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代文言小说是诗歌时代的小说。唐代小说在进行人物个性化塑造时 ,特别强调他们的诗才 ,不论是被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或是次要人物 ,他们大都是敏捷的诗人 ,是诗人的化身。在这多层次、多类型的诗人形象中 ,有前代和当代实有之诗人 ,有虚构的诗人 ,有歌妓婢妾、宫女嫔妃 ,有神仙方士、有鬼魂精怪等 ,它们成为了唐代小说中最光彩夺目、最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充分反映了唐诗文化对唐代文言小说的影响和渗透 ,唐代小说是唐代气象的又一载体 相似文献
2.
LIN Yang-hua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唐代诗人在认同接受嵇康名士风流的同时,否定的声音也未停止过。他们对嵇康的否定涉及到他的养生、慵懒、饮酒,以及他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诸方面。对嵇康的否定折射出的是唐代诗人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3.
汤华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1):53-57
唐代宣城诗风兴盛。唐代诗人与宣城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本地及寓居宣城的诗人、任职宣城的诗人、游历宣城诗人、未至宣城而诗作涉及宣城的诗人等四个方面。这些有关宣城的诗作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7.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1
唐代的许多诗人在进入官场之前,由于受有传统的仁以献身、义以勇为的立身为人的准则的教育,所以在朝廷为官时多好谏言时政,并以此为臣下得以致君尧舜、辅国利民的应有行为。特别是那些满腹文章又好辨是非忠奸之士,被皇帝和宰相擢为侍御史、拾遗、补阙之职,专给朝廷进谏言、提意见,对象包括批评皇帝和弹劾朝中任何高官的不当行为。然而从皇帝到大小官僚很少有人真心愿意听诤谏之言,因而多是诤谏者自讨苦吃。在唐代诗人中骆宾王、陈子昂、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是因敢于直谏而被贬斥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9.
邱瑰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6):76-77,79
通过对以李季兰、鱼玄机为代表的“女冠诗人”和以卢眉娘、杨敬真为代表的“道姑诗人”的比较,揭示她们的诗歌在内容、用语、意象以及反映道意和道情的诗在她们诗集中的比重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对唐代女冠诗人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0.
李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151-152
一、《蜀中广记》的悠谬之言唐诗人孙定,新旧《唐书》、《唐才子传》均无记载。其事迹、作品,见于《唐摭言》、《唐诗纪事》、《全唐诗》及《蜀中广记》等。《唐摭言》卷十云:“孙定字志元,涪州大戎族之子,长于储。定数举矣,储方欲就贡。或访于定,定谑曰:‘十三郎仪表堂堂,好个 相似文献
11.
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首推儒、道、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又有不同。刘勰、韩愈、章学诚的三篇《原道》,体现了儒道佛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流变。 相似文献
12.
伍联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7-20
巴楚地域竹枝词在唐代因受到诗人们的关注而得以广泛流播,其中尤以刘禹锡为著名。他用竹枝词写风景言风土,革新了竹枝词的俚俗语言和激越声调,使得竹枝词从鄙陋变为文雅清新,实现了对竹枝这种地方民歌的成功变革。宋代黄庭坚也创作竹枝词,他在刘禹锡变革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竹枝词的文人化倾向,他把文人的感兴与竹枝结合起来,用竹枝演唱诗词,使其诗文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既扩大了他的诗文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民间文艺的内容。从刘禹锡到黄庭坚,体现了巴楚竹枝词因文人的参与而逐渐雅化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林纾的《韩柳文研究法》,学界至今未给予足够重视,学者也多只在论及林纾的古文理论或赏析韩柳文艺术时加以引用论证。事实上,《韩柳文研究法》虽残留有传统古文评点的痕迹,却深受近代学术思想的影响。该书以韩柳文并重,是对自宋迄清争论不休的韩柳优劣论的反驳,同时也标志着林纾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修正,更是其毕生"力延古文之一线"主张的具体实践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是第一部独以韩柳文为整体加以研究的理论著作,其研究视角与命名方式的独创,在韩柳文研究史上具有道夫先路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5):94-97,108
崔浩以其过人才华和谋略成为北魏史上最著盛名的汉族官员,他以经世济用、用夏变夷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文化主张在太武帝时期开创了北魏文化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缪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4-33
唐承六朝之后,公私文翰,并用骈俪,而末流弊滋,浮滥冗缓,叙事论理,不能真切,于是韩愈倡为散行之文,远师先秦西汉,以朴质条鬯之体矫正魏晋以来排偶藻饰之风,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古文之体遂立。名为“古文”,实乃创新,虽取法先秦西汉,而能自具唐代新散文之风格,并非奴隶式之摹古也。 相似文献
16.
李悦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所特有的范畴,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它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家之道从先秦产生开始一直到清代,对中国思想史上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道家和佛教有着一个从斗争到融合,再斗争、再融合的过程。刘勰、韩愈、章学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道"内涵的阐发,体现了三教文化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照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3):56-59
崔浩是东汉以来儒家大族经西晋末年五胡乱中华后留居北方的代表人物.他欲借鲜卑族政权来推行儒学,这预示了胡汉文化在其身上发生冲突的必然性.这场文化冲突,是从他的政治观、民族意识、宗教信仰、学术历史观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国史之狱,真实地记载了历史上汉民族文化大融合过程中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8.
周腊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3):18-20
唐末崔谔、崔詹是排行相邻的兄弟状元。崔詹夺魁后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等职 ,兼赐银章、加金紫。崔詹办事敏速 ,出入慎秘 ,有长厚之誉。崔谔夺魁之后 ,刚入仕途即卒。 相似文献
19.
吴桂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3):294-299
崔氏是东汉文坛上较为著名的一个文学家族,论题研究和论述了这个家族成员的散文创作,由点之管窥蠡测,折射出东汉散文创作和东汉家族文学的有关特点。 相似文献
20.
陈鸿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5):86-91
1965年,于福建省福州市莲花峰发掘的五代闽刘华墓,是唐末五代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尤其是该墓中出土的《唐故燕国明惠夫人彭城刘氏墓志》一石,型制巨,文字多,内容详赅,记载了闽、南汉的诸多史事,可藉以考稽史实并纠正史籍之误载误传,诚唐末五代重要之石刻文献,史料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