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社会科学与学术期刊的一些片断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学术与政治、学术与成败、学术与争鸣、学术与学派、学术与期刊等五个方面,全面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与学术期刊的内在关系。最后,作者就如何办好学术期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赵景刚 《学术界》2006,(6):268-273
近十余年来,大陆学界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现状、背景与方向、阻力与动力、突破与路径、共性与个性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归纳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蕴涵着深刻的发展理念,如独立自主与求实创新、循序渐进与统筹协调、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和执政为民与以人为本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实验性与创新性、渐进性与包容性、自主性与民族性、人本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抽象性与具体性、发展性和稳定性、民族性与阶级性、国内性与国际性等五个方面的对立统一,阐述了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客观现实的具体反映,指出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范畴是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中国古代在对史学自身的反思和总结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史学批评的范畴,如:文与质、文与史、直与曲、创与循、名与实、筒与繁、通代与断代、史法与史意,以及德、才、学、识等,这些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少而多、由朦胧到清晰、由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这些基本范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民法上的善意与恶意概念并给予了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的分析与解释 ,同时对与善意与恶意概念相关的过错、无过错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对善意与恶意的认定提出了标准。  相似文献   

7.
政治与行政:西方国家的实践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行政现代化的中心问题。本文揭示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上所经历的政治化的行政、政治与行政两分、行政政治化和政治化行政等三个发展阶段 ;分析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与行政之间的紧张、冲突的关系以及短暂性和理想化的协调发展 ;指出了政治与行政关系的紧张与冲突 ,在深层次上体现了植根于西方国家政治———行政制度和文化中的民主与效率、有效性与合法性等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益众 《理论界》2009,(8):1-1
长久以来,有关我国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满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界反复耕耘的一块学术"热土".这块"热土"近来拂过一股清新之风,由辽宁大学江帆教授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一书.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学术视角,打破了学科疆界,整合了民俗学、人类学、生态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世界构筑、满族的口承叙事与社会记忆、满族民俗的功能、满族的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等满族文化建构与民族生态进行了多维审视与系统剖析,赋予了满族文化研究这块学术"热土"以新的耕耘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以来,学界对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和讨论,分别就社会建设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关系、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关系、社会建设与政府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建设问题等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实践起到了推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宏观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与体系构建始于 80年代中期 ,此后 2 0多年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吴敬琏、胡汝银、张曙光、樊纲等从中国经济实践出发确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角度 ;厉以宁、贝纳西、吴晓求、杨瑞龙等引入非均衡概念 ,并致力于将宏观经济结论置于合理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 ;樊纲、张曙光、王利民等引入了制度分析 ;李拉亚、宋国青、薛万祥、陈学彬等引入预期与博弈分析 ;陈东琪等系统化了在 80年代末与 90年代初形成的微调理论 ;郑超愚尝试构造一个一致的能够在其支持下开展竞争性研究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经过上述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学已初步形成了融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波动分析与增长分析、技术分析与制度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于一体的理论构架与体系。依据理论基础与政策主张的差异 ,还形成了分别以刘国光、厉以宁、吴敬琏为代表的三支流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图书馆员与时代发展、与社会、与职业、与他人、与自己、与学习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新世纪优秀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吴宗勋 《学术论坛》2005,(10):188-192
文章论述了青年文化素质的内涵与品质;明确提出了培养青年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为培养青年文化素质的重点是培养青年的文化观、文化信念与人文精神;强调只有正确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培养青年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宋代诗话对诗意进行了多方面的建构 ,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从审美本体角度 ,明确标树“意”为诗歌创作和欣赏之本 ;二、在诗意表现上则反复申论了意在言外、立意深远、合于风雅之义等一系列要求 ;三、从意与言、与境、与因袭、与用事、与偶对的关系角度具体探讨了诗意的创造。此三维视域的开掘 ,为后世更深入地建构古典诗意理论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德国民法学上极为重要的一对范畴,构成了《德国民法典》第二编与第三编的基本构架。本文对德国民法学上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概念、范围、效力构成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绝对权与支配权、相对权与请求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相对权效力的扩张,还分析了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所受到的批评及其内在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般性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步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容包括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它既包括了我们当前正在做的工作,又明确了我们今后需要做的工作;既强调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考虑到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又考虑到城市建设与市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是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是科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体现了生产力、文化与阶级利益的统一 ,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统一 ,党的阶级性、代表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党的过去、现在、未来目标的统一 ,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的统一 ,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统一 ,党建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 ,揭示了党的本质及其总规律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认识的新觉醒、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移动通信"是网络技术与移动终端革新的衍生物,其"内爆式"发展表征了新传播革命的结构性变迁及功能性转向,重构了以"融合"为特征的社交、信息和营销平台,弥合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相区隔的传播交往关系,整合了大众媒体与自媒体分化的信息传播结构,创造了广告与商业入口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在这个熟人与生人,公共与私人,交往、信息与商业深切勾连、快速融合与转化的新型技术城邦中,自然与文化、人与机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得到修正,它们成为融合的共生体,其影响辐射整个社会结构、生活秩序及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中出现了人本取向与市场取向、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学术本位与行政本位的矛盾,其根源在于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的各自定位不准确及其相互关系失调,市场化逻辑与行政化逻辑冲击了高等教育逻辑,使高等教育偏离了其自身的价值理念。因此,高等教育要在遵循自身规律基础上回归以人为本、自主办学的价值理念,重建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合理逻辑。  相似文献   

19.
西欧主要政党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政党能不能不断培养和推出大批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党的政治能力。西欧政党在对干部的物色与发掘、提名与选举、监督与管理、干部的教育与培训等环节都形成了自己的突出特点,其干部培养选拔体现了突出的“选举导向”,干部选拔过程突出了公开性与竞争性原则,干部来源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干部角色遵循了“非兼职”原则,保持了专业化、职业化。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乡土小说对田园的抒写突破了传统阈限,改变了田园的传统文化伦理,重构了田园的思想基础,对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革命与存在、个体与社会等层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介入与表现。就文学史意义而言,抒情性的田园抒写标识了文学现代性独特而富有价值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