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为标志,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场划时代的沧桑之变随之启动,它的策源地是在被划入英租界的外滩。1844年初外滩已率先跨出了传统农村社会的门坎,到了1862年前后,伴随着太平天国和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阵痛,上海的租界地区已从江南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剥离,草创了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化城区。  相似文献   

2.
清咸丰、同治年间,在云南西部爆发的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联合汉、彝、白等各族参加的反清起义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这次反清起义,从1856年到1874年,前后长达十八年之久,沉重打击和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在这次反清起义中,巍山曾起了极大的作用,现就此问题略作评述,供史学界参考。 杜文秀起义前的巍山 蒙化府设于清乾隆三十六年之前,后改  相似文献   

3.
上海小刀会起义的酝酿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军攻陷南京,掀起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反清武装起义的高潮,形成了有利于上海小刀会酝酿起义的大好形势。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军攻陷南京,引起了长江下游地区阶级力量的变化,为上海小刀会酝酿起义提供了历史机缘。当时的上海小刀会在酝酿起义阶段与太平军之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双方约定了起义的日期、地点与起义后的军事进攻战略,太平军还有可能派人参与了起义的酝酿。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多把金丹道教起义视为19世纪90年代全国反洋教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金丹道教起义不是反洋教起义,而是以反敖汉蒙古王公贵族为主要内容的反清大起义.起义的原因不在于天主教恶端,而是由于金丹道教一开始则怀有的反清意向;敖汉蒙古王公贵族对汉民大众的暴虐压迫;满清官府的腐败盘剥及自然灾害进一步催化了社会矛盾.金丹通教“毁杀教堂教民”是金丹道教起义对外来侵略者、洋教堂的立场和态度.并不能说明起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清同治年间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宁夏回民起义是一场反对民族歧视、求取民族生存的不彻底的反清起义。起义中的主要首领马化龙时而起义,时而就“抚”,没有坚定的反清态度,他仅仅在这场斗争中代表回民群众向清朝统治者进行了有限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湖州南浔刘氏为近代著名绅商家族。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后,刘氏家族起家于辑里湖丝贸易,后扩展家业至盐业、典业、地产业等各个领域。19世纪80年代以后,受国际贸易体系和国内生产结构影响,刘氏家族的商业资本加速流向近代工业、商贸业和金融业,但总体上仍然表现出以商业资本为主导的资本结构特点,并与传统经济形态保持着甚为紧密的关系。刘氏家族的个案反映出近代绅商阶层的经济近代化尚未获得充分、完全的发展,揭示了近代绅商阶层转化及其商业资本转化的过程的艰难。这两个转化过程,需要应对与近代社会生产结构、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官府势力和官僚资本等诸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1842年通商口岸上海开埠,这不仅仅成为改变上海城市自身命运的起点,也是近代以来以上海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重构的新起点.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发生了位移,即上海取代苏州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中心,而且该区域原有的城镇经济结构也在这一巨变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新的"商业化"浪潮成为这一改变的推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近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城市在其产生与发展中,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开埠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开埠前,即使是较发达的汉口、天津、上海等城市,也仅仅是国内货物的集散地,但开埠却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拉开了帷幕;“因商而兴”是中国城市向近代化发展的基础,由开埠通商而产生的巨大商业力量,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中的新动力,商业功能日益成为近代城市的主要功能;由于兴办近代企业,使城市发展有了独立的经济保障和经济依托,从而加快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843—1949年上海市闸北、虹口、杨浦三区,即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个案研究,作者指出由于受到上海开埠后租界地区城市化以及新交通线路形成的影响,上海东北部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呈现出以租界城市建成区为中心的圈层构造:南部地带由自然村落、集市——市区演化;中部地带经历了自然村落数量迅速增长,之后再由村落、集市——城乡过渡带——市区转变;外围地带则表现为自然村落增多以及部分地区演化为城乡过渡带。简言之,上海地区的聚落空间结构在开埠后经历了由传统的以商业市镇为节点的网络结构,向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转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文化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开埠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三个城市文化空间。一个是开埠以前形成的以老城厢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空间;一个是开埠后发展起来的以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和北四川路为代表的近代上海文化空间;第三是以闸北、普陀一带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生产的文化空间。租界时代的上海,文化空间沿着苏州河扩展,形成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一次跨越。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书写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前者跨越苏州河,后者跨越黄浦江,并实现由经济跨越向文化跨越的转换。世博会是一次重大的文化上的链接,上海文化空间的转移与定位将形成一个沿着滨江带的持续跨越。  相似文献   

11.
绅士阶层是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晚清绅士阶层是在内外环境剧烈变化下而衍生出的新绅士阶层,其中的“新绅士——立宪派”影响很大。他们以东南地区实业家为骨干,主张实行立宪,强烈要求参与政权。但清王朝对他们只是欺骗和愚弄,不愿在政治上给他们一席之地,于是他们在反清浪潮中最后选择了抛弃清王朝。  相似文献   

12.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史学界对此已有多方面的论述,本文结合历史课的教学,就其产生的深远意义,作一粗略的论述。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各族人民反清浪朝的影响下,一八六四年新疆各族人民也爆发了反清起义。但起义不久,领导权即为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所纂夺,他们以“排满、反汉、卫教”的口号蛊惑人心,制造民族分裂,先后在新疆建立了几个互不统  相似文献   

13.
开埠后数十年,上海租界人口稀少,社会功能极为单调。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及后来的太平军战乱对上海租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租界人口急剧增长,并由此导致租界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功能出现了多样化,上海租界的城市化由此起步。  相似文献   

14.
《李文学起义》(以下简称《起义》),由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写组编写,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内容系反映清成同年间,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李文学为首的各族农民反清斗争事迹。 为歌颂农民起义,尤其是历来反映甚少的少数民族起义,《起义》编者能够收集资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全国各地、各民族掀起了一个范围极其广阔、性质十分复杂的反清运动。甘肃回民起义是这个运动中的一组巨澜,其中的西宁回族撒拉族起义更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浪涛。但是,解放以来对这次起义的研究很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试图对这次起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天地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起义作为同时代发生的两次反清起义,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不只是表现在社会背景、原因、冲突对象等方面,更主要体现在性质、领导成份及民众联系程度、内部整合机制等方面。正是诸多相似之处,使得广东天地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起义有着相似的结局。  相似文献   

17.
1864年,伊犁地区爆发的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清武装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族人民在陕西、甘肃回民起义推动下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前后七年之久,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张俊 《社区》2010,(19):30-31
海纳百川的上海自开埠以来始终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城市建筑风格还是由此派生的社区形态都受到了深刻影响,从而造就了今天的上海。翻开上海城市建设的档案,不难发现“石库门”建筑如同北京四合院一样,给这片土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狭小而充满人情味的里弄里,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留下了一段段值得玩味的记忆,同时也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论杜文秀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渊源马经清朝咸同年间滇西地区爆发的杜文秀领导的反清起义,是回、汉、彝、纳西、傈僳等少数民族联合反对清朝民族压迫的进步起义。这次起义在云南各民族联合反抗封建统治者民族压迫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杜文秀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临近末日,中国社会面临大动荡、大改组的前夜。这时,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爆发了一场以民间秘密组织天地会为主体的反清起义浪潮。起义武装利用中法战争后掌握的新式枪炮,联合散兵游勇、社会流民、贫苦农民和一部分清军士兵,拉湾放台,联帮聚股,据寨扬旗,攻城略地,席卷广西全境,波及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