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了经济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指导方针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措施等。本文就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客观基础和时代特征作一论述。 一、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客观基础 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是在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形势下,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哲学依据。 关于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伦理思想是他的丰富的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伦理设计和国际战略伦理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对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对外思想的发展和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重点内容是“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维护世界和平”。一、“和平”优先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理论,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邓小平说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理论中,“和平”优先的战略思想是十分明确的,把“世界和平”放在国际战略的第一位置。因为,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理论主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邓小平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一系列论述,以其对中国和整个国际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就邓小平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目标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善于根据世界格局及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及时把握住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和重组,再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提出给予中国外交工作有力指导的国际战略思想.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文章主要从发展大国关系角度,探求他们如何制定国际战略,以便能把握新中国国际战略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划时代意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战略思想 ,特别是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给我们开辟了道路。”① 他在毛泽东之后 ,科学地分析了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 ,准确地把握了新的时代的主要特征 ,以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为基点 ,创造性地、系统地建立了新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这一科学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 ,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的。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从战争与革命为…  相似文献   

7.
王环  张术环 《东岳论丛》2003,24(2):15-16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想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必须搞清楚这一思想产生的客观依据、主要内容、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关系以及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启发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一、坚实的依据———对新的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马克思主义认为 ,一切划时代思想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思想的那个时期的需要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定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属于特定时代的。因此 ,制定国际战略首先离不开对一定时期国际局势、时代主题以及本国地位的判定与估计。邓小平国际…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百:关于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国际新秩序;关于中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方针和原则;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党际关系。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根本目标是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保证分“三步走”战略的实现。高度的求实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创见性和灵活的策略性构成了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四个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贺可栋 《学术论坛》2007,30(9):27-30
国际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客观分析国际形势和正确估量自己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为实现其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外关系领域内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谋略和指导.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而且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新飞跃,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教育的战略思想。提出了邓小平的教育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教育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是人类思想运行的一般规律.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要点是关于对外开放的根本思路和基本原则,邓小平对毛泽东虽有发展,但主要是继承和坚持,其基本点是一脉相承的;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认识和具体内容,邓小平对毛泽东虽有继承,但主要是发展和创新,在更高的层次上、更高的水平上展开;在付诸实践方面,则是大胆的超越.这种发展和超越,不是细微的量的增加,而是重大的质的飞跃,因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秩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调整,中国国际秩序外交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冷战结束后,适应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入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作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秩序外交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源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智慧,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成为中国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主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对国家主权首要地位的认识、对维护国家主权内容和方法的认识以及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主要措施等等。中国必须以邓小平的主权理论为核心,将国家主权的维护作为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的主权战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标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 ,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 ,这是目标、原则、途径和特征辩证统一的科学的发展观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选择方式 ,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 ,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 ,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树林 《学术探索》2004,2(8):25-28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的现代转型。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价值标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民主政治的价值实现方式,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沈传亮  张晓 《阴山学刊》2004,17(4):14-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取得丰富成果。从研究重点来看,主要是围绕着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新时期文化以及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究邓小平执政思想对于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邓小平执政思想主要体现在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式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文化"观集中表现为创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构想.邓小平的文化观,在理论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指引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07,28(5):83-85
人本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志强 《兰州学刊》2006,3(12):42-44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通过实践探索,并经过邓小平主观努力而形成的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这一理论都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