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杜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62-163
数字化多媒体手段以其科学性和优越性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应用。将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歌唱练习中,不仅能帮助演唱者克服传统歌唱练习中的许多弊病,还能使演唱者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从而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91-93,99
歌唱是一项整体运动,它是由呼吸、发声、共鸣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想获得美妙动听的歌声,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协调、平衡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运动的基础。注意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与发声以及歌唱的共鸣,建立歌唱平衡状态,对掌握歌唱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赵静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
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声乐教师对歌唱发声的训练主要靠听觉和感觉来帮助学生树立声音形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有一套兼容并蓄、化繁为简、方法具体、目的明确、简单易行的练声方法和步骤,能对声乐教学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谈歌唱发声中的基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花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歌唱发声中的基础训练,主要包括歌唱发声过程中调整歌唱呼吸、保持喉结的稳定、取得模膈膜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潘龙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146-147
0146-02艺术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它集音乐、文学、舞台表演为一体。人们常用艺术歌唱的形式来表现生活、抒发情感、寄托希望和寓示理想。一般来说,完美的艺术歌唱不仅要具备悦耳动听的嗓音、清晰准确的语言、精湛娴熟的演唱技巧,更应具备强烈的情感抒发,以勃发的激情拨动听众的心弦,真正打动听众的心灵,让听众陶醉于美妙歌声的享受之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很多歌唱者虽拥有良好的嗓音条件,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但唱出来的声音却显得苍白、呆板,缺少动人的魅力。这种缺… 相似文献
7.
吴灵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6):153-153,156
歌唱艺术是一门通过用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歌唱艺术的表现力在于能否准确和充分表现音乐作品思想感情,它包括歌唱艺术表现的再创造活动、歌唱艺术表现的“同构联觉”艺术、歌唱艺术表现的情感艺术、歌唱艺术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艺术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王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3):121-123
成为一名好的歌唱者,需要在感受作品、感受自身、感受观众三大要素中用心探索和研究。同时,注意对声音的“品味”要求,对作品的规定情境的分析,对演唱时“视像”的关注等等,进而做到“真情流露”,打动自己,感动观众。 相似文献
9.
周超英!教育系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从呼吸对歌唱的意义、科学正确地歌唱呼吸法、呼吸与美声歌唱等几个方面着手,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了呼吸与美声歌唱深厚的渊源关系,即美声歌唱的基石是正确地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从而阐述了呼吸是发声的原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是各种声乐技巧的“能源” 相似文献
10.
王茹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127-130
情感与技术是音乐歌唱艺术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然后从情感、技术与歌唱三方面的关系分析中得出,情感与技术在歌唱表演中是两个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一种和谐互动关系。只有保持这种良好的关系,音乐歌唱艺术才能实现"声情并茂,技艺结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林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3):88-92
歌曲演唱中,情感表现是否到位,决定了歌曲演唱的艺术魅力和美感效果。为了把握好演唱的情感表现,需要深入分析作品,积累体验,讲究韵味处理,发扬风格特色,注意咬字发声,掌握声音技巧,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2.
张慧琴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50-151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共性风格和多元个性风格的完美结合体。近些年来民族声乐教学过分重视学生演唱共性风格的培养 ,忽视了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淡化了学生演唱个性风格的培养 ,因此要从认识、审美、教学理念入手 ,改进教学模式 ,完善教学课程设置 ,因材施教 ,突出学生演唱个性风格的培养 ,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3.
张本秀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3):156-157
情感体验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内在音乐感受。只有当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才起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体验来达到审美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京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139-141
从意识的角度对歌唱肌能可调节的三个主要部分进行了阐述;肯定了意识调节歌唱肌能可使特殊、复杂的歌唱生理动作简单化、自动化,同时也强调了感性认识要上升为理论认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凡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101-102
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强化爱国主义观念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论文简明阐述了爱国情感在增强爱国主义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与增强爱国情感的有机联系,初步探讨了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军事理论CAI课件素材选用要有感召力、感染力、说服力,教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深刻的情感体验,始终保持爱国激情;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王洁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3):101-104
感受最初只是主体的一种心理兴奋,它不是情感,也不同于感觉;文学中的感受源于一般的生活感受,它是生活感受的形式化;表现感受就是通过直觉、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使感受成为思想、情感、形象、语言的复合体。感受具有的赋形需求使得它既是文学活动产生的原因、动力,又是文学活动的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论美声、民声、通俗三种唱法教学的兼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凯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5):168-169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对学生掌握综合演唱方法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形势发展对声乐技术的兼容性要求,关声、民声、通俗三种唱法的可兼容性,美声、民声、通俗三种唱法教学的兼容性三个方面采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刘曼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127-128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最贴近人类自然表达,也是促进学生建立良好情感的最佳手段.在声乐教学中,实施良好的情感培养,对于优化声乐课掌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歌唱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