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苏林忠 《决策探索》2007,(13):26-27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文化和旅游这两种社会活动从产生之初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没有像今天联系这样紧密.可以说人们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文化动机是人们旅游动机的核心和源泉.文化已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乏味和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们旅游活动的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特色冰雪体育旅游,是我国北方地区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旅游业的新型发展趋势。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旅游产业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齐齐哈尔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居民体育旅游需求趋势等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对齐齐哈尔特色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曲锋 《经营管理者》2009,(14):126-12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的增多,"旅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旅游市场进行准确有效的市场定位将会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吉林省旅游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发挥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市场定位,并阐述了对吉林省旅游市场定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业旅游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各方关注,并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工业旅游的良性发展需要工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配合。我国工业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理论上讲,相关从业人员对工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实践上讲,工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还没有形成良性态势,需要抓住和解决二者良性互动这个核心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工业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工业旅游互动问题的理论依据1.工业旅游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省旅游收入位居西部第一,旅游业被我省列为六大产业支柱之一。2003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20.82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3个百分点,全国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更高层次要求,其发展现状仍有许多不足,有旅少游、过而不游等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推进我省旅游业的更大发展,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课题。但笔者认为,富有特色的旅游吸引体系的建立,是发展四川旅游业的首要基础。本文谨就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导下,拟对四川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特色开发利用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四川的实际提出相应的营造四川旅游特色品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省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开始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的进步。旅游业是属于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的典型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并在发展中衍生出一个新的行业--旅游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旅游业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它的提升空间就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企业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主体。旅游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赢利机制是旅游循环经济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洛阳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特别是在洛阳市提出"旅游强市"战略以来,无论是在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方面,还是在景区类型和客源情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洛阳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规划、旅游品牌塑造力度不够、旅游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应采取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加大力度塑造旅游品牌等措施,从而推动洛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合铜黄高速公路影响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组 《决策》2007,(10):36-37
2007年9月28日开始,从合肥去黄山的车程将从过去的6小时缩减到3.5小时.合铜黄高速公路在这一天全线通车,途经合肥、巢湖、安庆、铜陵、池州、黄山六市,将省会合肥、黄山风景区和九华山佛教圣地贯通,被誉为安徽省旅游的"心脏搭桥工程".  相似文献   

9.
刘翠  祁永卓 《经营管理者》2011,(2X):282-282
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虽然目前我国旅游统计能够反映中国旅游业的基本情况,但是要全面反映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旅游统计核算体系--旅游卫星账户。本文通过梳理旅游卫星账户的国内外研究,得出旅游卫星账户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冯俊帅 《经营管理者》2012,(3X):307-307
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能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产业。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不断发展的现代商务方式,显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将两者结合,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突破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手段,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加快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深入研究。对我国旅游业冲出亚洲,与世界接轨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优势、制约因素、解决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也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和"先导产业"。盘锦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行业政策引导下,作为辽宁省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以及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惠东地处大亚湾和红海湾畔,是一个海洋大县,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惠东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一直发展较慢,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相当低,没有体现出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惠东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消费,旅游业应努力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出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旅游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开发原则的介绍,以桂林阳朔为例,对其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遵义旅游业的发展,遵义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显得越发重要。本文着重分析遵义旅游人力资源现存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以促进遵义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慧然 《经营管理者》2013,(7X):276-27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于我国旅游教育来说,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改革压力。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旅游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旅游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基于以上开展了相关研究,期望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程炎  王运宝 《决策》2012,(12):6-8
自2006年合肥市实施招投标体制改革以来,合肥招投标中心进场交易项目和交易规模两项指标均超过全省15地市总和,交易总量位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前列,交易额2012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6年来,在大建设、大发展中,合肥未见一个干部"倒下",没有坍塌一座桥梁,在安徽乃至全国,都实属少见。在这个过程中,合肥市招管局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招投标"合肥模式"引起全国关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演出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中国,以前眼光大多放在比较"硬性"的旅游资源上,比如山山水水、庙宇墓碑等.至于对旅游演出对游客的吸引力,并没有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一个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旅游大区,但是旅游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为了消除季节性对新疆旅游业的不利影响,发展新疆冰雪旅游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对新疆发展冰雪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旅游业 扩大河南旅游消费市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战略之一.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如何顺应这种需求态势,更好地营造和扩大旅游消费市场,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目前各省都将旅游业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培植.河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如何借此机遇,把旅游业尽快培育成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5.12"大地震令举国悲怆,同时也给四川省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在灾后促进四川旅游经济的恢复和产业层次的提升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上除了加强灾后对四川旅游的宣传推广、重建游客信心之外,更主要的是借这次机会完成对四川旅游行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基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一、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