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迎接新一轮世界信息革命的挑战──信息高速公路纵横谈张恒昌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由来发展信息高速公路,非指通行车辆、运输货物的高速公路,而是传递信息流的通行大道。信息高速公路名称,是借鉴美国50年代开始兴建的美国州际高速公路之名而来。美国50年代开始兴...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后不久,美国即正式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的“行动日程”计划。在此之后,世界各国也都纷纷响应。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欧洲各国及我国等相继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和措施。我国正处于一个逐步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实施,无疑给我们发展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可以设想,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政治…  相似文献   

3.
“信息高速公路”已对我国提出严峻挑战,值此时机必须当机立断,兴建我们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已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起草《发展中国高速信息网的对策》大型咨询报告,力争与国际接轨,以摆脱  相似文献   

4.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催生了电脑文化(或计算机文化),电脑文化意味着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新的载体,为人类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为人类观念的不断更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电脑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涵盖域的广泛性和共享性.由此导致的全球性单一文化只能是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因此,保护本民族文化变得迫切和艰巨.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之后,各民族文化都有权得到发展.而中华文化又有西方文化所没有的优点和特点,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现代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尤其是自1993年美国确立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  相似文献   

6.
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必有代表其典型的重要事物、重要事件或重要范畴的出现。人类在呼唤自己进入信息社会的种种象征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也许是“信息高速公路”。(一)不久以前,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全球信息系统将促进发展》一文,提出了把各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连接起来,以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方案。按照戈尔的这一构想,“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巨大神经中枢,园形的地球将如同一个具有智慧的大脑。它将使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都通过分布式智慧网络分享信息,实现相互瞬息交流和沟通。“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的信号──论“信息高速公路”及其意义沈铭贤一个名词,一个既陌生又形象的名词,近一二年间竟风靡全球。这个名词就是“信息高速公路”。在人们的印象中,公路总是和汽车联系在一起.数据、文字、图、音等信息,怎么会有什么“公路”呢。然而,自从1993年美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美国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科技计划为代表的建立高速信息网的浪潮,开始冲击西方和整个世界.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性概念.实质上指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大容量、高速传输信息的通信网络,它的正式名称应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能使所有美国人享用信息,并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声音、数据、图象或影像相互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9.
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可凭借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传输途径,人们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中任何一个终端,即可远程查阅到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基于这一点,高校档案信息向数字化的转化无疑会对高校档案工作的现在、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将为档案信息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初,美国政府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的浪潮。许多国家闻风而动,相继制定了类似计划。一时之间,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几乎遍及全球。对此,我国政府也做出积极响应。继“八五”重点工程—622Mbit/s通讯网投入建设以后,又提出了“三金”(金桥、金关、金卡)计划之一的金桥计划,即建立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所能产生的影响和效益是无法估计的,所以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迅速崛起的世纪工程。而这一巨大的跨世纪的信息工程,必将引起一场深刻的信…  相似文献   

11.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把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推到历史关头.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对信息高速公路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在国际大背景下,是亦步亦趋,还是瞄准国际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规划,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思路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一二十年内把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客观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平 《理论界》2003,(3):83-84
继续教育是1979年5月墨西哥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以后引入我国的。继续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迅速发展。作为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应当在适度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大学后的继续教育。这既是积极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一、发展继续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客观要求1、经济、科技飞速发展,高新技术革命挑战,国内经济转轨需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21世纪在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驱动下,信息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会给全球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带来巨大影响,会…  相似文献   

13.
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问题初探郭紫祥最近一段时期,各种传播媒介就“信息高速公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究竟“信息高速公路”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有没有必要搞“信息高速公路”?有没有可能搞?怎样搞?本文准备就上述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运用,人们普遍认为以多媒体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将提前到来。为了迎接这一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制定迎接这一冲击的具体政策,这便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先导,并迅速席卷全球的修建“信息高速公路”热潮。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图书馆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迅技术的结合为特征,以信息高速公路兴建为代表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浪潮,对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处于“第二次信息革命”时代的专业图书馆前景如何?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波,会促使它进行哪些方面改革?文本就此,作初步探讨。一、专业图书馆所面临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缩写成IT,是指对各种形式的信息(文字、图像、声音和数码)进行采集、加工、存贮、转换、传播和利用的各种技术。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已逐步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文献信息中心。社科专业图书馆要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图书馆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可培养跨世纪的社科专业图书文献的学者化复合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社科专业图书馆如何在21世纪谋求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向21世纪,以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兴起,生产知识的产业也将迅速兴起。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人的培养和争夺更为关注。研究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人才,成为…  相似文献   

17.
一场对世界冲击不亚于电视和个人电脑的技术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信息技术主要由与通讯相结合的电脑技术和联网技术组成。这些电脑网络如同一种电子高速公路,所以又被称作“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它把电视、广播、报纸、电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建设资金来源的稳定已显得十分重要.欧美国家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适合本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多种融资模式.美国的道路公共建设基金制是为保证高速公路的投入而专门设立的有特定财源和指定用途的公路资金;英国的中央财政制使得高速公路完全依靠国家投资兴建;意大利的项目特许经营制,则是通过"特许公司"自行筹资来完成高速公路建设.这些都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信息高速公路将对生产、科研、教学、医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以至国家安全等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它到底能给我们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呢?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最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画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生活更方便 您可以免除上下班途中的劳累,通过电视会议来实行“家庭办公”。如果您的一次聚会不能如期举行,您不必挨个地给朋友挂电话。只要给每人发一电子通知就行了。现在在电影院才能看到的电影将能通  相似文献   

20.
高校档案数字化与电子签名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可凭借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传输途径,人们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中任何一个终端,即可远程查阅到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基于这一点, 高校档案信息向数字化的转化无疑会对高校档案工作的现在、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将为档案信息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