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发表了拙作《生产力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以后,我听到两种相反的看法,有些同志赞成我的观点,有些同志不赞成我的观点。《学术月刊》1983年第2期尹宣明同志的《生产力范畴应包括精神因素》一文,就属于后一种。早在六十年代初,一些同志在同李平心同志进行争论时,就热烈地讨论过这个问题,看来还要争论下去。下面我仅就精神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的关系问题,补充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半年多来,平心先生先后在《学术月刊》、《新建設》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探討生产力性质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平心先生提出了对生产力性质的独特見解,引証了不少材料和經典論著,而且文章本身組織得自成系統。但是,由于平心先生的研究沒有建立在牢固的事实材料基础上,所以他的全部理論核心,是值得考虑的。前此已有苏星、周治平、楊宇等同志在《光明日报》和《学术月刊》上提出了商榷意見。笔者基本同意以上諸同志的論点,但由于以上諸同志在文章里沒有对平心先生的理論进行全面的評論,使平心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月刊》今年第六期,我曾对平心先生的生产力理論中若干方法論上的錯誤,提出批評的意見,并初步討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辯証关系問題。当时討論的重点,主要是針对着平心先生的生产力“社会属性”迭一錯誤观点而提出的。对于他的生产力“自行增殖”的謬論,原准备留待以后分析。最近两三个月以來,平心先生在《学术月刊》、《新建設》、《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又陆續发表了几篇关于生产力性质的文章,进一步为其錯誤观点辯护。因而,引起学术界許多同志进一步展开爭論和严正的批評,我認为这是完全必要的。本文仍試图着重从方法論上来进一步分析平心先生的生产力理論的错誤实质。为了叙述的方便,現分为两个部分来討論。一,評平心先生的生产力“自行增殖”論在方法論上的錯誤;二,再評平心先生在生产力“社会属性”問題上的詭辯手法。  相似文献   

4.
李平心先生原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我国著名的理论家。他治学严谨、勤奋,知识广博,不仅在历史学方面,而且在哲学、经济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有深湛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卓有创见的论著。特别是从1959年后半年到1960年底,在这不足一年半的时间里,连续在《学术月刊》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论生产力性质”和其他研究生产力问题的文章,共15篇,对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规律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据我所知,对生产力性质、发展动力及其规律的研究,像李平心先生那样深入到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再论生产力性质——关于生产力的二重性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心先生先后在本刊和《新建设》发表了关于论生产力问题的文章,现在又寄来“再论生产力性质”一文,对生产力问题继续发表他个人的见解,我们刊登出来,仅供读者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平心先生先后在《学术月刊》、《新建設》和《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探討生产力性貭的文章。他所涉及的許多問題,我們認为大有商榷之处。这里仅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問題,即平心先生提出的所謂“生产力自己增殖”的論点,提出我們的意見。  相似文献   

7.
学术理论期刊应当以学术为本,为学术而生存,为学术界服务,这似乎是不必多加论证的命题。但是,回顾《学术月刊》五十年间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就更加感到努力坚持这个办刊宗旨是怎样地难能可贵!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我觉得当年它在“政治挂帅”、批驳“唯生产力论”的环境下,却屡屡发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关于生产力论问题的文章,就是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8.
蒋学模同志在《应当重视对生产力的研究——评介李平心同志关于生产力性质的理论》一文中,基本上肯定了李平心同志在1959年提出的对有关问题的探索性工作。笔者在当时曾经在《也谈我对生产力问题的两点认识》一文中,对如下两个论点作了论证:(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范畴,生产力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技术属性和社会历史属性;(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除了联  相似文献   

9.
我在《学术月刊》1960年第二期发表了“有关生产力的几个理論問題”一文,只是作为一个初学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澤东同志著作的青年学生,讀了平心先生的一系列的有关生产力問題的論文之后,感到不能同意他的論点,因而提出了一些商榷性的意見。不料平心先生缺乏冷静,在“四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中,說了許多使人遗憾的話,如果平心先生真的能說出个真理来,那也沒有关系。可惜我拜讀了平心先生的“四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之后,仍然感到失望,仍然不能同意平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学术月刊》1984年第6期发表《经济规律体系应包括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一文以后,很多同志赞同我们的观点;也有的同志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本着百家争鸣、探求真理的精神,我们想再次阐述和进一步说明我们的观点。 一、生产力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11.
上月讀到謝昌余先生的“有关生产力的几个理論問題”,据他說,这是一篇“对平心先生的理論进行全面的評論”的文章,使我很感兴趣。自从平心先生去年六月发表了“論生产力性质”后,这个問題曾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半年多以来,参加討論的除昌余先生外,还有在《学术月刊》,《新建設》和《光明日报》发表有关文章的胡星、周治平、楊宇、彭蠡诸先生。平心先生为了“再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商量”等原因,又写了“三論生产力性质”,“关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李平心同志遗著《论生产力问题》,最近已经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这是平心同志所写一系列论述生产力性质文章的结集。在这本结集编辑之前,我重读了平心同志这些既富于战斗气息又具有深刻研究的学术论文。我老是在想,倘使他所提倡的生产力性质的研究得到尊重和采纳,也许在社会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上会有点裨益。平心同志这些文章,是在1959年和1960年之间陆续发表的。这个时期无论在生产关系方面或是生产力方面,都不顾客观可能,任意冒进。而在经济理论上所着眼的就只是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在阻碍或推动生产力发展上的巨大作用,甚至是唯一作用;生产力则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对于生产力本身的性质以及它还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更是完全没有想到,好象  相似文献   

13.
拙作《屈原族别初探》(载《学术月刊》1981年7月号)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兴趣和争论。夏剑钦同志的《也谈屈原的族别问题》(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以下简称《也谈》)就是对拙作基本观点提出不同意见的一篇。拜读之后,殊感有继续讨论的必要。现就有关几个问题,再作探索,以求正《也谈》作者和广大同好。  相似文献   

14.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发表张闻天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的文章,其中就谈到“生产力是经济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社会科学》1979年第3期刊载的孙冶方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一文,赞同李平心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力的观点。如果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那就意味着要去研究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要去研究人们对自然进行斗争的能力。这样,政治经济学势必要“侵犯”工艺学、技术学乃至生理学、心理学等等各门学科了。可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而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六期和第九期先后发表了平心先生论生产力性质问题的文章后,引起读者的注意。《光明日报》10月12日和11月9日经济学版亦先后发表了与平心先生商榷的文章。在这期间,本刊陆续收到好几篇来稿,就生产力性质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等问题与平心先生进行讨论。现在,先发表杨宇先生致平心先生的信和平心先生的答辩文章。我们欢迎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作者参加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六期和第九期先后发表了平心先生论生产力性质问题的文章后,引起读者的注意。《光明日报》10月12日和11月9日经济学版亦先后发表了与平心先生商榷的文章。在这期间,本刊陆续收到好几篇来稿,就生产力性质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等问题与平心先生进行讨论。现在,先发表杨宇先生致平心先生的信和平心先生的答辩文章。我们欢迎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作者参加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我国经济、哲学、历史等学术领域,曾围绕上海社会科学工作者李平心同志关于生产力性质问题的主要论点,开展过一场讨论。这场讨论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问题。焦点是生产力有没有内部矛盾和动力?政治经济学要不要研究生产力?对此,平心及其为数不多的支持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参加讨论的大多数文章则基本上(或实际上)持否定态度。现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终于冲破了极左思潮的羁绊,正在  相似文献   

18.
平心同志《论生产力》的文集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情。 平心同志是为历史学界和经济学界所熟知的一位老战士。《论生产力》这本文集主要收编了他一九五九年后半年到一九六○年底研究生产力理论的文章。众所周知,平心同志为此曾受到过非常不公正的批  相似文献   

19.
自从平心先生提出了生产力二重性問題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有的贊同,有的反对,至今还没有确定的結論。他在“四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中,提到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意見,他说: “不但有好多同志来信或口头同意我的見解,就报刊上刊載有关生产力问题討論的文章来看,也并非没有人同意我的論点的。例如在我发表了‘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之后,齐蓀同志在《文汇报》一篇短文中就采取了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与物质技术属性的論点(他的解釋同我略有出入)。”因此,不能不把我对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見,加以更詳細的说明,請同志們批評指教。首先,我把在《文汇报》发表一篇“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嗎”短文的原委說明一下。当时写那篇短文的原因,是解答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問題的中心,在于有人誤認为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因而产生了美国和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彼此相差不大为何生产关系各有不同的疑問,于是根据本人不成熟的意見,写了那样一篇文章。在那个时候,根本未曾留意到平心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界进一步展开了《周易》经传的讨论,不少同志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意见,看来,讨论还将继续下去。高亨先生是这次讨论的积极参加者之一,1961年以来,他先后在《文汇报》、《学术月刊》上发表了四篇论文:《周易卦象所反映的辩证观点》、《周易卦爻辞的哲学思想》、《周易大传的哲学思想》以及《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今年三月,山东人民出版社把这四篇论文加以编集,又收入高先生未经发表的《左传国语的周易说通解》一文,汇成一册出版,就是这本《周易杂论》。下面试将本书各篇的主要内容作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