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新形势下,共青团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参与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充分发挥共青团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中职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愿景就很难实现.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作了一些粗浅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中职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愿景就很难实现。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作了一些粗浅的思索。 相似文献
5.
6.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能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以及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并且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重组、更新和发展。因此,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有机地、科学地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的教育行业输送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质量教师人才。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为我国教师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课程理念落后等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改进。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应该从设置特色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来改善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育中占有必不可少的地位,是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运用探究实验,创新实验,课外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的数学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向缺乏活力的数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再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了。以改革的精神,把充满活力的小学教育带进21世纪,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是在其他专家学者对淡化教师权威以及营造创新环境两个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之上进行整合归纳,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权威的淡化主要是在教师能控制的范围内的淡化,是教师主动地淡化权威来实现新环境的的营造,课改的不断深入淡化教师权威越来越显得必要,但淡化教师权威不是不要权威而是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素质,在教学中对学生以关爱营造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达到淡化教师权威,营造创新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不可替代的企业重要资源.企业文化以企业职工为主体,规范职工行为,凝聚职工力量,为企业奋斗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并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体现,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实践已经八年了.八年里,语文教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旧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冲撞.比如,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持否定态度甚全责难,就是其中一例.他们认为"多读""多写""多练"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已经不合时宜了,应该废弃.那么,这些经验真的"不合时宜""应该废弃"吗?对此,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斗胆浅议一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随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随着新课程的普遍实施,它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广大教师从教学反思活动中获益很多。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卓越课堂中地位受到挑战卓越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卓越课堂教学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去适应,而这个新的适应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传统的思维,认知和教法的挑战。首先,学习目标的提出,除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外,还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个人兴趣、学习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和多层性。这就给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要能够游刃有余地驾御卓越课堂,以扫除不同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