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说明不可能事件与几何的关系、不可能事件与互不相容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关系、不可能事件与零概率事件的关系来阐述不可能事件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看似简单的不可能事件。  相似文献   

2.
钟海燕 《民族论坛》2010,(12):49-49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而群体性事件的高发、突发、恶化已成为影响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本文就群体性事件进行了各简要的分析并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治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期和末期西藏地方发生了两次"驱汉"事件,影响恶劣。两次"驱汉"事件都发生在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具有一定的历史特殊性:都由相关事件演变而来,不是孤立发生的;被驱逐的对象主要是中央政府派遣的驻藏人员;在两次"驱汉"事件中,西藏地方上层势力均受到来自英国势力的挑拨和怂恿。第一次"驱汉"事件长期严重阻碍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正常发展,威胁到国家的统一与团结;第二次"驱汉"事件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结束外国列强奴役和蹂躏西藏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5·12汶川大地震媒介事件,从事件、受灾、媒体人、灾民等角度,解析了这一具有高度参与性,整合力及感召力的媒介仪式.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激增.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尤为惨痛,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政府不仅要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防范民族地区群体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晓晶 《中国藏学》2013,(2):112-119
六世班禅入京面圣是清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显示了西藏地方与中央的紧密关系,且显现了地方宗教首领在民族文化交流、宗教传播上所起的正面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六世班禅向乾隆皇帝讲授佛法史实的考证,不但还原了事件的历史原貌,而且分析了于汉文史料中有关该事件的部分记录缺失的深层原因。为更深入研究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以及乾隆的治藏政策提供多元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清雍正五年(1727年)在西藏发生的阿尔布巴事件,酿成了历时一年之久的卫藏战争。当时,由清朝政府任命负责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的五名噶伦,全部卷入这场冲突。这次事件,以后藏贵族颇罗鼐战胜前藏贵族阿尔布巴而结束。本文试图依据现有资料,分析说明阿尔布巴事件的历史背景及清朝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大事件发生之初,一些细小的差别,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开始时一个比较微小的事件,不断放大之后,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面对纷繁的历史事件,人们往往发生感慨,当时如果没有怎么样,现在就不会这么样.历史有着较强的戏剧性,结果的造成原因往往十分的微小,却造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本文从几个事件浅谈了历史发展中的蝴蝶效应,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影像在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当中不仅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具体地存在,同时也作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交流、观察事件的互动关系的载体而抽象地存在.通过影像这个媒介,拍摄者、被拍摄者和事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短期的互动关系.这个关系是由影像表现,由事件引导,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双方的互动支持而形成的.在这个互动关系当中,影像的角色将会是双重的,它既可以是客位的--拍摄者的工具,也可以是主住的--被拍摄者(即"本文化持有者")的工具.于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影像干预了事件,同时也被事件和影像所干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度与危害的严重性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本文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表现形态、特征与产生原因等方面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