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在河南省农村选取58对被试者,研究农村父母的孝道观念并进行代际比较。研究发现:在农村父母的孝道观念里,孝顺标准有十项内容,十项标准在主次顺序、认可程度、水平标准上存在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2.
3.
4.
浅论孝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孝文化观念与实践在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哲学的视角透视其深远的文化内涵,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对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是世界礼仪之邦,孝道在中华文明传承中占据关键地位,并且随着文化传承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公民.但是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青年群体存在一定的孝道缺失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文化精神建设,还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因此,本文针对农村青年群体孝道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充分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品格,肯定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本质。它把人从外在的教条主义理学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指向人的内心,使人立足于自身的“良知”成就自己的孝道。今天人们的孝心大多已麻木,重拾人们的孝心与良知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良知”说孝道观对于新时期孝道的重建提供了一个致思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不断地充实,在形式上不断地更新和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来做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的弘扬是建设和谐家庭的基本保障。面对家庭美德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文化,建设和谐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 相似文献
8.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受封建制度的保护.但从法治的角度看,传统孝道文化与现代法治这间存在冲突之处,应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孝道文化新理念,即平等、责任、保障、互益的新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构建真正和谐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问题严峻,数目较大、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较差,是其基本特点。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农村孝道文化衰微,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老龄化问题。以传统孝道文化为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社会实际,重建农村孝道文化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孝道传统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当代孝道教育中既要克服传统孝道的消极内容,又要汲取传统孝道的精华,根据我国当代农村的现状,通过建立新的孝道规范、健全法制、充分借助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等途径,使孝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弘扬.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决不能对民族传统文化一概排斥,全盘否定;也不能良莠不分,兼收并蓄。而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分量的“孝道”,我们分析研究得就很少,甚至不敢议论这个话题。其实,提倡传统“孝道”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对抓好农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村各项工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对“孝道”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提倡传统孝道与抓好农村移风易俗的结合点,结合实际,有批判地继承,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如养亲、敬亲等规定,是传统孝道文化中的道德精华;传统孝道的推广手段,如宣传教化、榜样引导、以法助孝、以政保孝是行之有效的道德教化手段。在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时,应该继承和借鉴传统孝道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中国,农村老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养老困局的表层原因是孝道伦理的滑坡,而深层次原因却是农村老人缺乏可供交换的养老资源,因此,建立普惠性的养老津贴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2):46-49
"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它倡导的奉养敬亲、善事不违,继承遗志、立身创业,"葬之以礼"、追思祖德是家庭和美的润滑剂,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但由于社会转型、家庭结构变化、孝道教育缺位等原因,致使现代家庭出现不养、不敬等现象。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大力弘扬孝文化,营造敬老爱老、尊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积极完善学校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强化家庭孝美德,建立和谐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健全法律制度,确保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权力,而执政者权力行为的文明程度,则折射出一个国家权力建设水平的高低。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全面重塑执政者的权力行为既是权力运行的内在逻辑需要,更是降低权力成本,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执政者执政能力的根本一环。就当下而言,执政者的权力文明行为可表述为如下若干特征:贴近民众,服务执政;勤政、廉政、善政,科学执政;正义、理性,依法执政;开放、宽容,民主执政,进而建立起一套适合公民社会的民主理念、民主程序和民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教师。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能否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切实提高民族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于有九亿农民的中国来说,只有农村能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全国实行。而要在农村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要靠教师,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准则,是养老的前提和基础,而养老是传统孝道的体现与展开,是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与实践.传统孝道中有着丰富的养老思想,包含着养老与敬老的内容,其中规范了养老敬老的礼仪,物质供养与精神慰藉的统一等,因此传统孝道作为养老伦理规范,对当前我国在构筑农村养老的思想基础,提高农村养老的内在动力,家庭养老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3日至15日,“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在“一门三孝”故事的发源地、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民俗学会共同主办。四川省民俗学会的领导及会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着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认同感不强等问题,社区建设陷入了“共同体困境”。农村社区建设要突破“共同体困境”,关键在于重塑社区共同体精神,“实现自治”则是农村社区共同体精神重塑的内生动力。以自治空间重组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纽带、以集体产权发展壮大为引擎、以协同共治为主旨构成了现代农村社区共同体精神培育的社会根基。现代农村社区共同体精神再造必须通过重建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社区政策体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壮大集体经济产权、培育社区组织、充实社区发展资源、开创协同共治格局等路径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20.
西周时期"孝"作为宗族内部的伦理规范,体现了制度上"私"法的性质。汉武帝时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开启了儒家道德的法律化运动。儒家的学说与道德原则被吸纳入国家法律,成为法律的指导精神,"孝"受到国法严厉保护,体现了制度上"公"法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个人权利意识日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衰落、村干部的功利化等诸多原因,农村孝道出现由"公"法向"私"法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农村孝道的衰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