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浩如烟海的关于艺术、关于美学的理论著述中,许许多多的理论家们对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的内涵等等问题做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阐释。弗·培根说:“艺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乘”。罗丹说:“艺术是表现人的精神意绪的基本形式”。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认为:“艺术是个人的体验而并不是客观的”。苏珊·朗格则提出了“所谓艺术,就是‘创造出来的表现性形式’或‘表现人类情感的外观形式’”的定义。 当我们细细琢磨这些大师们的观点时,我们便陷入了一种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2.
客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这话当然不错。为什么说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呢?这是因为,一般说来,在人与自然之间,人是二者活动的发起者或主动者,而自然界则是二者之间活动的接受者或被动者,故有人为主体,自然...  相似文献   

3.
何谓宪法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宪法解释的概念,国内学者大致围绕宪法解释的主体、客体、场合、目标四个方面展开,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关于宪法解释主体、客体、场合、目标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如果从构建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着眼,可将宪法解释的主体和场合分别界定为“违宪审查机关”、“宪法诉讼”。从一般意义上讲,宪法解释的客体应当理解为形式意义上的宪法即“宪法文本”。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看,宪法解释的目标是立宪者、宪法文本和宪法解释者之间“视域融合”的产物。因此,宪法解释的概念应当重新定义为:违宪审查机关在宪法诉讼中对宪法文本含义的阐明,这一含义是立宪者原意、文本意图与违宪审查机关意图三位一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郑庆林同志在《也谈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以下简称郑文)一文中,对王玉樑同志的《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提出商榷,批评其将“价值的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张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来定义“价值”。虽然我们也象郑庆林同志一样,不赞成把“价值”理解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但拜读了郑文之后,却有这样一种感觉:它对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理解、定义及其论证,明显地缺乏合理性而难以让人信服。考虑到这种不合理的论证和定义方式在国内价值论研究中原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以郑文为例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文艺美学的探索中,为克服“表现论”和“再现论”的偏颇,一些同志力主在“表现”与“再现”的对立统一中,来揭示文艺的本质特征,阐释文艺审美创造的规律。我是赞成这一主张的,因为就文艺审美创造来说,它既不是单纯地“表现”主体,也不是纯粹地“再现”客体,而是要在“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对立统一中,来建构崭新的艺术世界。那么,文艺审美创造“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统一,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的呢?或者说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统一的方式和表现形态,就是审美意象。这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能够成为文学活动细胞、并成为整个文艺学体系内在矛盾点的,只能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所产生的第一个东西——审美意象。正是它,包含了客体对象与主体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406页)。即是说,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利害关系或功利关系。价值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非实体范畴。 主、客体的价值关系是以二者的实践关系为基础的,实践决定着主体和客体、同时也表明了主体通过实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先提出认识论中两个问题,作为本文的引子. 第一,传统的“认识”定义忽视了主体性原则按传统的“认识”概念的定义,是指“人们的头脑对于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或“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这一定义有两大特点:认识对象仅仅是主体之外的客体;认识活动仅仅是一种反映活动,它忽视了主体性原则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个特点也就变成了两个缺点:因为,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人作为主体既是  相似文献   

8.
前柏拉图时期文类问题探讨的历史语境呈现出鲜明的杂糅浑整性,自觉独立性不足.文类理论的发生发展与丰富繁盛的文学创作、与日常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具体理论观点和资源表现为:类型划分上提出了“有益的艺术”、“快感的艺术”、“兼具有益和快感的艺术”,自由艺术与辅助性艺术以及“主体说”、“客体说”、“主-客体说”;并从中寓有“诗高于画”、“乐高于诗”以及人相美丑、模仿对象好坏、是否形成审美幻觉等决定作品优劣高低的文类等级观念.在文类发生起源观上主张神赋说,并由此进一步引申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的关乎文学创作中文类兼善与偏长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的“培根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杰 《文史哲》2005,(3):157-163
“培根问题”亦即“偏见”问题。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是继近代英国经验论者F 培根之后第一个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的现代哲学家。他不仅首次将内涵于培根“假相说”中关于偏见与认识的可能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问题称为“培根问题”,而且提出了与培根的解决方法不同的证伪主义的解决方法。波普尔对培根问题的重新发现及其解决,使“培根问题”得以深化,使西方知识论的研究得以拓展和丰富,但他并未能使这一问题得以真正解决。培根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人们曾赞颂弗兰西斯·培根为“战斗的唯物主义者”、“近代唯物主义始祖”,这是恰如其份的。然而,亦有称其为“经验主义者”的,这恐怕未必是对培根哲学思想的正确概括。称培根为“经验主义者”,大致出于两种理由。一种是培根异常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坚持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例如,黑格尔说:“培根一直被赞扬为指出知识的真正来源是经验的人,被安放在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顶峰上。”现代一些外国的哲学史家也沿袭了这种观点。另一种理由是:培根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只承认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  相似文献   

11.
《辞海》里关于“效果”一词的解释是:“效果,人们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这解释我以为是正确的。效益,无疑也是人们的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结果、成果。不那么严格和精确的话,可以说效益也就是效果,两者没有原则区别。但是,效益和效果,并非没有一点差别,为了说清这种差别,须要借助哲学上主体和客体的概念。 主体作出一种行为,从事一种活动;主体的行为、活动作用了客体,在客体上留下了痕迹,譬如使客体发生了某种变化。这就是主体作用的有效结果。这种结果就是效果,如图:  相似文献   

12.
<正>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遗憾的是,如同马克思没有留下公开的哲学专著一样,他也没有给实践概念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恩格斯也没有这样做。列宁只是在批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以未定形的口吻说到:“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0页)显然不是一个规范性的定义。毛泽东说: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外国人说:“没有一种艺术传统要比中国古代的艺术传统更加竭尽全力于灵感的追求”①。这或者真算得是旁观者清吧!当然,中国古代的作家们是不会想起inspiration这个词来的,但是他们确实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如“应感之会”,“天  相似文献   

14.
弗·培根在“假相说”中探讨了主体认识结构问题。通过对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考察,揭示了非理性因素的认识功能;通过对主体先存观念、知识、语词等的分析,揭示了理性因素的认识功能。这是欧洲哲学史上对认识结构理论所作的第一次集中而深刻的探讨,它从反面肯定了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矛盾,揭示了认识的一些本性。然而培根对认识结构的探讨是不自觉的,他片面地夸大了认识结构的消极功能,而忽视了其积极功能。考察培根对主体认识结构所作的这一“否定性”探讨,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近几年来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不适当地夸大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二是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就是近几年来报刊杂志上流行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德育学》(陕西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提出了要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引自《德育学》第137页)一些文章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德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自然是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但这并不是说,任何自然都是现实的客体。所谓客体,它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是与主体相对而言的。在人类尚未出现以前,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只是作为客观的物质世界而存在,而不是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客体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认识和变革自然,于是才形成所谓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因此,自然界是否能成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否能进入人的认  相似文献   

17.
主体即具有思维能力、赋有意识和意志的人;客体即外界的事物,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通过认识和实践,主体与客体发生了联系,建立起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具体关系。本文不能研究这全部关系,只就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截取几个“链环”分析一下。一、审美关系的产生主体和客体的最初的关系(也是最基础的关系)是依靠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才得以建立的。这种最初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18.
<正> 李鼎文同志在《人的受动性试探》(见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文史哲》)一文中,对马克思早期讲过的“人的受动”问题做了专门研究,给受动性下了一个较恰当的定义,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这都是有益的。但是,对我国理论界的评价,却太不公平了。作者说:“过去我国理论界只讲人的能动性,不讲人的受动性。在对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只讲人对客体的能动关系,不讲人对客体的受动关系;只宣传发挥自觉的能动性,不宣传在人身上还存在着受动性。”如果说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在研究人与客体的关系时,极少有人使用“受动”这个概念,并在理论宣传上,在某个时期和某  相似文献   

19.
论价值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在我国有了令人注目的进展,与此伴随的,是争论性问题的增多,何者能充当价值主体就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范畴(“实体价值论”①的提法是不成立的),而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的统一。从最一般涵义上说,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功效、功用或效应。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则是作为一般哲学范畴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对艺术起源于巫术的两点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艺术的起源,学术界向来有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以及巫术说等种种解释.应当承认,这诸多解释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足以成为对艺术起源问题的唯一答案,因为这个答案只存在于上述多种观照角度的视界融合之中.当然,这种视界融合绝不是多种观照角度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从中找到一种最能切合艺术本质的,因此能够对其他观照角度产生整合作用的观照角度作为融合其他视界的基本视界.我认为,能够承担这个任务的,应当是巫术说.这是因为,不论从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还是从艺术功能的基本特征来看,巫术与艺术之间所具有的人类心理上的一脉相承关系最为突出;因此,从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中探寻艺术起源问题,虽不足以获得有关艺术起源的全部答案,但却能够真正找到决定艺术这种人类精神活动本质生成的那些原初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