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 ,探讨了中国行政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价值目标、行政权力运行方式。认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行政发展 ,伴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行政环境变化 ,逐步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发展的方向及其体制、高效廉洁的价值目标、依法行政的权力运行机制 ,使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呈现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探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基本目标、治国方略以及权力产生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法律化、制度化。认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法理型权威,使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政治发展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3.
4.
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新的文化矛盾和文化问题主要有: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切实解决文化发展中种种不平衡;如何在我国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认真研究并应对和解决这些重大的文化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考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的内源式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市场、生产分工和要素投入三个方面.开放型经济也体现在市场、产业分工链和企业投入要素的三重开放.基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和态势,应该采取"倒逼"为主、"顺推"和"扩散"为辅的转型路径.依托民营经济的专业化产业区优势,以区域开放带动企业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国际产业转移和新产业价值链分工重构的视野中实现内源式民营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当下农村的公共空间被压缩,文化建设被边缘化,导致农民会共文化生活呈委缩之势."文化下乡"政策实戏体现的是嵌入式的发展理念和简单的"送文化"行动逻辑,即农村社会需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送文化"方式来解决文化匮乏的现实困境.这种理念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农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及农民在建设乡村文化方面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乡村社会一种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乡村戏剧的演出构建了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应以牛哥戏在桂东南农村地区的繁荣为契机,推动广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源式发展"理念建构.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西周末年中国社会私观念兴起,至春秋战国时期它一度成为最活跃因素,进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它的活跃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变革,对当时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新的小农经济结构建立,商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关系的改组等都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限于当时认识水平,人们一致将"私"视为罪魁祸首而猛烈地批判,导致"立公灭私"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私"在社会政治公共理性中无立锥之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各民族发展差距及其拉大的原因放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加以探讨,认为社会转型滞后是造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中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原因,并以此宏观社会背景为依据,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这一转型过程恰好与近代报刊的发展形成了因果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为近代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代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社会转型的基本含义及对人的发展影响进行了比较具体的阐述 ,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对人的影响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内源性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广东、广州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峰、最好的20世纪90年代中的时候,广货三分天下:三分之一是对外出口,三分之一是本地市场,三分之一是国内市场。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来说,它本身就是国际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一种特征决定了广东、广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兰敏 《南方论刊》2014,(7):31-32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目前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还处在这个转型期内。在这一特殊的转型期,经济社会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状态。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以及在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政府形象,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人类社会发展与三次社会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200多万年发展历程中一共发生了四次大革命,造就了三个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两次现代化的洗礼,而这些根本性的变迁都是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又经历了由原始的采猎社会向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三次社会转型。尤其是第三次社会转型的发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韩迎春  张蕾 《学术论坛》2012,35(2):45-48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的基本内涵、类型分类和系统结构。从社会现实层面探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源问题,即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序列由"以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各要素涵量及位序发生移动;利益将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范畴。我们应当从优化宏观层面的育人环境、构建中观层面的教育网络、满足微观层面的主体需求、完善机制并形成合力四个层面努力推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大规模的行政改革,这一改革多为移植外国行政模式。实践证明,不考虑本国具体环境和条件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改革开始了由外源式向内源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包括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 ,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体制改革 ,以集约化为方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赋予了经济转型以新的内容。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阶段来推进 ,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确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赋予了体制转型新的内容 ;新型工业化则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的思想是西方社会功能结构学派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思想。社会转型概念在我国理论学术界被相当普遍地使用 ,已成为描述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之一 ,也成为理论界研究中国社会的热点及重点问题的表达方式。但由于各自研究的领域、范围及对象的差异 ,使“社会转型”这一概念仍然存有争议。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 ,应该在更高层次上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特征、动力及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摩擦和冲突 ,提出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也就是提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理论 ,为中国社会顺利转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理论工程 ,需要研究再研究。本文仅从哲学的视角就社会转型概念的界定 ,社会转型的内涵、主体、特征、动力及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 ,谈以下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本省实际,与周边省区文化产业优势相比较,贵州应以文化旅游业作为突破口,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