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晓林 《职业》2011,(20):177-177
当前,社会对有技术的年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而现有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素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一度出现的"技工荒"也突显我国教育、人力资源、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大量低素质劳动力总量过剩,用工单位需要的技工短缺,造成了就业难、招工难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郝冰 《职业》2012,(2):149-150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广大的技工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国家对技工院校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技工教育发展很快。然而,近年来学生流失的现象在技工院校中普遍存在,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相似文献   

3.
周丽 《职业》2011,(12):20-20
一、现有技能人才特点1.技能人才分布构成失衡规模以上企业技能人才多,个体私企和灵活就业人员中技能人才少;技能人才在国有企业相对较多,其他企业相对少;技能人才在传统的采矿、制造、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多,在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分布少。2.技能人才比例结构失调目前技能人才中初级工约占45%,中级工约占35%,高技能人才约占20%。技能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型",与合理的"橄榄型"(1:3:1)技能人才比例结构存在较大差距。3.技能人才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大专以上学历的技能人才占总数的1 0%,  相似文献   

4.
董宝梅  杨发根  杨灿华 《职业》2011,(36):179-180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高技能人才现状,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边疆欠发达地区技工学校高级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依据,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保山市技工学校(保山中等专业学校),对保山市高技能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永超 《职业》2011,(18):16-18
一、珠江三角洲"技工荒"的现状 1."技工荒"出现的宏观环境 广东珠江三角洲技术工人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奇缺。据不完全统计,仅靠本地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占总供给不到10%,那么90%的劳动力资源需要靠本省或外省劳动力供给。按广东省职业协会的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十一五"期间,广东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缺100多万人,这个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大。  相似文献   

6.
马思茜 《职业》2013,(21):142-144
技工教育以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技工院校专业技术教学中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目前专业技术教改的主要方向。文章结合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对技工院校培养服装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吴丹 《职业》2010,(20)
技工学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技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到"十一五"期末,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要达到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技工院校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加强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已经是一个迫切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戴逸 《职业》2016,(17):66-67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是向企业输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单位,承担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技工教学相对于其他学校,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更加强调教学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要求突出工学结合,因此提高技工院校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从CDIO视角出发,以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为例,对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宋正 《职业》2022,(1):26-28
当前,国家有关政策、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指向强化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技工院校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承载内容很多,但对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在技工院校现有公共课体系中增设专门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以之作为主要文化课的延伸和国家统编三科课程的有益补充,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在初期探索过程中,笔者尝试重新架构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体系,明确了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为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正 《职业》2011,(5):76-76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出现了技工荒现象。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出台了诸多鼓励措施,技能人才也逐步得到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2.
郭伟  李欣  陈中蕾 《职业》2023,(3):12-14
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是当前严重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深圳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鹏城技师学院作为深圳重点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关键核心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背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现状、技工院校在该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提出建设关键核心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有效措施,以此为全方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梁传金 《职业》2011,(9):72-73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技工教育领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双师型"教师匮乏,已成为阻碍技工学校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问题。国家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直重视技工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郭怡敏 《职业》2018,(26):38-39
现代社会的技工,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样的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操作的工人了,"技工"已经被新形式的企业发展重新定义。在全球化进程中,技工的培养是人才储备的过程,在高端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来升级。本文分析提出,技工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现阶段的政策和资源优势,通过高端技能的培养,引领职业教育的方向,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做蓝领的理由--2005中国技能人才职业声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海燕  谢娜 《职业》2005,(7):14-16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而在我国7000万技工中,可称为"灰领"的高级技工仅占5%.按"十五"规划,这一比例应达到15%,目前的缺口达7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宗灵宝 《职业》2020,(3):83-84
应用型人才自古至今都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需要的人才之一。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够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创造效益,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及智慧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所以,无论是技工院校还是各大高等院校,都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作为我国工科院校以及技工学院中最重要的专业之一,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社会输出更多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据最近对浙江台州2600多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有81.7 %的企业认为人才问题是企业的首要问题。但多数民营企业存在人难招、才难留的问题。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在台州民营企业中,2002年企业总产值2283亿元,拥有职工总数达120多万人,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有34699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2.8 %。在这部分人才中,高层次人才(指硕士及副高职称以上人才),总量仅为996人,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8 %。这两个2.8 %说明,台州民营企业人才少,高级人才更加稀缺。在此基础上作深一层…  相似文献   

18.
冯云廷 《城市》2009,(4):29-32
一、引言 目前.我国各城市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近1.4亿城镇企业现有职工中.技能型劳动力占50%。而在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约5%.中级技工占30%.初级技工占65%。由于中国企业的技能型劳动力短缺.造成城市之间对稀缺人力资本的激烈竞争.从而引起技能型劳动力在城市之间的迁移。  相似文献   

19.
关蕙  周元忠 《职业》2014,(36):25-26
现今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走与企业需求对接之路,以培养、实现真正的"能力本位"技工人才。我国已开始意识到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给就业带来的长足发展。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尝试着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成功的经验,探索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以及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红军  程志峰 《职业》2014,(2):70-70
实现中国梦,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出一大批技能人才,才能使国家持续发展。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无疑担当着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就怎样促进技工学校的发展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