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晚年在美国所作,原著系英文,后由台湾学者宋碧云转译为中文,由台湾远景事业公司出版。该书出版后,在海外引起广泛好评,但持异议者亦有之。如台湾学者张之淦在《林著宋译苏东坡传质正》(载《大陆杂志》第五十五卷第六期)一文中,以数万言的篇幅,对《被东坡传》进行了全面的批评,从写作手法到史料的取舍、鉴别上都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意见。新加坡学者邱新民也在其著作《苏东坡》一书序言中,对林著有所针砭。然而我们认为这些评议似乎都没有真正切中林著之弊,仅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全国各地报刊介绍和发表的台湾港澳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是建国三十年来所从未有过的。 台湾作家白先勇,现旅居美国,《当代》第一期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收获》第五期发表了短篇小说《游园惊梦》,《作品》第九期发表了短篇小说《思旧赋》。他的小说大多写台湾上层社会的生活,表现了思乡怀旧的主  相似文献   

3.
<正> 《钦之舅舅》和《巴里的旅程》是陈若曦早期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前者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三月《文学杂志》第四卷第一期;后者发表于一九六○年五月《现代文学》第二期.这两篇小说一发表,即被台湾学者所否定.到了一九八四年,大陆评论家林承璜深入研究了陈若曦早期创作之后提出质疑.他们的论点截然相反,各执一是,谁是谁非,有深入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性质的作品,郑振铎称它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海峡两岸的学者,对于我们民族的这一宝贵文学遗产都十分珍视。为了促进对《金瓶梅》及古代小说史的研究,本刊自一九八五年第一期起特辟《金瓶梅》研究专栏,同年第五期刊载了杭州大学徐朔方教授的《评<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一文。《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一书的作者、台湾学者魏子云先生于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台湾新闻报》第八版发表了《学术研究与批评——请教大陆学人徐朔方先生》的答辩文章。下面摘要转发魏子云先生的此文。同时,本期还发表了徐朔方先生对魏子云先生答辩的复文。 我们认为,海峡两岸的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进行商榷,是一件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祖国学术事业繁荣的好事。遗憾的是,本刊一时尚无法直接与魏子云先生和《台湾新闻报》编辑同仁协商发文事宜,故而只好将魏子云先生的文章略作摘要,作为学术信息发表,以飧读者。我们由衷地欢迎更多的学者参加讨论,广泛、诚恳、友好地交换意见。对此,本刊预致谢忱,并将竭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 1999)由武汉出版社 2 0 0 1年 10月出版。该《年鉴》于开篇《宋诗研究的展望》征引程杰、莫砺锋载于《阴山学刊》2 0 0 0年第 2期的文章 :《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 ;在“研究综述”中引用台湾学者张高评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3期的文章 :《新变代雄与宋诗之文学史地位》 ;于“论文摘要”中摘引了杨海明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4期的文章 :《柳永 :世俗词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况味》 ;于“论著索引”…  相似文献   

6.
《阴山学刊》1999年第 3期推出“港台文学研究”专栏不久 ,立即在台湾引起反响。在台湾岛内外久负影响的《展望》杂志于2 0 0 0年元月号全文转载了由吴素娥、金鹏善撰写的论文《何日共一曲尽诉故园情——郑向恒散文印象》。并特别加了“编者按”,称由大陆内蒙古包头师专中文系两位作者合撰之此文“曾于今年 (指 1999年 )九月刊登于《阴山学刊》第 12卷第 3期 ,本刊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特刊出 ,以飨读者。”郑向恒先生也两次来信 ,对作者和《阴山学刊》表示敬意台湾《展望》杂志全文转载《阴山学刊》论文@张福勋…  相似文献   

7.
从台湾学者的学位论文《清代台湾诗所反映的汉人社会》和《清代台湾竹枝词之研究,得知。台北武陵出版社出有廖雪兰的博士学位论文《台湾诗史》。访求之下,先后获读《台湾诗史》之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3年油印本和台北武陵出版社1989年铅印本两个版本。读罢掩卷,颇感惊讶。《台湾诗史》里若干明显的错误,从该书油印本到铅印本、自1983年选于1989年,作者本人乃至其指导教授、答辩导师竟然未加纠正。本文愿在指摘《台湾诗史》某些错误之时,纠正自己也曾不免的过失。t台湾诗史》(武陵出版社1989年版,下同)第1页记:唐维卿所辑之是诗晴,…  相似文献   

8.
关于刘体智、罗振玉、明义士三家旧藏甲骨现状的说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7年,我写过一篇《甲骨文材料之统计》,登在天津《益世报》《人文周刊》第13期,转载在开明书店出版胡愈之先生主编的《月报》第1卷第5期。1944年,我在成都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一书,又写过一篇《甲骨文发现之历史及其材料之统计》。这书在后方印数不多,但后来在台湾、香港都有翻印。解放后,很兴奋,1951年根据新的情况,我又写了《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一书,几年之间,一连印了3版。  相似文献   

9.
开展有关台湾历史地理的研究,对于阐明古代大陆与台湾人民间的悠久、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发表的周维衍同志《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在这方面作了可喜的开端。该文着重介绍了国内较少看到的明代台湾历史重要资料陈第《东番记》全文,并指出台湾一名是由“大员”转化而来,而“大员”可能起源于“土著番族的称谓”,这些都和今日通行的说法相一致。不过在关于台湾古代名称和若干地名的考订方面,还有不少难以同意之处,不揣浅陋,提出下面几点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一在台湾文学评论中,对于台湾政治小说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必要首先加以厘清。《台声》杂志1987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题为《台湾八十年代政治小说的拓展》的文章,认为“半个多世纪的台湾新文学代表作品中,是以政治小说为主流的”,并指出赖和的《一杆秤仔》、杨逵的《送报伕》、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陈映真的《将军族》和宋泽莱的《麋城之丧》等,是典型或优秀的政治小说。这也许是从广义上讲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显然将政治小说的定义扩大了。照此观点,台湾的现实主义小说全可归入政治小说。其  相似文献   

11.
书讯     
1986年7月5日出版的第28期《山东新书目》介绍了齐鲁书社将要出版的一批新书,据知其中的《治学小言》、《〈公孙龙子〉蠢则》、《江西诗派研究》为我省学者所著。该期《山东新书目》在征订提示中还  相似文献   

12.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0,31(2):F0002-F0002
我担任主编的《云梦学刊》从1990年起开办了一个栏目叫做“当代学者研究”。“当代学者研究”展开对当代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类似于“学案体”(张岂之在发表于《云梦学刊》2003年第4期的《学术史与“学案”体》中说:“所谓‘学案’实际就是学术史”),这是当代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当代学者研究”栏目从2003年第1期起改版为“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该栏目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的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范泉:大陆研究台湾文学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 1月刊发于《新文学》创刊号上的范泉的《论台湾文学》 ,是大陆学者研究台湾文学的开山之作。范泉长篇论文在台湾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主要观点和意见为大多数台湾作家、评论家所支持 ;范泉在台湾文学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受到台湾作家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中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历史规律是人们行动的合力。苏联学者库利科夫认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大量行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这些行动的合力(见《哲学译丛》1983年第6期,第3页)。国内学者中也有人认为,社会历史规律表现为由无数个人错综交叉的力量所组成的一丛平行四边形的合力(见《规律论》华岗著,第452~453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同时又以散文创作饮誉文坛的,在大陆有吴晗、翦伯赞,台湾也有这样一位学者兼散文家——许达然。迄今为止,许达然先后出版了《远方》、《含泪的微笑》、《土》、《水边》、《吐》、《人行道》、《防风林》七本散文集,诗集《违章建筑》也问世了。许达然的散文,曾被选入台湾的各种散文集,有的一连数版,风靡文坛,有的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国的文字介绍到国外。近来,花城出版社正在出一本台湾散文集,主编就是旅美台湾著名作家聂华苓女士推荐的许达然先生。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对许达然散文艺术的欣然认可。事实上,许达然在散文艺术一的追寻和探索,的确是卓有成效的。他在散文艺术上的成功经验,对内地沉闷的散文界,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刘梦溪 《云梦学刊》2015,(3):157-158
本书文字原为我的研究陈寅恪专书的一章,初稿成于1991年,首刊台湾《书目季刊》,1991年第四期和1992年第一期连载。1994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王永兴先生编)收录。北京大学已故王瑶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项目,此文作为其中的一章,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题目为《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军和会党起义军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晚清文人多所记载。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第3期上就已刊载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文章。从20年代末起,一些浙江学者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其中有陈训慈的《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史学杂志》1929年第2卷第11期)、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清华学报》1935年第10卷第2期)、沈炼之的《太平天国革命前夕的土地问题》(中  相似文献   

18.
第12次《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9月15日至19日在山西省清徐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9个省市和香港、台湾以及韩国、日本的学者共90位,提交论文67篇。与会学者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就作者和小说的有关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新见颇多,反映了两年来《三国演义》研究的新?..  相似文献   

19.
《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是台湾大学知名教授、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和散文家齐邦媛先生以八十余岁高龄,耗时四年,殚精竭虑写完的数十万字的长篇回忆录。2009年7月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几个月后即荣获台湾第五届“总统文化奖”。在台湾知识界,《巨流河》几乎到了“人人争读”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罗忼烈教授在《话柳永》(《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一文中说:“两个月前,偶然看到梁丽芬女士所著《柳永及其词之研究》,发现了宋元间著名学者王应麟《镇江府志》中关于柳永墓的材料。”罗先生把明万历《镇江府志》的修撰者说成是“宋元间著名学者”,是不确的。宋朝的王应麟《宋史》有传,是浙江庆元人,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举进士,官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