   

4.
在器物文化中,鼓当属有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式与类别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是欢乐之声;“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鼓是正义之声;“大丧则诏太仆鼓”,鼓是悲哀之声;“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鼓”,鼓是战神之声;“腊鼓”、“社鼓”,鼓是祭祀之声;等等。鼓器与鼓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关于鼓的书籍微乎其微;而对鼓进行文化体认,更可谓凤毛鳞角了。令人高兴地看到,在时下的文化研究热中,出现了一本由严昌洪、蒲亨强先生著,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鼓文化研究》新著,十分耀眼。…  相似文献   

5.
今年,“闰八月”。社会上纷纷扬扬,传说着“闰七闰八,动刀相杀,不是天灾就是人祸”等谣言。最近,不少老人、父母纷纷给儿孙挂上了银项链,说它可以消闰八月的灾祸。  相似文献   

6.
林彪在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上搞修正主义,决定了他在组织上搞分裂、结党营私,在策略上耍两面派、搞阴谋诡计。林彪挖空心思地效法孔孟之道,研究了一套进行反革命阴谋活动的权术,施展其“当面做人,背后做鬼”的反革命伎俩。在当前深入批林批孔运动中,认真剖析林彪和孔子一脉相承的思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有等级的道光十九年(1839年),山西巡抚(类似省委一把手)申启贤到雁北一带视察工作。路过代州(今代县)时,当地一些里正(类似村长)和绅耆(类似老知识分子或退休老干部)拦住轿子告状,反映驿站在征收号草中的问题①。拦大官的轿子和敲登闻鼓告状一样,都是很叫领导反感的行为。所告事实如有出入,按规定就要打八十板子,这是足以要老头们的性命的责罚。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让这些老头和村干部感到不公平、非要鸣一声不可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清朝的驿站近似现在的邮政局,号草就是驿站马匹食用的草料。这些…  相似文献   

8.
范成文 《船山学刊》2009,(1):192-193
阐述了启蒙思想家严复的“鼓民力”体育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分析了进化论是“鼓民力”体育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阐释了“三育并重,体育为基”、“摒弃病夫,崇尚体力”、“增强体质,强种保国”是严复“鼓民力”体育思想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是现代文学名篇,也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它写于1919年11月。 如果要问《一件小事》表达了什么思想,大概连中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回答说:“《一件小事》通过人力车夫和“我”对待老妇人的不同态度,赞扬了人力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和“我”严肃的自我批评精神。‘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首次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大课题’。(陈漱渝《读〈一件小事〉札记》)这是一种被许多专家首肯因而也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但,这是鲁迅先生创作《一件小事》的真实动机吗?或者说,鲁迅先生创作《一件小事》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什么,为知识分子指出一条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正确方向吗?我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0.
在被誉为"傩的活化石"的南丰傩仪中,音乐,特别是乐器以及器乐演奏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其演奏的难度不高,音乐形态也并不复杂,甚至有些傩班的乐器简单到了只有一锣一鼓,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的被赋予,使得它远远超越了一般音乐形态上的审美意义,也让我们可以进一步从更为广泛的音乐人类学角度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鼓是我国古代的主要乐器,大约古人很早就发明了造鼓,这由“伊耆氏(即神农)造鼓”的古传说中也可想见。不过那样的鼓早已无法看到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的鼓是商代的模仿鼓形的一个铜鼓(如图一)。那是一件木框铜鼓的仿制品,鼓  相似文献   

12.
从诗的对面写自己的情思,这种创造意境的方法为“对面取象”,或曰“对写法”。它源于《诗经》。在诗法臻于极致的唐朝,这一诗歌创作技巧更为诗人们自觉而圆熟地运用;特别是在送别诗、怀人诗中,“对面取象”这一创作技法,以“实象”和“虚象”的交织为特征,以“实象”和“虚象”摆放的位置为格式,不仅能够深入细腻地达难达之情、述不尽之意,而且还能够使作品层次叠加有致、意境摇曳多姿。同时,唐诗中的这种创作手法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南方论刊》2005,(11):1-1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目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用不同的方式,把学习活动推向深入。在日常的领导讲话中、在各类文件上,常见“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一类词语,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精神,当然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单位,做到这一点,就显得尤其重要。鼓实劲,就是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认真组织学习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了解“十一五”规划的内容,掌…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专栏作家辛迪1997年时多番努力,约定在曼哈顿俱乐部采访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这个俱乐部有着百年历史,庄重典雅。那天辛迪先到,便在大厅等候,可到了时间第一夫人还没来,她急了,悄悄把手机拿出来,想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守门的老头走过来问她:“夫人,你在干什么?”辛迪说:“我跟总统夫人有个约会。”老头说:“你不可以在这个俱乐部里使用手机,请你出去打。”说完老头走了。终于等来了希拉里,陪着总统夫人的还有总统府的高级助理们。老头又来了,他见辛迪没有离开,还与希拉里在大厅里高谈阔论,就对她说:“这是不容许的行为,你们必须立即离开!”希拉里见势忙说:“咱们走吧。”守门人一直微笑着,透出他的良好修养,可声音却是威严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看到权贵或名人时的媚笑奉承。 这个守门老头会让许多读者吃惊,想想之后,又感到敬佩。而我们呢?常常因为在他人前面稍处劣势就把自己矮化了,没有法子微笑起来。比如走别人的豪宅,想想自己  相似文献   

15.
廉洁是从政为官的基础 ,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品德 ,是保持人民政府和我们每一个干部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 ,是把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客观必然。政府系统是经济建设的枢纽 ,一定要按照中央“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抓住机遇 ,知难而进 ,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的方针 ,省委“领导当楷模 ,机关作表率 ,基层树形象”的要求 ,坚定不移地反腐倡廉 ,从严治政 ,标本兼治 ,综合整饬 ,努力形成恪尽职守 ,罄心奉国 ,洁己为民 ,勤政躬行 ,恭勤致治”的谋政创业良好氛围。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反腐倡廉决非小事 ,陈云同志曾经…  相似文献   

16.
<正> 群山环抱的荒野。一群由人扮演的凶悍“野牛”手执弓箭或长矛,口中念念有词,狂乱地手舞足蹈。突然,一头“野牛”搭弓射箭,对面一头“野牛”中箭倒地。倾刻其他“野牛”蜂拥而上,空舞着利刃,似剥皮、剔肠、割肉…… 读者可不要以为这是舞台景观的速写,也不要以为是顽童的嬉闹。这是我们根据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简称《巫术》)、《文化论》两部书的材料描绘的原始民族狩猎前进行巫术仪式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倒霉先生     
倒霉先生总是遇到倒霉事。早上,倒霉先生穿着一双新皮鞋,欢欢喜喜地出了门,没走几步,就踩到了一个大水坑。新皮鞋上沾满了烂泥浆,连袜子和裤子都弄得脏兮兮的。“没事没事,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倒霉先生吹着口哨继续往走。倒霉先生穿过一片小树林。悦耳的鸟鸣声使人心情愉悦,倒霉先生很快就忘了烂泥巴的事,他抬起头仔细寻找着,想看看是哪一只鸟在歌唱。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 值金融体制 改革紧锣密 鼓、纵深推进 时期,随着一 些先进管理 理论和模式 的引入,越来 越多的有识 之士已经认 识到了金融 企业文化建 设的重要意 义和作用。如 何兼容并蓄 先进金融管 理理论的优 秀内核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有特色的金融文化建设已成为关系到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9.
翻开今年的日历,便会发现公历2月“闰”,农历甲申年二月之后还有一个“闰二月”,使得今年公历全年有366天,农历全年有13个月384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08,(12):41-41
求助者 我特别怕和老婆吵架。老婆总喜欢借题发挥,说我不关心她。只要她一皱眉头,我就知道不可避免地有一场“风暴”降临。我搞不明白,她为什么每天都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我争吵。现在我都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吵架就感觉头要炸裂一般,想立即逃离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