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河南省旅游资料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与旅游资料翻译的关系。河南旅游资料翻译应采取解释法、增补法、省略法、改译法,在翻译过程中还应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元系统理论在二语互译中存在的无法充分传达源语信息及保持译作特色的问题,提出了译者主动翻译法及其实践"三步曲"。该翻译法通过输入材料分析、思维转换分析、输出材料分析"三步曲"的运用,能有效消解翻译过程中译者以目的语为核心采取翻译策略导致的原作信息不充分、译作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而文化模式中的环境因素、译者个体经验差异和两种语言本身的因素是造成译者主动翻译法实践中的译者中心主义的主要文化因素。研究认为译者主动翻译法对翻译实践过程中忽略译者的主动性以及源语创作的丰富性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弥补作用,而了解了文化模式冲突则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目的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建立文化对等。由于词是语言中最活跃、最积极的一部分,我们在分析和比较语言所蕴涵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同翻译有关的问题时便首先从词语着手。这篇文章对英汉文化负载词进行了比较和分类并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建立文化对等的方法,即直译法、直译加注法、转换生成法及意译法。笔者认为可通过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英汉文化负载词。  相似文献   

4.
汉维语数字熟语中数目词所蕴涵的文化涵义极为丰富,且比喻意义很少对应,根据汉维语数字熟语中的数目词在翻译过程中传递的文化信息及其差异,汉维语数字熟语翻译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对应(借用)法、直译加注法等。  相似文献   

5.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是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用的侧重点不同的翻译方法,归化法的侧重点在于目的语读者,而异化法侧重点在于源语作者。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两者要结合使用,缺一不可。文中还探讨了在中、英诗歌互译过程中,归化法用于转译双语诗歌中的"意美",异化法用于转译诗歌中的"形美"和"音美"。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应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欧美文化的强势地位,在翻译我们民族文化所独有的特色时,应采用异化法,以保留我们的文化瑰宝,提高汉语文化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化翻译不是专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和任何一个特定范畴的话语,我们至少可以在翻译研究、民族志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频繁看到它的影子。文化翻译一词出现在翻译研究、民族志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所表达的内容不尽相同,甚至相距甚远。翻译研究的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相对,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意义的传达,认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文化塑型的力量。民族志文化翻译基于民族志实践,将考察、表现他族文化的过程视为文本化和翻译的过程。后殖民研究的文化翻译则取翻译原本的"移动"之意,与"文化杂合"、"文化离散"同义,表现后殖民语境中的一种文化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文化缺省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影视人物的口型因素及文化习俗的多样性等原因,字幕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极其普遍。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可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和释义法,补偿原作的文化缺省,以帮助非母语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延异”翻译观启示下的武术专有项英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专有项是武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对外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里达的"延异"翻译观对武术专有项英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德里达的"延异"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中要更多体现对异质的包容,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另一方面,武术专有项的文化性、形象性和专业性特征决定了武术中存在着大量英语文化中没有的内容和现象,构成了武术专有项的异质性,翻译时应该保存这种异质性,传达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为达到此目的宜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具体实践中可采用直译法、音译法或音译加注释法以及混译法。  相似文献   

9.
试析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的民族文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析了英汉两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以及针对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语言的文化色彩这一问题 ,总结了 6种方法 ,即借用外来语、运用对等、对应词句、直译法、释义法、加注法和转译法。  相似文献   

10.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时文翻译中常见的手段,词汇杂合现象非常突出。汉语时文具有较明显的自身语言和文化特点,翻译时,一般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宣扬中国政治和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翻译困难,却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为实现文学作品翻译的交际功能,令译入语读者同样能够理解文学原著的文化内涵和原文的形美意美,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文化关联、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去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交际功能的基础上创作出文化翻译意义上的成功译本。  相似文献   

12.
顺应理论对翻译具有解释作用。在顺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要把翻译过程放在宏观的文化语境中去考虑,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出现文化信息的传递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划分中存在范围不同、标准不同、名称各异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以翻译的研究层次为标准把西方翻译理论分为三大流派: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文艺学派包括语文学派和阐释学派,语言学派主要由对等派、功能派和认知派构成,而文化学派则涵盖了翻译研究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及综合法,其中翻译研究派又可进一步切分为多元系统理论、规范理论和操纵理论。通过从新的视角进行讨论,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流派划分能达成更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指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语言转换行为,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文化的差异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和功能对等的概念,有助于找出传递源语文化信息的最佳方式,寻求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翻译中的文化对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从地理环境、习俗文化、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四个文化侧面入手,探讨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英汉习语大致可分为全对应、半对应、非对应三种对应关系,针对这三种对应关系,提出英汉习语翻译的三种主要翻译方法,即直译法、套译法和意译法。并指出英汉习语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等性是翻译质量的一个根本方面,翻译质量评估中应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考虑对等。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源语篇(ST)和目的语篇(TT)之间的对应,考虑源语篇作者的意图,同时产出的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相比于信息性语篇的翻译,文学翻译涉及多个因素,包含基于译者概念预设和文化预设的阐释,故应主要以原文与译文的语用及功能上的对等来评估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7.
等效翻译要求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由于成语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英汉成语互译要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并非易事。文章结合直译与意译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等效翻译在英汉成语互译中的运用,并指出在处理英汉成语中的不同喻体时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际翻译必然是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即文化翻译。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源文与译文的文化等值。翻译不仅需要翻译技巧,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文章对文化翻译提出了四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译者应该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交际对等,其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介绍和评论功能对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文章进行分析,可见这两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发现两种理论必然会产生交汇点:即交际对等的概念。该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可以在口译领域得到十分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虽以漫画及散文著称于世,但其对我国翻译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亦彪炳史册。丰子恺一生翻译了30多部艺术理论和文学方面的著作,涉及日、英、俄等语种,为中国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对外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概述丰子恺翻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既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译文自然流畅,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翻译观,充分彰显作为漫画家、散文家以外的丰子恺在外国艺术理论和文学译介方面的成就以及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