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家生态研究是以作家为中心的原创性的理论建构。作家生态研究的理念是:作家是一个处于生成系统中、不断建构中的角色。作家生态指作家孕育、成长、发展和接受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作家角色论、作家生成论、作家创作论和作家接受论。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作家生态系统。作家生态研究是针对作家与文学的现状进行的理论回应和可能性解决方案的探索,既有理论启发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成为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媒介。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过程中,留学生作出了特殊贡献: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周作人、鲁迅等留学生最先介绍了欧洲的现实主义理论和作品;左联时期,周扬、萧三、胡风等介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作品,并展开了争论。在此期间,茅盾、郑振铎等非留学生出身的作家、理论家也宣传现实主义理论并创作。但留学生理论家、作家与非留学生理论家、作家在传播现实主义理论方面有所区别:贡献大小不等,时间先后不一;理论宣传和创作的侧重点不同。由于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奇”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最富活力的术语,使用频率极高,至今不衰。本文大致勾勒了“奇”在我国古代文论中传承、发展的概貌。探讨了我国古代一部分作家、文论家对“奇”的种种看法。归纳出“奇”的理论内容,即它包含了文学创作论和批评论的许多方面,如立意、语言、创作方法、作家人格、作品风格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弗洛伊德主义在美国文学界的传播 ,以葛特露德·斯坦为代表的“先锋派”作家们开始尝试弗洛伊德主义主题的创作。美国小说中也直接或间接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了由弗氏理论演绎而来的意识流和象征等技法。福克纳、海明威等作家在其作品中淋漓尽致地采用并发挥了这些技法。弗氏理论对美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主题和技法的影响 ,是其他同时代的思想和理论都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阐述关于作家创作的艺术想象力在西方文论中是如何不断完善的,从而分析理论是如何提出来的,进一步来探索理论和社会以及作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发展问题。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 ,选取胡适、鲁迅、周作人、茅盾、老舍、闻一多、朱自清、郑振铎等重要作家关于民间文学理论的论述 ,深入研究这些作家民间文学理论观的具体形成、发展及其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在我国现代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中 ,作家群体是一支异常重要的学术力量 ,尤其是胡适、鲁迅等兼为学者、作家的文化巨匠 ,他们既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理论 ,又有自己切实的创作实践 ,在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着更为独特的价值。系统地总结这些内容 ,对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特别是对于文学理论的多元建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追寻美的幻影——施蛰存作品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对施蛰存小说创作进行了整体观照和微观探求,重新解读了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描写的原型意蕴,并从作家的身世、性格及所受到的文化教育中解释了文化传承对于作家创作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中,作家的主观在创作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冯雪峰在三十年代初,特别是抗战时期所撰写的文艺论著,曾对此发表过不少看法。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作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主观,即世界观、立场等;(2)作家的主观与创作的关系,包括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主观因素在创作中的作用;(3)作家的主观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这几方面的问题是互相牵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作家创作活动的理论系统。从冯雪峰创作思想的发展看,他对上述问题的观点,经过了一个逐渐成熟、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中外作家的创作经验、心理学、文艺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文化作为一种人格因素在作家人格结构中的形态和功能,提出并论述了作家人格结构中文化遵从和文化背离的修论或矛盾这一传统与创新的文学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少年》2009,(10):44-45
人们常称鳄鱼为“冷血杀手”,可见鳄鱼是多么可怕。但现在鳄鱼不可个白了,这是为什么?请看大家的奇思妙想吧!  相似文献   

11.
作为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史家和西方左翼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在其著作《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中,对当代西方思想界左中右三翼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进行了批判性解读:既有对右翼的辛辣批评,又有对中左翼思想和学术肯定之下的遗憾。这些理论评说,正是佩里.安德森的个性和学术风格的必然体现。然笔战之余,亦有佩里.安德森对《伦敦书评》的回忆和自己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其文笔之优美和感情之细腻,在佩氏其他学术著述中是难得一见的。  相似文献   

12.
佩里.安德森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做出了对工人阶级运动及其理论性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新局面。同时根据国际工人运动大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工人阶级运动的认识,对左翼工人运动的衰落给予现实分析,并因此导致思想转变,重新站在现实的角度上对当代社会加以再认识。这其中不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同时更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积极超越。  相似文献   

13.
佩里·安德森的社会主义思想演进历程构成了其理论变迁的基本脉络。社会主义思想范式的生成、发展与结构性转换,需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予以揭示。其社会主义思想演进包括思想史的基本理论来源、文化霸权范式转换的过程、文化霸权范式转换升级为总体权力范式的艰难进程、总体权力范式下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立场的一致性与范式转换的思想多样性相统一、总体性、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统一组成了安德森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位一体理论特征。在具体历史语境中把握安德森社会主义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对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具有补白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典文学界把意象当作意境的构成元素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上,意境理论不能概括所有的中国诗歌,存在大量有"象"无"境"之作;在理论上,意境与意象在适用范围、内涵、性质、形象的审美特征上各自有别.这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在文化变迁中,意境取代了意象,从玄妙难解走向生命体验,显示着意境对意象的超越,这也同样证明它们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进一步加强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实践的结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此"龙"非彼"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明确事物之间的异同,则是走向沟通和融合的关键。中国的“龙”与西方人眼中的“龙”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文化词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可起到缩减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的作用,使中西文化最终达到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文献中,'汉籍'一词出现频率颇高,却罕有辞书收录之。学界均以'汉籍'指称中国典籍,然此义项非中国固有。在中国语境里,扬雄《方言》最早使用'汉籍',尔后从魏晋至隋唐,再经宋元至明清,汉籍即'汉代典籍'之义项传续有千余年。在日本文脉中,'汉籍'相对'国书'而言指中国书籍,相对'和书'则泛指汉文典籍,又相对'佛书'专指儒学经典。现代汉语中的'汉籍'既传承古汉语基因,又吸纳日语词血液,熔铸出一个新词,不仅包括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涵盖佛经及章疏乃至简帛、碑刻、尺牍、图赞之属。当今方兴未艾的'域外汉籍'研究,论者各自定义、随意取舍,呈现种种乱相。若从'汉籍'乃中华文明结晶推演'域外汉籍'应定义为凝聚域外人士心智的汉文书籍,是在中华文明浸润下激发的文化创新,构成东亚'和而不同'的独特文明景观。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许多教师在回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中“推”与“敲”的优劣时,往往以故事的演进、情节的展开为依据,他们认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只不过在叙述着贾岛自己一段拜访友人的经历,情节之外所有的诗性因子就这样被他们一一抹杀。其实,《题李凝幽居》的主题应该是突出李凝居所远离尘嚣的岑寂,在创作方式上存在着“妄想揣摩”的可能性,并非一定是其行程的实录。  相似文献   

18.
"智者"还是"愚人"--简析艾萨克·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作家辛格在其作品中创造出一系列让人过目不忘的愚人形象。在其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中,主人公吉姆佩尔貌似愚钝,他之所以选择此种生活方式,其实是恶劣生活环境下的自我适应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引导下的自主行为,由此可见,吉姆佩尔不是一般人所公认的“愚人”,而是“智者”。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与学的形上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职业乃是教学,然而这种模糊的认识导致人们对“教”的遗忘,即缺乏对“教”之本质的反思。就作为“教”之本质意义上的“传道”与“反思”的层面而言,“教”是不能进行的,我们只能“无限”的切近,对教之本质的切近须靠“点拨”和“熏陶”。目前而言,以追求“高效”、“实用”为宗旨的教育模式恰恰使得我们忽视乃至遗忘了“教”之本质。  相似文献   

20.
在《自我的他性》一书中,流心提出“自我的他性”是由于个体在商业实践中的结构位置错位而导致的人格的断裂。文章以维克多·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理论来审视“自我的他性”,认为“自我的他性”并非“自我的迷失”,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