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统计》2013,(9):13-15
阿坝经济发展60年,发展之路壮阔,改革之实斐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工业经济硕果累累,投资建设成果辉煌。未来,阿坝将努力实现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和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统计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文\宁夏农调队王治业马国义吴光春马文兴(一)我国农村统计信息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统计信息工作也和农村经济一样得到长足发展,传播渠道逐步拓宽,网络建设初具规模,队伍越来越强,基础设施得到加...  相似文献   

3.
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基本结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曾经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重要推动力量的乡镇工业经济却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活力和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不仅是各方面关注的问题,而且成为确保建德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在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建德市乡镇工业经济增长趋势为何减缓,乡镇工业的发展怎样尽快走出低谷,对此值得认真分析和探讨。一、因组原因改革开放20年,建德市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必须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如何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可以统一支配的财务和物力。为此,我们对本区马陆、安亭、黄渡、戬浜等四个镇进行了工业利润分配(1996年年报资料)的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发挥优势创佳绩茂名市农村工业在深化改革中,抓机遇,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开放,蓬勃发展。茂名市农村工业蓬勃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资源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一是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小水电。信宜市合水镇开发水电2万千瓦,1995年投入150...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不仅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新型工业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过程中,使宁夏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7.
加强乡镇工业的扭亏工作──枫桥镇13家亏损企业调查吴县枫桥镇统计站陆全楠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逐步到位,乡镇工业经济正朝着既快又好方向发展.1993年吴县枫桥镇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4.互亿元,销售收人13....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宫彤[编者按]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沿用不变价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这种方法为反映我国工业发展状况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行的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显露一些缺陷,各级领导、业务主...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喜珍  孟素琴 《山西统计》1999,(10):29-29,32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强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强调既满足当前需要也满足未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过去单纯片面强调农业生产,还是目前存在的强烈的农村工业化偏好,实际上都忽视了上述三方面的强调,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利用不合理性。如何才能既满足农村的发展,又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保护农村资源,从而达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使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化与乡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全区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四川统计》2013,(9):19-22
60年来,阿坝州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实现发展大转变,总量大跨越、质量大提升、改革大突破、结构大调整、园区大发展。2013年,阿坝州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陕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王立行 《浙江统计》2006,(11):34-35
一、金华农村工业现状与特点 1.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业村和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业区。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村,以工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业村。2004年,全市个体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村就有28个,个体工业多于20家的有1024个村,占16.4%;多于50家的320个,占5.1%。个体工业户多于20家,产值过1000万的有580个村,占9.3%。有关资料表明,当下我市农村真正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到三成,而且主要集中在比较传统的农业村中。我市农村工业依托义乌小商品城和永康五金城这两个主要的市场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拳头产品,带动了一系列专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群的发展,并推动了我市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农村是关键,而农村要实现这一目标与农村工业发展紧密相联.本文研究了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浙江农村工业发展实际,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零售网点亟待扶植□文/何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乡村办工业发展尤为迅猛,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我市农村的流通体制和经济发展相比,显得有些滞后,陈旧的设施,落后的经营方式,已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城郊乡镇工业网状分布于广大农村,改变了南宁市工业在城市和工矿区点状分布的传统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使乡镇工业成为广大农村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到2000年末,南宁市郊区共有乡镇工业2584户,比1995年增长1.10倍;乡镇工业从业人员25645人,同比增长20.93%,固定资产原值27810万元,同比增长45.43%;乡镇工业总产值247370万元,同比增长44.56%;五年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29731万元,年平均递增12.3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水平;乡镇工业总产值大大超过农业总产值而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到2000年末,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4.20%,占农村非农行业总收入的52.6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47%来源于乡镇工业,财政收入的25.97%来源于乡镇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5.42%来源于乡镇工业。但是,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南宁市城郊乡镇工业发展出遇到了一些问题,从认识上看,乡镇工业发展缺乏新观念、新思路;从结构上看,乡镇工业发展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从机制上看,原有的机制优势正在减弱,家族企业、“家长制”正在束缚郊区乡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工业布局上看,没有充分利用郊区的资源优势,产生聚集效应,相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镇工业资金运营上看,不少企业负债经营,筹资渠道狭窄,一些企业甚至高息募集资金,致使运营成本加大,利息侵蚀利润,经济效益下降;从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上看,大多数乡镇工业企业设备落后,科研和产品开发人才紧缺,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从整体上看,乡镇工业已渡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进入了积聚能量的相对平衡发展阶段,乡镇工业加强调整、充实、改组、改造,提高规模、档次和水平,开始“二次创业”,迎接新的经济浪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工业发展速度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沿用不变价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这种方法为反映我国工业发展状况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为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轨,尽量排除对统计数据的人为干扰,能够比较科学、准确地反映工业发展速度并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我国将从1997年起试行用工业生产指数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工业生产指数法就是依据个体产品产量发展速度加权计算工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办股份合作企业 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罗定市农调队华石镇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大力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兴办股份合作企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到目前止,全镇共办起股份合作企业184家,其中工业企业24家,农业企业112家,交通运输、饮食、流...  相似文献   

18.
国有工业整体转亏为盈□隋秀芹进入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国有工业已经扭转了一季度整体净亏损的局面。据对全国近37万家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1—4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3.5%,比去年同期提高...  相似文献   

19.
徐州工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文徐州市统计局孙岩李玉强去年,徐州工业经济在总体上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但生产增速低缓,经济效益滑坡,部分企业陷入困境,问题十分突出。尤其令人困惑的是,全省、全国工业经济效益已分别从3月和5月份开始逐步回升,而徐州工业却持...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现阶段兴起的农村小城镇,实际上是当地农村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和聚集地,由于乡镇企业是目前农村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主体,因而只有在乡镇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逐步向小城镇集中的情况下,小城镇才能发展壮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