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词     
《职业》2010,(7):9-9
每年6月被不少大学生称为“毕业季”。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仍有部分毕业生尚未求职成功。一则《秒杀“零月薪”,哥为找工作愿意当“负月薪”》的帖子在各大论坛热传。  相似文献   

2.
急嫁族是近来各大高校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女生群体,毕业临近,别人都忙着找工作。她们却在忙着把自己嫁掉。她们中的不少人用结婚的方式迈出了走出校园的第一步,用婚姻的红本本系住了自己未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经历是财富     
黄昕 《职业》2003,(8):1
日前朋友来访,问起最近忙什么,朋友说在忙着给孩子找工作单位。我记得朋友的孩子还是大三,“还有一年呢,忙什么呀。”朋友曰:如今就业形势紧张,早点动手,好歹找一个工作先干着,至少可以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否则,等到毕业时还不能落实,就会在履历表上留下空白,就业就会越来越困难了。 确实,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前些时候报道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50%,最近有关部门采取了诸如网上招聘大会等许多措施,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估计形势应当略有好转,但也高不到哪里去。明年的就业形势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好转,及早动手解决就业问题实为上策。 当前,全国就业形势严峻,对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国家早就取消了实行分配的政策。但是,毕竟在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作为我们社会的高知识群体,仍然属于“稀缺”的资源,全  相似文献   

4.
潘瑞宝 《职业》2013,(22):72-73
最近我看到各大媒体把2013年毕业季描述为中国“最难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焦点。据科教人才网统计,2013年有699万应届生从高校毕业,截至5月13日三方协议签约率只有35%。所以,2013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在我看来,今年的毕业生找工作也并非难到没有办法。虽然今年毕业生人数多和工作机会有限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其实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近些年一直不乐观,只是今年比过去几年难一点而已。所以给今年毕业生的忠告是,与其对数字表示惊讶,不如认真思考如何让找工作变得不难。  相似文献   

5.
徐袁华目前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的一名实习生,天天忙着卖保险。在同事眼里,小徐看起来工作很努力、很有上进心却也很“普通”。直到前几天一纸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的通知发到单位,同事才知道,跟自己一样天天忙着卖保险,还没毕业的专科生小徐,竟然是个手握20项国家专利的“发明之星”。  相似文献   

6.
阮敏  屈凯萍 《职业》2008,(35):66-67
<正>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毕  相似文献   

7.
当你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忙着约会,当你发现近几个月以来你参加了至少三次以上婚礼时,当你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看见别人的亲蜜拥抱时.你是不是心里有些触动?!你好像很久都没有为一个男人打扮过自己了.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和男人约会了.好像爱情很久都没有降临了。眼看着身边合适的男人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自己一不小心的就跨进了“剩”女的行列。不要总是抱怨工作太忙,好男人太少,压力太大,为什么不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不要自欺欺人.浪费时间了.让我们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找出你成为“剩”女的原因,然后行动起来.对症下药.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位Mr Right!  相似文献   

8.
“忙”,绝对是当代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问一问我们身边的人:“最近怎么样”?总会得到一个字:“忙!”忙什么呢?白领们忙着职场打拼,农民们忙着外出打工,学者们忙着校外讲学,毕业生们忙着找工作……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观:在都市的早晨,面孔严肃的人们有的行色匆匆地奔走在街上,有的焦急地等待着公共汽车,有的暴躁地咒骂着路面拥堵。怎么这么忙?是因为新时代的我们喜欢刺激,愿意把自己卷入一种忙碌的生活中去,进而挑战生命的极限?其实,更符合实际的一个猜测是,大家都在忙着生计。由此,忙碌构成了中国人生存的典型图景。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毕业生发现,学了四年的专业却并不是理想中的行业,四年前的热门成了难就业的冷门,高薪争抢的“海归”成了无奈的“海待”……当大部分毕业生为了工作焦头烂额之际,总会有一部分毕业生从容不迫。水有源,树有根,今天的果源于四年前的因,而这个因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4):71-71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博采 《老年世界》2010,(20):18-19
京城里,有一群老年“听客”.穿行在北京各大文化讲坛,与专家面对面。“听客“生着把老人们从柴米油盐中拉出来,让他们晚年生着过得更丰富、更有滋味……  相似文献   

12.
蒋南琪 《公关世界》2023,(9):120-121
“三全育人”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借助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理念和方法,为毕业生就业指导质量的提升助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指导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指导工作不够细致,缺少与社会企业互动,缺少实践技能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因此,高校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进行调整,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既要做好前期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也要做好后期就业服务跟踪。  相似文献   

13.
尹慧君 《职业时空》2005,(13):35-35
近两年来“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怀揣高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工作经验,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与此相对应,大学生“回炉”上技校人数日渐增多。毕业即失业:职业技能是瓶颈。正是“职业技能”这个瓶颈阻碍了大学生本应顺理成章的就业。这也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学历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学历代表的未必是真才实学,一纸文凭走遍天下的历史将宣告结束。正如一  相似文献   

14.
张玉升 《现代妇女》2014,(4):141-141
我国实行三级学位制度,专科毕业生没有学位,也就没有专科毕业生学位服,目前我国各高校专科生毕业也没有学位服或毕业仪式服。专科学生在国民序列教育中占有三分之一强,我国现阶段,各大普通高校都在培养大专学生,大专生每年招生近百万,也将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专科学生也应该享有专科学位证和专科学位服(准学士服),最起码要有专科毕业仪式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伴随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就业矛盾逐渐突显出来,一些毕业生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窘迫境况。这一现状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各大高校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学时期的指导老师,有义务和责任正确指导学生成为企业合格的就职者。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为正确指导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晓华 《公共关系》2000,(12):39-39
“快毕业了,你有没有想到抓紧时间为你将来的工作准备些什么?你觉得自己能胜任那份工作吗?”面对提问,不少毕业生充满自信。“想过,但干得较少,我承认学校与社会有差距,可我是本科生,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我相信能胜任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又到一年毕业时。每年的初夏时节都要上演一幕幕以毕业为主题的现实剧,情节相似、人物不同。在往日,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今朝成了“大众教育”;往日,“毕业包分配”、“铁饭碗”是曾经一代大学生的记忆,如今,“双向选择”、“自由择业”成为现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杨松 《职业时空》2005,(20):68-69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突出的“二元”矛盾:一 方面是高等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与大量考生放弃选择高职院校造成生源匮乏的矛 盾;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严重不足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解决高职毕 业生的就业问题,既是解决“二元”矛盾的关键,也 是高职教育改革乃至整个高教改革的突破口。笔者 认为,单就高职院校自身而言,要解决这些矛盾和 问题,必须做到“标本”兼治。所谓“标”就是高 校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本”就是深化高 校内部改革,即转变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以 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你最近“悠”了没有?到哪里“悠”去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或许会一头雾水。不过,这却是眼下不少都市白领的时尚问候语,而他们,也将自己标榜为“悠客”一族。“悠客”是指都市中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或者给自己放一个大假,或者尝试一个全新的开始,他们想自主控制生命的节奏,不愿再成为工作的“奴隶”。如令,“悠客”一族的队伍正日渐壮大。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佛系”就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物质生活提高的前提下,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在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危机过程中,大学毕业生面对压力竞争显现的“内卷化”的自我保护。大学毕业生“佛系”就业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就业相差甚远,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维度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