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建立了一个由实物资本和债券构成财富的随机经济增长模型,并将体现社会地位的财富考虑进效用函数中。通过随机最优化方法,确定了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财富比,期望经济增长率,债券的平均回报率及债券的份额。最后讨论了税收,随机扰动和私人资本回报率对消费—财富比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开展国际视角的固定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有助于认清我国财富水平与发展能力在国际上的地位。文章采用役龄-效率函数和役龄-价格函数测度2000—2020年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财富性资本存量,通过Tornqvist指数方法测度中国的资本服务指数,以Malmquist指数测度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建筑投资、设备投资已显著超过美国;美国的固定资本存量高于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低于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中国和美国的资本服务指数均在2020年表现出降低趋势;中国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未表现出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3.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本文兼顾财富摸底和贡献衡量的双重需求,利用永续盘存法(PIM)新途径,系统测算1995—2021年我国数字资本的财富性资本存量总额、财富性资本存量净额、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规模,继而分别刻画了数字资本财富积累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赋能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从财富积累特征看,财富性数字资本存量净额以21.12%的年均增速实现跨越式增长,表现出“加速–放缓–提速–阻滞”的四阶段变动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数字资本的持续快速积累态势,融合数字软件资本积累更易受宏观经济形势的扰动。分行业看,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呈现出“三产>二产>一产”的逆向渗透格局,且显现出数实融合过程中“不均”“不深”的特征。从赋能经济增长贡献看,基于数字资本服务测算得到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升–降–升”的N型增长趋势,且数字软件资本逐步取代数字硬件资本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本文全方位地展示了数字资本“投资–消耗–积累–服务”的资本运动全过程,论证了将财富与生产双重属性置于同一资本测算框架的必要性,以及以资本服务测度资本投入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三期的世代交叠(OLG)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保障和公共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条件下代表性行为人的储蓄和教育投资决策以及经济增长率发现:科学技术水平与经济增长率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现收现付制养老金保障水平的提升对个人教育投入有促进作用,但是会使社会总储蓄减少,相当于生产中物质资本的投入也会减少,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即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公共教育投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替代部分个人教育投入,降低养老金保障,提高个人储蓄,进而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解读GDP与百姓生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许多人的概念中,GDP是宏观经济的指标,是国家的事,离我们个人很远很远。其实并非如此。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  相似文献   

6.
物质资本是一国国民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研究,资本核算的结果是重要的数据依据,但是在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存在资本测算结果概念不清的情况。资本测算的结果包括资本存量总额、资本存量净额、资本服务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2001~2009年的季度数据,使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投资等资产投资收益率与宏观经济变量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投资收益率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适于经济复苏和繁荣前中期阶段进行投资;房地产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指数同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投资品种;债券投资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保持一定的反向关系,债券资产的配置应该是反经济周期的,适于CPI的下降通道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两种方法估计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用传统方法估计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在9.1%-9.5%之间,但是这个潜在增长率在近年来低于实际增长率。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确定与检验,用估计方程计算出了在资本驱动假设下的潜在增长率,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对之的解释是由于过多的投资所致。  相似文献   

9.
国民储蓄是资本投资和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在的资本资源.文章用滞后分布模型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运行中国民储蓄的形成、储蓄决定投资、资本形成、金融机构信贷和经济增长等数量规律,从而得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论,有利于正确认识储蓄与投资、储蓄与信贷、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重新审视宏观经济均衡,发现影响宏观经济均衡的因素除了两大部类的劳动力增长率、投资比、消费比等宏观因素外,还包括两大部类的知识生产函数、家庭效用贴现率、家庭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等微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测算我国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与生产函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1978-2014年的潜在GDP进行估算.分析了各生产要素的产出贡献比、要素产出比、边际产量的变化趋势,从供给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解读.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与“旧常态”交替的过程中,资本边际产量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缓慢、TFP增长率下降是中国潜在GDP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资本收入替代劳动收入已成趋势,并有进一步深化态势;中国企业在新常态背景下普遍面临盈利水平下降,运营成本上升的困难;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将逐步从需求面的管理转向侧重于供给面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刘富江  江源 《统计研究》2007,24(12):3-8
 摘  要:本文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超长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和与之相伴的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上升、财富积聚效应、投资高速增长和股市繁荣等宏观经济中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财富积聚效应对投资增长和股市繁荣的影响,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动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个人心理预期、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不完全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大众个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即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变化。个人心理预期的形成和波动对消费和投资带来直接影响,从而产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积极效果,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适时调整个人心理预期,使社会大众个人心理预期保持适度乐观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一、导言 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通常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经济增长是长期目标,通过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达到无通胀、充分就业状态的短期目标。对完成上述宏观经济目标而言,投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对投资而言,资本形成对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5-2016年中国29个省的制造业就业数据,引用Baker等人公布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通过建立贝叶斯正态回归模型,考察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创新驱动战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在国家强调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谨慎对待国际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评估,及时公布相关数据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不确定性预期。  相似文献   

16.
何新易 《统计与决策》2012,(24):165-167
作为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国际资本流动的本性其实就是逐利避险。文章构建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中美两国利率差、通货膨胀率差、汇率变动以及资产价格差、经济增长率差异、经常项目顺差变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及财政赤字占比等等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在影响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各种因素当中,中美两国资产价格差异以及外国直接投资所发挥出的作用最为显著,但是中美两国经济增长速度间的差异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7.
熊萍萍  门可佩 《统计与决策》2007,20(19):122-124
本文考虑货币发行,并将政府花费引入到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中,建立了连续时间随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随机最优化方法,确定了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财富比,期望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以及货币资本的份额,.并讨论了政府花费、税收和随机扰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舒尔茨(1960)认为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贝克尔(1960)认为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支出、企业和个人投入等,但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推行以及个人教育需求的稳步增长,居民教育投资将会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投资的主体.而教育作为一项投资,其规模大小取决于投资收益率.个人所得税作为对个人收益的主要调节杠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教育投资规模,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率.鉴于此,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才能引导我国居民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力度,进而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王文平 《统计与决策》2012,(19):108-110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短期内储蓄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但长期内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经济增长是储蓄的格兰杰原因,高储蓄并不能导致高增长。国际资本流入与储蓄在短期和长期内皆互为因果,但经济增长与国际资本流入之间只存在从前者到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在短期内我国应采取提高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政策以鼓励投资和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但在长期内应将政策重点置于消费引导的经济增长,以此促进国内储蓄与外国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率接近 10 %的高增长 ,其中有10年的 GDP增长率超过了 10 %。在这 2 0年中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扩大带动的 ,本文仅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和投资的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处在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